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迁校经历与评说

(2023-11-12 20:33:35) 下一个

迁校经历与评说

蔡有智(5803)

1969年,大学都向“朝阳农学院”“取经”。科大的教改组到朝农取经后【1】,在工军宣传队的主持下,向当时科学院的领导和国务院分管教育的机构写了一份报告,申请离开大都市到离城市较远,但还有方便交通条件的地方办学工、学农、学军的教改基地。这个报告可能是国务院科教组决定将科大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的原因之一;但我认为根本原因绝不是这个,我们也不必武断地去追求结论了。

1】 编者注:经查阅,“学习(辽宁)朝阳农学院教育革命经验”是1974年底的事。而本文此处叙述的发生在1969年的事,实际上是在调研“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后发生的——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事记》记载:“1969年7月15日─23日科大派出多人分批去湖北、江西、东北等地选点办‘五·七’干校,以便干部轮流下放劳动锻炼。”“1969年8月初,校革委会常委在听取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调查的同志汇报后,原则同意他们关于创办‘五·七’基地的报告,地点在江西。”所以,此处不应是“1969年……到朝农取经后”,而应是“1969年……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取经后”。(执笔:阮耀钟) 

当时说的是“战备疏散”。1969年9月下旬,宣传队带队,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疏散地址。沙市有科学院的干校、而河南组则带有中央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河南省的亲笔信,预计去这两地选址会容易些。我是河南组的成员。因为带有刘西尧同志的亲笔信,我们受到了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他让我们去南阳地区看看。在谈话中我们意识到他们对科大来河南不大积极。我们在南阳周边和邓县看了不少地方。地区上的同志说:土地有的是,三千亩五千亩没问题,但我们南阳地区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两组选址人员回到北京,都表示这两地没有条件,不能去。接着又派了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我是去江西组的成员。到江西省后,省里明确表示不能接收科大。安徽选址的同志在宣城地区看了以后也觉得不行。在这两组人员还没回到北京时,科大就接到了定点安徽省安庆市的通知。 地址是安庆市马山,一幢三层小楼和一间食堂,总共有七、八十个房间。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武斗,房子的门窗全无,有的还砖垒石砌,自来水不通。由安庆市内到山上,要爬山过沟、交通很不方便。十二月初,先遣组到了安庆。12月17到30日接连来了两批下迁人员,其中还有几户家庭。一场大雪后,天气骤冷;睡地铺的垫草买不到、吃水也要过一条沟到对面山上去挑。我们求助地区生产指挥组批指标,到江南的广德山区买了两吨木炭紧急取暖。条件困难、局面较混乱,再加对学校下迁疏散存在的疑问和意见,人们情绪有些激愤。

这时,又发生了两件事件。一是一位女实验员下来时由于小孩子没法安置,就将孩子带下来了。一个孩子送到桐城县的婆婆家,自己带了一个。没几天在婆婆家的那个孩子突然死了(因为农村无条件急救),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与伤心。另一件,在厨房值班的几位学生把来院子里偷吃蔬菜和粮食的一头猪杀掉了。这头猪是附近几名解放军为连队护养的瘦弱猪,他们为丢猪急得眼泪直流。学生说:我们心里有气;如此冷天我们值班,受臊猪捣乱,杀之该当!最后只能由系里的军宣队去道了歉,并给了赔偿。其时,带队到安庆的工军宣传队有两名副总指挥,各系还有一名宣传队负责人。在安庆的总人数已有九百左右。 

接北京的通知,第三批即将由北京起程到皖;这时,已到安庆的四位校革委会常委认为,由于安庆的条件及困难局面,应急速回北京汇报,人员下迁暂缓。宣传队的两位副总指挥不同意回北京汇报,意见相左。宣传队主张第三批人员可以下来,可以利用食堂住人、还可找市里借房。在意见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四位常委决定回北京汇报安庆的实际情况、稳妥做好人员下迁工作。四常委当即动身回北京。 

四常委到北京确实使第三批人员未能动身,但是也没有人听他们的汇报。我是四常委之一。当时科学院的军代表和革委会负责人批评了我们,同时也听了我们的一些说明;我想事件就此了结啦。然而,此事后来被安徽驻校宣传队说成是反对下迁的“四常委回京反革命事件”,纠缠了好几年。因为实在是无任何内容说明是反革命,只好不了了之。 

与“四常委回京”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件事,是学生到合肥火车站等候科学院领导和学校领导,想告诉领导安庆不适合办学校,希望不要把学校迁下来。有一二十名学生,被警察阻拦没有见到来合肥的科学院和学校的领导。此事也被宣传队说成是反搬迁的反革命行动,也纠缠了几年而不了了之。在如此强烈的反应下,科大很快停止了向安庆搬迁。 

1970年1月底,下迁地址定在了合肥,使用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人员和物资的搬迁到十月基本结束了,共使用搬迁费七十多万元人民币。设备、物资到合肥后堆放零乱。人员分散在淮南、马鞍山、铜陵、白湖农场、寿县农场和合肥等地搞“斗批改”。“占领反占领”、“改造反改造”、“搬迁反搬迁”是科大到安徽后斗批改的主旋律。

“战备疏散”就这样演变成整个学校迁址,至今也没有看到当时有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搬迁安徽的正式中央文件! 

作者简介: 

蔡有智,1933年生,陕西省延川县人。1948年参加工作,1958 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1963年毕业留校工作。科大下迁时,为校革委会常委。历任物理系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长、总务处长、副总务长,1986年起任科大副校长,主管学校基本建设及后勤保障工作,1994年离休。2017年因病去世。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 9015 | 林菁 8616

投稿邮箱:kedashunjian@163.com
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