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麦世英 (2)

(2023-08-03 11:41:00) 下一个

麦世英和他的雇主

 

1788年1月26日Arthur Phillip船长在Port Jackson升起英国旗,宣布这块大地归属英国,命名为New South Wales。30年后的2月24日,在同一地点,麦世英也踏上了这里。

麦世英最早使用的英文登记是“Mak O’Pong”, “O’Pong”近乎广府人的小名,例如亚邦(Ah Pong)。到1820年麦世英开始使用“John Shying”, “John”是随意使用的英文名了,流行易记;而“Shying”则有点怪,并非广府拼法,估计是他的雇主有所误解,且世英为双音节的Shai ying,略去ai而将Shying连起来成了麦世英的姓。原本的姓没有了,名却变成自己及后代的事,在移民中常见。

麦世英个人的信息即使在签名上也出现混乱。他的签名多用中文,以麦世英为主,却又多了一个“麦世朋”;中文签名下的英文也常有不同,例如“Pong Shying”。这些混乱给他自己在后来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让研究澳洲华人史的人不得不罗列一堆英文名了证明是同一个人。这种情况一直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仍有出现,给澳洲政府在管理上及其本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以致现在的表格上个人姓名栏上除现在姓名外,还多了一栏是过去曾用姓名。

多说一点,现在国内出国定居及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工作学习或生活,极有可能需要多了一个当地语言的名字。假如是临时性质的没多大问题,而一旦涉及文件的话就得注意了,该名字应有一个长久固定使用的心理准备,不能轻易更改,要不然直接使用原有护照上的拼音,避免日后法律上的麻烦。

麦世英在雪梨的第一个雇主是Gregory Blaxland(“Laurel”号船三副George Blaxland的父亲)。Gregory Blaxland是1813年开始打开西部雪梨到蓝山一带开放给欧洲人定居的先行者之一。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关于Gregory Blaxland这个人,资料来源是T. H. Irving所写的“Blaxland, John (1769–1845)”。

1807年之前,Gregory Blaxland认为他在英国的农场资源不足以满足他抱负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弟弟决定移民现在澳洲的新南威尔士州,他兄弟同意投资6000英镑在殖民地,殖民地办事处Colonial Office则承诺包括他和家人及仆人等免费送到新南威尔士州,更包括仓库和设备的免费运输;同时会拨给他8000英亩(3237公顷)土地,并由政府提供18个月衣食的80名囚犯。也就是说18个月内他要解决所有人的住宿及以后能定居生活下来。

Gregory Blaxland到新南威尔士州开始的商业活动是专注于养牛业:繁殖、屠宰、腌制(他生产了第一种适合殖民地的盐),以及销售肉类和奶制品,这与当时新南威尔士州总督威廉·布莱(William Bligh)的经济政策产生矛盾(政府希望扩大农作物种植,而将养殖业视为投机)。在这种情况下拨给Gregory Blaxland的是帕拉马塔河上1290英亩(522公顷)土地,以及三分之一的囚犯。1808年9月,布拉克斯兰乘船前往英国,要求英国政府履行对他的承诺;由于一些法律上的原因,Gregory Blaxland被迫在英国待了三年。1812年他重新回到新南威尔士州,时任的总督拉克兰·麦夸里(Lachlan Macquarie)才在蓝山脚下尼皮安河(Nepean River)沿岸的土地上予以补足,但仍然要求扩大农作物种植。政府政策与商业行为矛盾,对Gregory Blaxland产生损失,直到在1831年,Gregory Blaxland获得了额外的10240英亩(4144公顷)作为赔偿。

生活在今天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人们很难想象前人在原始社会的大地如何谋求生存及发展,“鲁宾逊漂流记”大概许多人听说过而没有读过,它之所以曾风行一时,极有可能是引起太多曾在不同国家或社会中有过类似生活的人的共鸣,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人类本应是渐进发展的过程,当其跳跃前进的话,必然产生阵痛(英国在往工业化转型是一例)。

在早期的殖民地政府要人民能生存下来,除了水就是粮食。最初的粮食依靠从外进口,所以雪梨港口不能放弃,没有水则运水也得坚持,故而最早期雪梨地区(指现在的商业中心CBD)的范围内人口极少就是这个原因。殖民地中最早能发展的是Parramatta及Penrith也是接近河流的原因。Gregory Blaxland之所以与殖民地政府不和,是肉类相对在次要的急需品,直至在蓝山之外发现有大量的土地合适种植大麦才略为解困。

选两段当年的报导来说明:

1825年2月24日雪梨的“澳洲人报”Australian的第2页中是这样报导的:“在雪梨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但补救措施肯定是遥遥的”。文中介绍了从中国传到欧洲的用明矾放入空心竹中凈水方法,但也说明水质会变硬而不宜长期饮用。

写到这里就更要多说点题外的。最近因台风的影响而致河北水灾,部份地区疏散二楼以上的人口,而无论是政府及援救人员都疏忽了一个问题,即使三楼以上的人存有足够的食物来度过洪水退去,在停水停电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使用洁净水源却没有应急措施。在洪水仍然困住他们期间,原有即使储有水或分批运输应急都不足应付或疲于奔命。提供明矾来临时使用洪水,可以尽可能减少各种传染病,是简单方便的应急措施。

1825年10月20日雪梨的“澳洲人报”Australian的第4页中“Melville Island”是这样说的:由于缺乏蔬菜和新鲜粮食,“Lady Nelson”号帆船被派往菲律宾与当地的马来人Malays及中国人进行贸易,以便在英国船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有足够的粮食。同时在Melville Island发现有肉豆寇及其它香料在野生状态。

要注意的是,上述两报导都是在麦世英到达雪梨生活后数年的事,那1818年到1825年间的困难可想而知。

当年Parramatta及附近的环境如何,选两张图片说明:

 

很难找1818年的图片,但在这两图中不难看到Gregory Blaxland的选择没有错。在这种条件下要求大面积地种植大麦的难度可想而知,况且Gregory Blaxland得保证在有收成之前,他的家人及所管辖的人能活下来。即使200年后的今天,自Parramatta到蓝山脚下的地方都没有成为粮食产地。

麦世英在受雇于Gregory Blaxland期间条件优厚是肯定的,他的技术可以令超过100人的居住环境逐步得以改善。甚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生活仅在Gregory Blaxland家人之下。1850年之前华人到达纽省多得到好评,而维多利亚省却在1850年后导致限制是大量无序且流动。

华人在澳洲最大的贡献是种植大量和及时的蔬菜,整个社会无论是过去或现在都没有否认。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贡献也是华人生存的方法之一,是互利的。不敢想象早期不是英国人先立足而是华人最早来了,他们能否坚持到现在。单是与澳洲原居民的相处就难乎其难,因为这与移民到东南亚的情况不同,没有任何历史渊源的交往,更没有可退之路。

麦世英在受雇于Gregory Blaxland是合约形式,期满后短期受雇其它人,随后则独立营生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