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76)
2021 (160)
2022 (109)
2023 (125)
2024 (138)
再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著名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Clive Barker)曾说:“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尽管有些夸张(比如我就只有《圣经》,而没有《肖申克的救赎》),他的意思是这是一本人生必读的书。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疲惫困顿却无处可逃的环境,读了《肖申克的救赎》,或许你会重新获得希望与力量。
《肖申克的救赎》是1994年的美国剧情片,讲述了银行家安迪(Andy)被误判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而入狱。之后他没有消沉认命,而是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地谋划逃亡,最终成功地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当年即获得奥斯卡七项提名,却颗粒无收。但在数年之后荣登了各大电影榜单榜首(豆瓣电影评分“9.7”),常年高居排行第一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肖申克是男主安迪度过近20年的那个监狱的名字。我没有看过《肖申克的救赎》的小说,但多年前看过这部改编的电影(有人说,电影比原著更好?),印象最深的是男主每晚悄无声息地用小鹤嘴锄挖洞整整20年,最终竟然逃出苦海的激动人心的桥段。这次在网上再看带中文字幕的这部大作,理解更深,其中深刻的哲理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用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相信希望和未来。很认同其中的一段话:
这个社会本就不公平,
你有多有用,就有多特殊,
不读书的人生是没有选择权的。
《肖申克的救赎》实际上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这类充斥于世的励志故事,也沿袭了美国大片中的个人英雄崇拜。老调重弹,之所以卖座还要拜托美国的言论自由。那么多揭露监狱黑幕的镜头居然能过通过审查,这在中国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这么离奇的故事才能编造得如此天衣无缝,引人入胜。尽管是再看,还是久久陷入剧情之中,居然半天没睡着觉(那天看完已晚上12点多了)。
这次“废物利用”了小儿子淘汰留在家里的Jabra耳机,在观看这部经典影片的同时,第一次“歪打正着”地享受了一把类似电影院里的立体环绕音响,尽管老家伙非常看不惯年轻人隔三岔五地更新换代造成的“浪费”。
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七日
拜读大作,学习了。感谢花费了很多时间,写得非常详尽,全面,图文并茂。谢谢。
https://bbs.wenxuecity.com/travel/675667.html
关于它的排名,参见我刚发的游记:西西里行《教父》回顾和拾零。
看来,您更喜欢电影。很多人都有同感。
这个说法很有可能。您认为《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超过《基督山恩仇记》的小说。没有与《基督山恩仇记》的电影相比,是因为《基督山恩仇记》被改编的电影版本太多,而不好比较的缘故吧。
有这个可能。
Andy 在监狱的图书馆从国会收到一大批书。其中一本就是《基督山恩仇记》。另一个犯人说那书的作者是 Dumb ass (其实是 Alexandre Dumas)。有人说这是 Stephen King 在暗中向 Alexandre Dumas 致敬。
不管这个说法真假,《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在电影史上的地位(the greatest of all time)超过《基督山恩仇记》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山寨版比原版还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