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衣衫褴褛的植物学家

植物学家写的科普、时评、游记、散文
个人资料
feit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颜宁回国,是“急流勇退”还是“迫于无奈”?

(2022-11-02 10:24:51) 下一个

颜宁5年内两次成为中文热搜

颜宁最近5年,两次成为中文媒体、中文社交网络的热搜。2017年时,“颜宁出走清华”非常吸引眼球,原因有六:1. 清华是中国的何等学府啊;2. 她新工作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是美国、世界上何其受尊重的大学,那是爱因斯坦当年任教的大学;3. 她老师施一公在国内多有名啊,辞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毅然回国的清华大学校长、十年内就要赶超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马云创办的西湖大学的校长;4. 她发了一些被国内认为非常了不起的论文,包括在《自然》、《科学》杂志上的论文;5. 人家不只科研做得很,她还是为美女教授;6. 她投奔美帝的潜台词令人遐想,政治的、体制的。。。给中美差异带来无数种诠释。

5年之后的昨天,颜宁再上热搜,因为她决定要很快辞掉普林斯顿的教授位置、全职回国到深圳创办医学科学院。有了2017年的热搜榜,这次再上热搜,一点也不奇怪,而且这次是弃美投中,尤其在中美关系非常subtle的今天!“颜宁”这个品牌绝对无价!

昨天中文网络里都在谈论“颜宁回国”,几乎活跃一点的每个微信群都有关于颜宁的消息。我的《植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手记》一书的编辑周鹏博士告诉我,此书入选“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100本(中文原创的31本之一;谢谢朋友、粉丝们为此书投票!)的好消息时,专门强调这个图书奖是深圳办的,并说这个图书奖办得非常成功。周博士还顺带告诉我,颜宁也要回深圳了。

很多人对深圳有相当的好感。提起深圳,我想到了华为、华大基因、仙湖植物园、对岸的资本主义的香港、深圳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命名法规的深圳法规(Shenzhen Code)。。。

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颜宁回国”能跟爱国、中美差异扯上边呢?

颜宁要回国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

“颜宁回国”在英文媒体里几乎没受到什么关注。我用“Nieng Yan returns to China”作为关键词,在谷歌里搜,我还真搜到了4篇相关的英文报道,但仔细看了这些报道的网站、主页,才发现都是国内的网站或从国内网站翻译成英文的文章。看来,国际上、至少美国没怎么关注“颜宁回国”,连普林斯顿大学的网站上也找不到一点信息。他们太不关心中国才女了。

颜宁从事的研究方法——传统的结构生物学已经过时了

笔者是植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对颜宁研究的结构生物学并不熟悉,但笔者在谷歌里用“future of structural biology(结构生物学的未来)”搜了一下,有个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该领域的博士在Quora里的答案有意思:

Is structural biology the next "big thing" in biology?

I don't think so. It's been around since the dawn of molecular biology (dating all the way back to X-ray diffraction of the DNA double helix). Unless some crazy new method gets invented that allows structural biologists to move away from the random hit-or-miss method of growing crystals, I don't see this field moving significantly forward in the near future.

结构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下一个“大事”吗?

我不这么认为。自分子生物学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存在(可以追溯到DNA 双螺旋的 X 射线衍射)。除非发明了一些疯狂的新方法,让结构生物学家摆脱晶体生长的随机命中或未命中方法,否则我认为该领域在不久的将来不会显着向前发展。

还在几年前,施一公非常红火、高调到处演讲、谈人生、谈宇宙的时候,笔者就曾不止一次跟群友们说起,施教授做的研究实在没多少独创性,是体力活、是流水线作业。师承施一公的颜宁做的研究也是这样。2017年时我确实不懂,为什么世界一流的普林斯顿会聘颜宁为教授?现在看来,普林斯顿当初没有把握住这个领域的方向。

非常遗憾,颜宁和施一公教授从事的传统的结构生物学没有什么前途。尤其是,人工智能在结构生物学的运用已经开始了。

人工智能和结构生物学的前景

2021年,《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杂志上28卷:704–705有篇论文介绍人工智能AlphaFold22022Frontier in Molecular & Bioscience上有篇综述论文(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olb.2022.907452/full),摘要翻译过来如下:AlphaFold2 的发布——DeepMind 的机器学习蛋白质结构预测程序——彻底改变了结构生物学。CASP14 竞赛的结果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AlphaFold2 成功预测了几乎所有提交的蛋白质序列的 3D 结构。AlphaFold2 热潮迅速蔓延到生命科学界,因为结构生物学家和未经培训的生物学家现在有可能获得高可信度的蛋白质结构。这场革命为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生物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此外,AlphaFold2 将自己视为任何结构生物学项目的重要步骤,并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结构生物学工作流程。一方面,AlphaFold2 与包括 X 射线晶体学和低温电子显微镜在内的实验方法相结合。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它是唯一能够对抵抗实验方法的大型柔性组件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我们通过干酪乳杆菌噬菌体 J-1 的整个宿主粘附装置的结构预测来说明AlphaFold2 的这种有价值的应用。随着 AlphaFold2 算法的不断改进,毫无疑问,AlphaFold2驱动的生物学故事将越来越多地被报道,这对实验结构生物学的未来方向提出了质疑。

有了AlphaFold2,颜宁、施一公怎么不着急?看来,颜宁选择此时高调回国,是审时度势,甚至可以说是迫于无奈啊。

笔者绝没有嘲讽的意思,毕竟科学的发展方向很难预测。也正是这样的不可预测性,使得科学研究充满神秘与挑战,而且魅力无穷。

Mainz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桃花潭 回复 悄悄话 楼下鼠目寸光,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可以打赌结局比你们好多了。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看看49年后的海龟的下场,她一定不了解,选择在中国大倒退时间回国,脑袋灌浆糊了。
无论有没有本事,两面通吃都没好下场,如果有真本事,回国,本事基本就废了,下场好的能当官,混饭吃,不好的,坐牢,犯错误,最差,丢命。
MarsFather 回复 悄悄话 两边吃是脖子伸进剪刀口,两边都很锋利。再吃就两边见血了。没有办法。但最后那一边也会划出一道可深可浅的口子。浅会留疤,深可致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