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 张艺谋的情书
由于“技术原因”,在经历了去年柏林电影节和今年金鸡奖的两次撤档之后,《一秒钟》终于在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与观众见面了。美国网络上现在也可以免费看到了。
《一秒钟》被剧组宣传为张艺谋大师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70岁的张艺谋,在“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回归初心,用心拍摄了一部关于光影记忆的电影。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张导本人却看得淡然:“我自己觉得还好,能跟大家见面就行了。不然你写了一封情书,到最后大家不知道,还挺可惜的”。 “这部电影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艺谋这么表达《一秒钟》对自己的意义。怎么感觉都有点像冯小刚导演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那部怀旧之作《芳华》。
《一秒钟》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上世纪70年代,一个因和造反派打架的劳改犯人,因为想看一眼多年未见的女儿的影像,不惜冒着风险出逃,跋山涉沙去看一场《英雄儿女》电影前加映的《新闻简报》。路上,他和孤儿刘闺女、放映员范师傅不打不相识。最终如愿以偿看到了实际上已经故去的女儿 - 虽然那只有一秒钟。
一段惨痛的记忆,一曲时代的悲歌,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删减,看起来像个闹剧。首映式上有观众问道,“张九声好不容易逃出来,为什么不直接去见女儿,而是要到胶片里去找?”台上的张艺谋和张译(饰演张九声)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应。倒是主持人抢过了话头:“有些话,主创们不方便说,我来说。可以告诉大家,片中的女儿为了争先进,其实已经死了。但很遗憾,主创们没法把它拍进去。”没错,这就是那个“技术原因”。女儿不能死,尤其不能因为争先进而死。《一秒钟》的台词少但动作多,是因为有些话不便明说。当然,也无需明说。只要细看人物的动作、动机,就能明白那些“欲言又止”的部分。
张九声被判劳教那年,女儿只有8岁。为了摆脱父亲坏名声的影响,女儿事事都要争先进。14岁时,和大人一起到粮店抢着扛面袋而意外身亡。张九声从农场逃跑,在那段编号为22的《新闻简报》中,他看到了女儿最后的影像。第一遍还没有认出来,毕竟有6年未见。之后,他“凶相毕露”,用刀逼着范电影一遍一遍地播放,泪流满面地看个没完没了。仅有短短的一秒钟的画面中是女儿笑着接过重重的面袋,扛在了瘦弱的肩膀上。一位父亲,只能在夺去女儿生命的画面中怀念女儿,你能体会这背后的悲情吗?张九声说:“一秒钟,太短了。”是的。在只有《英雄儿女》才值得记录的年代,普通人的儿女又有谁会在意,特别是“坏分子”的女儿?最终,连那一秒也没留住。女儿的胶片随风而逝,消失在茫茫的大漠。一秒钟的确很短。可一秒钟也可以很长。当它被张导定格在胶片上时,它就流向了永恒。这不就是电影的意义吗?记录那些不该忘的、不能忘的,说出那些不能说的、又非说不可的。
影片最核心的删减是张九声女儿的死,原版故事中,张九声告诉刘闺女:他的女儿为了表现,冲在前面抢着扛第一袋面粉,而卡车还没停稳,结果被车撞死了。这段关键剧情的语焉不详,这对影片表达的完整性损伤极大。只有了解了这段剧情,观众才能对张九声一系列近乎偏执的行为有更合理的解读,才能理解他那句“她才十四岁,跟大人争什么呢”的悲悯,《英雄儿女》结尾的父女重逢才更显讽刺。
其实不难看出,这个角色身上有着“老谋子”自身的投射,故事灵感来源于张导早期经历,是一贯对文化展开追忆和寻根的风格。导演是在借角色之口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不甘与愤慨。那对着修复后的新闻简报说的台词“都刮花了,没法看了”不就是喻意被删改的影片吗?《一秒钟》称得上张导30余年的职业生涯里最厚重、最深刻的一次表达,即便已是残本。《一秒钟》其实是一封历史的血书,父女温情的背后是声泪俱下的控诉。
在像我小儿子这样的年轻人看来,《一秒钟》未免过时和难以理解,毕竟很多年轻人别说胶片电影了,就连露天电影都没有看过。而对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说,在这三位主角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强国(也有说已经超过美国了),理应充满文化自信,不是说好要“彻底否定文革”的吗?为何提起那段历史还是欲言又止,为何拍部电影还得像裹脚妇人一样迈不开步呢?没有勇气面对历史,如何有勇气走向未来?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更应该带给人思考。
再看这两次撤换也颇值得玩味。先是从国外撤回来,接着是取消金鸡奖的开幕片资格。背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拍这类“文革”题材就是自找没趣。去国外?休想;在国内,也别想官方背书。你得识趣,老实配合删改。否则,就算看在国师的面子上你也休想额外开恩。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