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难以复制的刀郎

(2024-10-06 15:29:12) 下一个

 

这几天都在看刀郎的成都及广州的演唱会,也看着演唱会中场内场外的泪水,包括刀郎和歌迷们的。难怪有人评论,说的是叫刀郎别开演唱会了,别人开演唱会收割的是歌迷的钱,刀郎却是收割歌迷流干了的眼泪。

刀郎的哭,能理解。这样大型的演唱会,没有金主的营销策划及组织,要想完满的成功几乎很难。他只能违背不商演的初衷,在社会现实下低下了头,这是想不哭都难。

看现场的表演,刀郎仍能飙音,然而在过几年,他仍能保持今天的状态吗?不敢想象十年或二十年后,刀郎还能开演唱会。相信刀郎对此有自知之明,再不开的的话,恐怕再难有机会了。非歌迷的恐怕不知道,刀郎线上演唱会尝试了“打赏”,设限在人民币10元,全部捐赠“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作“守护新疆儿童成长”项目,谁来监管不知道。

据说视频号上主要受众群是70后和80后,单是这样并不准确,应该说是这70后和80后中在社会拼博多年历尽辛酸的群体,并不包括受益的那部份。场内外的泪水,是辛酸痛楚的回忆,直击心灵。

听歌而看到别人哭,我不是第一次。早在20年前我和网友同线看同一首歌,看着看着,她的哭成个泪人趴在桌上,于是写下了“给在天堂的你”,开启了我在网上写作之路。这是题外话了。

“2024上半年中国演唱会报告”称“共演出了1182场,其中3000座及以上的演唱会共874场…..观众达1192万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场在1.36万人次。刀郎在成都每场是1.8万﹑广州是1.6万,是故有人预测“刀郎一步步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复出,为行业所有人打了个样”。

自2600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分,当代则有学院派及民乐之别。古和“下里” “巴人” 数千人,而和“阳春” “白雪” 不过数十人,各有各的受众。是故,刀郎是成功例子,对某些人会是份毒药。

刀郎能唱﹑能作﹑能导,能在多种文化和民调中走出自己不同风格的路,这有几人能做到?他是远离繁华的城市去潜心创作,有默默支持的爱侣陪伴,更有同道爱好者的衷心同行。

当然希望有更多如刀郎般的艺术家能在被打压中仍有作品中反映人生。

然而,难了,难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