【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世上究竟有没有爱情
周平(643)
宋彬彬的道歉信再次揭开那血淋淋的伤疤,人们又回忆起北京师大女附中卞仲耘老师被打死的旧案,回忆起那个疯狂的年代。我在这里讲一段卞仲耘老师女儿的爱情传奇。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66年,文革开始时,卞仲耘和王晶垚的大女儿王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531班的学生。像许多女附中出身的干部子弟,高挑俊美的王学知识广博,身上有一股聪慧高雅的气质。她为人随和,不傲气,和同学都处得很好。文革开始后不久,在八月风暴中一些出身不好的同学家里都受到了冲击。八月初的一天,我们听说王学的妈妈被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打死的消息,都很同情她们家;想不明白,这些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怎么能活活打死人,何况还是自己的老师。从此王学变得沉默寡言,成了逍遥派。总爱一个人默默地看书,写一些东西。
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开始后,一些出身好的同学被工宣队招到专案组。王学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对搞阶级斗争,搞专案毫无兴趣。但因为出身好,是红五类的第一档革干出身,也被拉进了专案组。她负责的是6234班“反动学生”郑宝山的专案。
郑宝山出身黑五类,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旧军官”。按说当年中国科技大学招生是有密级的,从1958—1961、1963—1965都要政审。但1962年是个例外,那一年“资本主义复辟”,高校招生执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科大那一年招生高考成绩超过北大清华,是全国高考分数最高的学校。当时科大有一句名言“人才出在六二级”,可见当时学校对六二级期望之高。文革一开始,大家才发现原来六二级出身不好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当高。
像郑宝山这样出身不好的学生,只要老老实实、不乱说乱动,也可保个平安无事。偏偏他是个忧国忧民的青年,不但爱看书,而且爱想问题。大概没有倾诉对象,就在日记里写下不少指点江山的长篇高论,谈自己对国家、文革、经济等许多大事的看法。这些都是写在自己日记里,既没有公开发表、又没有对人讲,即使是错的,也是个人隐私。但在那个年头,“隐私”不是中文词汇。当时,只要有人告发你曾经说过什么话都可以给你定罪,更不要说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他的日记本被人抓住了,再加上出身不好,他就被定为“反动学生”。别的同学都毕业分配了,郑宝山还留在学校继续审查,王学正是郑宝山专案组成员。
后来发生的事,真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
红五类出身的王学,作为专案组成员的王学,在看了郑宝山的“反动日记”后,产生了灵魂的共鸣;被郑宝山的才华吸引,竟然爱上了她的专政对象,他们成了恋人。我不了解他们交往的细节,但王学会是主动方。能够让王学倾心的男子,一定有过人的才华。而郑宝山是个男子汉,他没有逃避这份感情,勇敢地接受了王学,全心全意地去爱他的女神。
郑宝山魁梧英俊,按现今的说法,是帅哥一个。才华横溢的美女帅哥,堪称绝配。但这一对绝配,却与当年的择偶标准背道而驰。那个年代,女孩子找对象的第一条就是家庭出身好;如果女孩子嫁了个出身不好的丈夫,他们孩子的出身随父亲,出身还是不好。尽管再有才华,他自己和孩子也不会有未来。到了1969年,学校里只留下64、65级的学生,既不能上学、又没有心思搞文革,女同学们都忙着找对象,急着把自己嫁出去。出身不好的都愿意找个出身好的作为自己的保护伞。把自己和未来的孩子染红。依王学的条件,她要找个门当户对的高干子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她是个特别的女孩,她要找的是思想和灵魂的知音。她选择了郑宝山。当时有的人为王学感到不值,也有人为她的离经叛道的择偶感到钦佩。
后来郑宝山的问题被记在档案里,他本人被分配到河北省一个县里插队。然而高山大河挡不住两个热恋的年轻人,隔几日,王学就会收到来自河北的厚厚的一封信,看到王学一脸幸福的样子,我懂了什么叫恋爱中的女人是最美丽的。
1970年初,科大举校从北京迁往安徽。安徽工宣队接管了科大。我们到了安徽后,三系被分配在马鞍山,在马鞍山一铁厂劳动。几个月后,一场腥风血雨的一打三反运动在教职员和64、65级学生中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当时出身好的和文革没有问题的人被选进专案组,其他的人继续劳动。我们十几个女生住在一个大仓库里。一天,几个专案组的人满脸严肃地来到我们的宿舍,抄了王学的床位,把她精心保存的郑宝山的来信和一台短波收音机都抄走了。
经过专案组锲而不舍的努力,王学和郑宝山案进展神速。他们来往的书信成了定罪的铁证,短波收音机成了偷听敌台的物证,郑宝山在河北被公安局按现行反革命罪被捕,王学作为大批判的重点被隔离审查。王学和郑宝山案成了三系安徽工宣队在这次一打三反运动最辉煌的战果。
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在全系的批判大会上,专案组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地批判二位的反革命论点:什么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工农差别的剪刀差,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们没有什么尖端观点,谈的都是些理论问题;不但有理论,还引经据典,又是马克思如何讲,又是列宁怎么说。听了几位的大批判发言,我心想,郑宝山这样一个有学问有思想的才子,难怪王学会爱上他。不知他们二位是否仍然保留当年的两地书,如果这些资料还在,那会是很珍贵的历史文献。
