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
第二十六章
我们的音乐沙龙
—— 兼谈我的音乐观
徐家祯
(二) 创立经过
我们的“音乐沙龙”究竟是何时开始存在的, 或者说是何时开始活动的, 我 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其原因有二: 其一, “音乐沙龙”并非一个正式组织, 而只 是一个活动的名称而已。我们没有会章, 不选会长, 不交会费, 连成员都变动频 繁, 所以没有会议记录之类的东西可以查考。其二, 既然“音乐沙龙”组织松散, 那么活动形式也很随便。尤其开头几次, 连节目单都没有, 所以究竟“音乐沙龙” 活动算几时开始的, 就很难确定了。
虽然“音乐沙龙”开始活动的确切日期难以查证, 但是, 我可以相当肯定地 说: 我们的“音乐沙龙”活动一定是在八八年底或者八九年初开始的, 其原因有三: 其一, 我父母八七年十一月来南澳旅游, 八八年八月返沪。在此期间,我不记得 有请朋友来我家听音乐的事, 可见“音乐沙龙”的举办一定是在我父母回国之后了。 其二,我在九一年发表过一篇题为<忆老万>的文章, 文中几次提到跟老万一起 听音乐的事, 当然包括一起参加“沙龙”活动。文章说: 老万八五年左右回中国去 了“几年”, 回澳来後不久, 我们就开始一起创办“音乐沙龙”了。可惜文中没有说 清这“几年”究竟有多长, 但是我记得老万最多回去三至四年, 那么, 八八或者八 九年开始举办 “沙龙”活动的可能性就最大。其三, 我现在保存着的最早的一张 “音乐沙龙”节目单是一九八九年九月九日第七次活动的节目单。从那次以後, “沙龙”活动就走上了正规, 基本上一个月一次。而在此之前, 则活动间隔时间不 一, 一般要长于一个月。所以按此推算, “沙龙”的第一次活动在第七次活动的九 个月至一年之前, 也就相当可能了。
虽然“音乐沙龙”开始于何时现在已经记不准确, 但是“沙龙”是谁发起的以 及怎么会发起的, 我却记得很清楚。
“音乐沙龙”的发起人是当时正在我们大学 —— 阿德莱德大学生物化学 系念博士学位的老薛。老薛是山东人, 来南澳很早。那时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 不多, 而在我们大学执教的老师中,从中国大陆来的, 我还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我还记得老薛来了不久, 他的导师就把他带来我的办公室介绍给我, 可能这是因 为怕他人生地疏、孤独寂寞吧。那时我系正巧还有一位也从山东来的“交换教师” 小尹, 于是老薛有空就常来我们系, 不是找我就是找他的同乡聊天。我跟老薛就 此熟悉起来。
一天, 老薛来我办公室对我说, 他很喜欢西方古典音乐, 可惜听不懂; 听 老万说我对古典音乐很“懂”, 所以希望我能给他一些指导。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 Luhrs 路住所举行的一次“音乐沙龙”活动
(右起第二人为老薛,第三人为老薛的太太余英)
老薛所说的老万, 当然就是我的文章<忆老万>的主人公了。老万是南澳 另一所大学 —— 福林大学的访问学者, 是研究血液学的, 可能来得比我还早。 我在<忆老万>一文中对他有过一段相当维妙维肖的描述。我说, 在认识他之前, 我就已经注意到在路上“有一个年龄已经不小的中国人, 戴着副透明边的眼镜, 穿着旅游鞋, 背着个青年学生常爱背的背包, 耳朵上总戴着副耳机, 脸上笑嘻嘻 的, 一副自得其乐的神态, 一望而知是个有点书呆子气的中年中国知识份子。” 後来, 我认识了他, 才知道他是位音乐爱好者, 在耳机里听的就是古典音乐。不 过其实那时老万对真正的古典音乐还了解很少, 他听的大部分只能算是所谓的 “轻音乐”罢了。老万就是通过音乐认识我的。以後, 我帮他录了一些正规的古典 乐曲, 也请他来家里听过音乐, 所以他对我的“听乐经历”了解得相当清楚。老薛 和老万虽然不在同一所大学, 但是那时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全市仅有 20 多位,常有聚会活动, 老万和老薛的研究科目又有关系, 所以他们当然彼此认识。于是, 老万就向老薛“泄漏”了我喜欢音乐的“秘密”。
记得当时我对老薛请求的回答是:“要说‘懂’音乐, 我实在太不敢当; 要说 我听得比你们多, 或者我的音乐作品收藏比你们多, 那还可以算有点道理。其实, 我认为听音乐无所谓‘懂’与‘不懂’。听了一首曲子, 如果喜欢, 就是‘懂’ 了; 否则, 就是‘不懂’。要了解古典音乐, 关键还是多听。如果你们愿意, 有空时来我家, 我放几张唱片给你们听听吧。” 于是, “音乐沙龙”就这么开始了。
我还记得, “沙龙”的第一次活动, 除了老薛和老万之外, 我还邀请了当时 在我们大学物理系念博士学位的小潘和小王来参加。小潘是南京人, 小王是四 川人,他们那时正在谈恋爱。小王的办公室跟我的在一栋大楼里, 楼上楼下而 已, 在电梯上常见面。我知道他男朋友小潘很喜欢音乐, 还会拉二胡或会吹中国 笛子, 但对外国古典音乐却不一定了解, 于是就邀请他们也来参加。以後, 他们 就成了“音乐沙龙”的骨干。
现在, 一晃眼, 十三 四年已经过去了、小潘和小王早已毕业、结婚、 生子, 而且也早已在西澳找到工作, 移居那儿多年了; 老薛在几年前去美国工作, 以後再回南澳居住的可能性大概不会很大了吧; 而老万, 离开人世至今竟然已经 超过十年! 当年创办“音乐沙龙”的五个人中, 只有我还在此地单枪匹马地继续主 办“音乐沙龙”的活动,想到这儿,怎么不使人有“光阴似箭”、“人生如梦”的感觉 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 Luhrs 路住所举行的一次“音乐沙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