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许多不同的事儿,有欢乐,也有悲伤,有所得,也有所失,有团聚,也有离别。那些酸甜苦辣的滋味,估计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的体验,我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呢,我是个乐天派,一般只记得住那些比较好玩,比较有趣的,别的呢,事情过去了也就烟消云散了,即使偶尔还会在心头冒个泡,但是一个泡泡又能停留多久呢?
而对于那些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儿,我心里的印象总是特别的深。比如说,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独自登上离家的火车,那时节的豪情和期待;还有遇见了心上人的那一瞬间,心里砰砰乱跳的惊喜;以及后来飘洋过海,踏上异国他乡之际的新鲜感和兴奋。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时刻,不过也有那么一些活动,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并不是很重要,却给自己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我们一帮顽童,整体就是玩泥巴,打野战,都没什么文化。上了学以后,还是顽劣,不过,倒是新添了几项兴趣。第一当然是读书。小学开始就看了不少的杂书,不过在书中既没有找到黄金屋,当时也不懂啥叫颜如玉,就是为了图个新鲜。最开始看的是连环画,大一点以后开始看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家还记得吧?那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读完了以后也没学会炼钢的技术,倒是牢牢记住了一句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到底该怎么度过呢?我的理解就是,吃喝玩乐,哦,不对,应该是说学逗唱。这个唱呢,当然就是唱歌了!
要说俺唱歌的历史,那可真是不短,自打从幼儿园的时候起,就参加了合唱团。后来听我妈说,当时左邻右舍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小喇叭,声贝数总在一百左右。后来长大了一点,变了声,加上也学了些乐理,就不再搞高音轰炸了。学校里教了一些像什么《东方红》,《党啊,亲爱的妈妈》之类革命歌曲,也能够跟着配乐,完整地唱几首下来。不过我真正领会到音乐的魅力,还要等到再大一点。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政治风气特别的开明,出现了好多以前想不敢想的事儿,比如说中日友好啦,留学欧美啦,让人觉得非常的新鲜。而在音乐上面,一开始是邓丽君的歌,那可是以前被批判作靡靡之音的,现在却越来越多的被引进了大陆。跟着一起引进的,还有其他的台湾歌曲。我当时比较喜欢的,是齐秦的那几首,《狼》,《冬雨》,《大约在冬季》。这些歌真的是太好听了,和我以前所唱的红歌,可以说完全不是一类东西。
这风气一开,就听到了更多的劲歌新曲,还记得春晚费翔表演的《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简直就是帅呆了。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小哥几个碰头,往往先来这么一句,“一把火!”接踵而来的还有更多港台大腕们的成名大作,我当时最迷的,是张国荣和达明一派的歌。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卡拉OK,能够听到几曲好歌,就很满足了,最多哼哼两句也觉得很过瘾。上了大学以后,可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再多的新鲜玩意儿,也挡不住对音乐的热爱。我是一个土老帽,在大学里长了不少见识,记得当年系里有几个长发飘飘的学长,自己拉了一个乐队,自弹自唱,那真是酷毙了。他们还自己写词,自己作曲。原来音乐还可以这样玩,真叫大开眼界。
读大学的时候,唱得少,主要是以听歌为主。除了听录音带,我们宿舍里的几个哥们儿定期收听收音机里的港台音乐排行榜,还有美国的乡村音乐,当然也少不了欧美的流行音乐。Michael Jackson,ABBA, George Michael,Enya,这些人的歌可谓是听得烂熟。当时香港的粤语流行音乐正是黄金时期,有实力的歌星和乐团层出不穷。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有谭校长,林子祥,Beyond,太极,后来又加了一个罗大佑。我还曾专门写过一篇关于罗大佑的文章,音乐的孩子 — 罗大佑。
那些港台的粤语歌曲韵律极美,唱起来也洋气,在当时颇为流行。我有一个铁哥们,为了泡妞,在大学期间苦练粤语,结果真让他练成了校园的当红歌手,吸粉无数。只可惜我没有那个语言天赋,我上大学的时候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学唱一些罗大佑的国语歌。效果呢,也还不错,成功收获了铁粉一枚,那就是后来俺们家的领导了。
记得当年我和太太谈恋爱,一浪漫起来就没了边,时不时会遛到湖边没人的地儿,给她来几首情歌。记得有几首歌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是《月亮代表我的心》,一首是《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当那皎洁的月光撒在静静的湖面上,那些轻柔的歌儿顺着风,慢慢地吹到远方。听歌的人,眼中含情,唱歌的人,如痴如醉。掐指一算,转眼都已经过了三十年了。
唱歌除了能骗个把老婆,其它的好处也是多多。只不过我年轻的时候兴趣爱好太多,每天玩得乐不思蜀,好不容易有了点闲,也就能和朋友们在卡拉OK厅喊几嗓子,平时主要还是以听歌为主。后来出国读书,毕业工作,一忙起来就更没有什么机会唱歌了。
这两年新冠病毒肆虐。如果说这该死的疫情影响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我想大家都会有同感。不过,凡事有利有弊,疫情期间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了,也带来了一些好的改变。比如说,可以挤出一点时间舞文弄墨,还能够多锻炼一下强身健体,也有机会在家里引吭高歌。要说俺现在能够重新唱歌,在家里当个三流驻唱歌手,主要是受了我老婆一位闺蜜的诱惑。就是她手把手地教俺下载了全民K歌,又耐着性子指导我如何跟着配音,合着节拍,控制发音和共鸣。我还学会了怎样把录制好的歌曲导出来,生成mp3文件,再拿到网上去叫卖。我不是啥音乐发烧友,家里也没置办那些顶级的低音炮和高音喇叭,不过后来还是上了点档次,我的一个学生从国内帮我带了一台点歌机,据说里面存了好几万首老歌,那真是一辈子也唱不完了。
唱歌这玩儿真的是很上瘾。首先,当你尝试着驾驭那些当年非常喜欢的经典老歌,再结合自己当前的理解,有着一种再创作的快感。虽然我的发声技巧还有待提高,不过,唱歌的时候那种共鸣的感受真的是很让人陶醉。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旷野中放声喊叫的经历,那种无拘无束的呼啸,本就是身心放松的一个好方式。而如果能够深刻体会歌词中的意境,随着音乐的节拍,将自己的声音和情感,通过胸腔,口腔,和脑腔的共鸣表现出来,着实是非常畅快的体验。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唱歌也不例外。我是个南方人,从小对卷舌音和鼻音就比较头疼,我唱歌的时候,在吐词上面有着很大的缺陷。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唱歌本来就是自娱自乐,主要是唱给自己听的。偶尔老婆实在听不下去了,抱怨两句,那也正常。有时候领导实在嫌弃俺的鬼哭狼嚎,俺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干脆躲到地下室去酝酿感情。
除了自己唱得高兴,这不,连我女儿也被带动了。她学了十几年的琴,音乐底子和乐感可比俺要强多了。以前她除了弹琴,不怎么唱歌,这两年,受俺的影响,不时也唱起歌来。一般来说,她一唱歌,我们两公婆就知道她今天心情不错,可以借机多和她小人家套套近乎。
俺现在的水平还太低,只能唱一些容易上手的歌,像是邓丽君的歌,罗大佑的歌,还有就是一些民歌。不过,俺可是胸怀鸿鹄之志,我的计划是,等过几年退了休,俺要先在家里搞个家庭影院,再找个声乐老师,还要学会弹琴,将来自弹自唱,说不定还能作两首曲子,不亦乐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音乐来自本歌手原声)
周末愉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