正当系工宣队准备把这场大批判作为典型推向全校,中央一纸命令把文革中滞留在校的64、65级大学生撵出校门,到工厂农村去劳动,使得这场一打三反运动急煞车。但工宣队也没放过他们,在他们的档案里放了很多材料。把王学分到河北离郑宝山不远的县里插队劳动。
比梁山伯祝英台幸运,这个凄美的爱情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毕业以后,我们好久没有他们的消息,听说他们在乡下结婚生子。2000年,我们在美国马里兰富华老友家里再次见到了他们。
岁月虽然在当年的美女帅哥身上刻下了痕迹,但更显出他们今日成熟和自信的风采。王学告诉我们,他们在乡下待了许多年,有了一个女儿。1978年郑宝山再次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科院第一届研究生,现已经是该领域领军人物(人才出在六二级这话一点没错)。这次郑宝山是到美国某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特地带王学一起出来旅游。看到他们的夫妻恩爱的今日,我们知道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多严酷的考验。
我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爱情。爱情是圣洁的,它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灵魂、精神和肉体完全的融合,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无论是富有还是贫困,无论是生还是死,都不能将他们分开。
卞仲耘老师在天有知,会为王学和郑宝山的爱情感到欣慰。
来源:《华夏文摘》网站,2014年2月21日http://hx.cnd.org/2014/02/21/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乔皛白 1501 | 王9015 | 林菁 8616
投稿邮箱:kedashunjian@163.com
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
郑宝山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郑宝山,男,博导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医学地质学》(主译) [2] 。 [3]
中文名郑宝山性 别男
目录
1 人物简介
2 人物经历
3 教育经历
? 全日制教育
? 在职教育
4 现任职务
5 研究领域
6 主要实绩
人物简介编辑 播报
郑宝山,男,出生于1944年9月,汉族,籍贯河北省平乡县,出生地为北京市,九三学社社员,参加工作时间1967年9月。 [4]
人物经历编辑 播报
1956-1962年:北京第五中学 学生
1962-196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 学生
1967-1978年:河北省秦皇岛市石粉厂 工人 化验员 技术员
1978-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生
1981—历任: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9年5月-1990年9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访问学者 (女皇奖学金)
1995-1996年:美国地质调查所 访问学者 (王宽诚奖学金)
2001-2002年:美国地质调查所 访问学者 (国家留学基金)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1998年被任命为贵州省省管专家。 [4]
教育经历编辑 播报
全日制教育
大学本科毕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
研究生毕业(硕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专业 [4]
在职教育
中国科学院成都外语培训中心 [4]
现任职务编辑 播报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委员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贵阳医学院、海南师范学院 兼职教授 [4]
研究领域编辑 播报
地方病病因与防治,中国煤炭资源的地球化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与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研究 [4]
主要实绩编辑 播报
郑宝山同志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参政议政,为贵州的经济社会献计献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风波期间,郑宝山同志正在英国美国做访问学者,尽管美国政府承诺给所有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绿卡,他仍坚持按期回国。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忠于祖国,无条件地献身于祖国的发展和复兴大业,是他做人的基本信条。此后他仍多次出国进行学术访问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次工作结束后,立即按期回国,把合作成果带回国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