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前天晚上9点多钟,在美国定居的王静老师给我微信留言,原兰大生物学教授彭泽祥先生仙逝了,享年99岁。上次张耀甲先生去世的消息,也是王老师首先告诉我的。彭泽祥先生1924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桐柏县鸿仪何乡陈庄村,他跟我们兰大的另一位(被开除的)校友——柏杨先生是河南老乡。此文纪念彭先生。彭先生编著《中国植物志》白花丹科中的一种——黄[
阅读全文]

引言几年以来,一直想写成此文,作为笔者《美丽的密苏里》一书的最后三篇文章之一。无奈,从2019到2021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国文化节”受到影响。好不容易等到2022的节日,又遇上恶劣天气,只能在室内勉强庆祝。今年,机会终于等来了。这个“中国文化节(ChineseCultureDays;中华日)”是在密苏里植物园里(MissouriBotanicalGarden)庆祝的。美帝文化的多元记得2007[
阅读全文]

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温暖,微风习习,密苏里植物园的樱花开始盛开。樱花(日语:Sakura;英语:cherryblossom),每年三月和四月都会让植物园充满奇特的白色和柔和的粉红色调。在此期间,尤其是3月的最后两周和4月的前两周,游客可以漫步在占地14英亩的日本园中,欣赏樱花、李子和十几种以粉红色花朵为特色的植物。樱花的起源樱花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
阅读全文]

新冠溯源依然火热
昨天,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原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Raven(彼得雷文)通过电邮分享了一篇《纽约时报》上面的一篇题为“NewDataLinksPandemic’sOriginstoRaccoonDogsatWuhanMarket(新数据将新冠的起源与武汉市场的浣熊联系起来)”。他知道我对新冠的进化感兴趣。我立即回复他的电邮:“Thanks,Peter.Thisisnotpossible.Itcanonlycomefrombats.(谢谢彼得[
阅读全文]

ChatGPT为我建议生日礼物去年12月8号,Jason在群里告诉我和领导:“JustsentanemailaboutChatGPT.Pleasecheckitout.It’ssocool.Haha(刚刚发送了一封关于ChatGPT的电子邮件。请看一下。这太酷了。哈哈)”。听了Jason的话,我当晚还真注册了账户,并向ChatGPT问了5个我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可惜它一个也没答上。当然,这5个问题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科学界本来就还没有共识。12月中旬[
阅读全文]

昨天“兰大欧美群”里,于学姐分享一个“小星科普宇宙”的一个视频,简述地球从诞生到500万年前的进化史,以及地球上一些大类生物(主要是动物)的起源时间。笔者将该视频的信息摘录于下,做了些修改,并补充有关生物和人类进化的信息。
群里几位群友做了虽是非常简短的讨论,但内容却是很多人关心的:在地球的历史长河里,气温升高和降低都频繁发[
阅读全文]

引言病菌、病毒一年四季都存在——回想一下您去年夏天得感冒的情景。那么,为什么人们在室外寒冷时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为什么很多地方在冬天时总是看到新冠的感染高峰?当下国内的严重的疫情也是从11月底开始的。有人可能会认为,冬天大家呆在室内的时间长,空气流通不好,因而病菌、病毒密度高,而且室内人们的密度也高,容易从一人传染到另一人。还[
阅读全文]

引言这段时间,很多自媒体文章又开始声讨石正丽,怀疑石正丽团队制造了新冠病毒。笔者有位大学同学在群里分享一篇题为“有人质问石正丽:你八年前就研究冠状病毒,目的是什么?”并问笔者:“看到好多次这种文章了,能不能查证一下真伪?”前几天,“圣村的故事”群里有篇题为“石正丽是石头也该开口了”的文章,也怀疑石正丽是“元[
阅读全文]

引言奥密克戎变种很可能在极端环境中发生“关键创新”,形成新的变种,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分布区。进化生物学种的关键创新(keyinnovation)在进化生物学中,关键创新(keyinnovation),也称为适应性突破(adaptivebreakthrough)或关键适应(keyadaptation),是指某一生物类群在新的环境下,进化出的一种新的(表型)特征,而这个新的特征使得该类群在随后的进化中大量分化[
阅读全文]

从纽约植物园退休下来的植物学家RobbinMoran前晚电邮我,他不打算来密苏里植物园,因为要去投票。他是我多年的朋友,从纽约退休后,便在我们植物园做不拿工资的researchassociate。他说要去投票,他是指的美国中期选举midtermelection。其实,我本人前天下班时,也跟实验室的孩子们讲了,我第二天不会来上班,也是为了去投票。
美国的宪法规定,美国中期选举的时间总是11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