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发了“说说指挥”,有不少朋友留言说希望多听到一些幕后的故事,工作了这么多年,幕后故事确实很多,今天就从维也纳金色大厅开始说。
记得第一次将赴名满天下的金色大厅演出时,我们几个从没去过的年轻乐队员很激动,充满着好奇之心。可到了实地一看,金色大厅虽有其美名,大厅中满眼金色,可台上很窄小,还没我们小地方的台子大。更衣室在最底层,要爬许多节楼梯一圈圈一层层转上来。在我们去过的众多音乐厅中,金色大厅的音响和舒适程度也绝对不是名列前茅的。它的名气来自于悠久的历史,和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
我们乐团在去金色大厅演出史中曾有过几个小插曲。有次到了维也纳,把我们安置在市区外一个酒店,大家各自进了房间又陆续回到大堂,互相对看,全是一脸的不满,房间又旧又小,显然不是外出巡演惯有级别的酒店。大伙儿开始交谈,得知总经理和指挥住在市中心的五星级帝王酒店,全体乐队员哗然了,工会头头们立即开会,决定拒绝入住,不换酒店就罢演。
如果领导与我们住在同一个酒店,如果乐团真有经济困难,相信大家是不会如此气愤的。领导为省钱将我们扔到郊外的次等住处,他们自己却住进了市区的高档酒店,这让全体乐队员无法接受。
通过交涉,领导只能承认疏忽。立即开始找安置一百来人的住处。一小时后全团都搬入市区公园旁边,与领导同样星级的Intercontinental酒店。原本想省一笔钱的领导,因付出两边酒店的费用反而大赔一笔。
另一次去维也纳也节外生枝,指挥耍脾气,为理事会没同意他的要求,少给了他一小时在金色大厅的排练,竟愤然摔门而去。不过,这次领导的表现非常好,立即找到一个比他优秀的奥地利指挥代替,音乐会非常的成功,于我们来讲是因祸得福。
还有一次是去之前木管声部一个队员病了,而那次要上演的弗朗克交响乐有一大段他的重要独奏,另一个队员主动请缨,竟遭到常任指挥拒绝,他说要在维也纳爱乐找一个高手来替代。到了维也纳,只有一次排练就演出,维也纳高手来了,吹得是不错,不过大家并没觉得他比被指挥拒绝的同事好到哪儿去,后来得知维也纳高手居然是第一次吹这段独奏,而这部作品是我们乐团的拿手曲目,外出巡演经常被特别要求上演,CD版本就好几个。所以不能太迷信名声,对自己永远要自信。
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但后台肯定不太会有机会进去,我特地在后台照了几张相片,台上衣冠楚楚的音乐家们可都是从这后门上台的。
去后台先上这个楼梯
更衣兼休息室
拿出乐器再往上走,上了这段楼梯就到舞台。
演出前一个小伙子在抓紧休息,白天玩得太累了。
排练
大家会看到金碧辉煌的大厅台下幕后,一点都不神秘,再普通不过。
工作三十多年,去过许多不同的地方,各种音乐厅。越来越觉得其实任何一处的演出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享有盛名的大牌音乐厅,还是在不为人知的乡村小教堂,关键只要有专心倾听的人们,自己尽心的演奏,台上台下共同享受到的满足感,任何一场感动了听众的音乐会,都是成功的演出。
期待,并谢谢。
金色大厅令人仰慕,谢谢音来带我们到后台参观,更衣兼休息室比较简陋啊:))
谢谢分享~~~
看到下面有说国内的人(或团体)演出”租“剧场, 这种情况演出方出租金, 是不是剧场就不再分票房收入? 当然也会根据双方的合同来吧。
如果有故事, 音来愿意的话也不妨写写。 宋祖英是不是就在金厅办过独唱会? 有人”资助“她。
喜欢看。写的很好!
我看过你(们)的演出,最近华人艺术家多了几名,首席中好像还有一位日裔的,:))
这个城市是非常有灵魂的!金色大厅给人的感觉是比想象中的要小 但是他有强大的音乐组织 还有音乐大师们如舒伯特 莫扎特的手镐在书信等等那里珍藏 能亲自坐在里面体验一场音乐会 除了尊敬还有幸运
在外面,终于可以坐下来吃口饭了,小胖说得好,“无论是在享有盛名的大牌音乐厅,还是在不为人知的乡村小教堂,关键只要有专心倾听的人们,自己尽心的演奏,台上台下共同享受到的满足感,任何一场感动了听众的音乐会,都是成功的演出。 ”,我去过一些音乐厅的后台,背后就是这么乱的,弄不好还会被绊一脚。:)太喜欢提琴最后一张片片了,我好像看到了提琴?特别敬重这些艺术家,要知道一场演出不知道要化多少时间的训练,五岁就学小提琴现在在交响乐团的朋友说,她的生活几乎就是一成不变的天天练习。。。
double thumbs up,知音最难得。音乐是用耳朵和心去聆听的,是否用夜礼服去包裹没有那么重要。那张小伙子抓紧时间休息的照片笑死我了:一开始我根本没看见他,看到博主的图片解释,我还想:人在哪儿呢?哈哈!谢谢博主介绍,很精彩。我发现西方的很多工会很给力,工会发声通常有效果。(不像国内,一说工会,我马上想到发毛巾肥皂啥的。)我们这边也是,每次到了谈判工资福利的时候,工会就给每个人发信息,明确传递“我们是有组织的人”的信息,很给力的。
旅馆的事有趣。 哈哈, 工会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