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书识

(2025-04-02 11:13:08) 下一个

 

 

不学好的,老来学书法。专拣不好的学,少年学书法。

 

书法,是一劫。中国的男人被劫成什么样子了?看看张铁林办书展视频,就知道了个大概。他开口是装,下笔是装,看在装,装着看,他像被书法很大卸八块,整个人像被组装的。

 

书法家者,几个不是这样的?

 

女人不识字,骂它个狗社会。女人因此也不写字,不啻轮上狗屎运。要不然呢?

 

林妹妹什么都好,小心眼不好,就是给写小楷害的。蝇头小楷写多了,不感染点毛病,谁信?

 

王羲之书法老师卫夫人写的《笔阵图》,读后觉得,这女人太心机了,瞧这段话:“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 外交辞令,党话,套话,一串一串的。

 

总共就是个指转腕不知,却写成个好几百字的秘笈。王羲之得了这秘方,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告诉,使“写尽三缸水,一点像羲之”。什么人啊?二王是书圣,信他个鬼!

 

癫书,醉书,狂草,就是装给你看。不装,哪有草书呢?

 

小楷,小坏。大楷,则“我就坏,咋的!”神策军碑,圣教序,大麻姑,哪一个能算得上好样子?倒是一个比一个的精样子,装样子。所以,学书,不学坏都难。一肚子的数,却装书呆子。

 

有个书史,就是记人怎么学坏了的。二十四史的字缝里有两个字“吃人”;书史的墨迹则直接把你给黑了。多少书法徒弟说共同的话:“老师从来不让我们仔细看他们写字”。这老师,漆黑漆黑的。鲁迅说“少读或不读中国书”,是不是也基于这一点?还没读内容,就迷上“这字写得这么好”,干脆不读,图个干净。

 

写字多年,自省已废。有识如上,算是给自己下个台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姚顺' 的评论 :

这回复, 想来非笔墨之虚浮, 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 愿意注目良久, 值得.

“疼吗?” 之问, 想来于宝玉是刻骨的感受而不是肤表.
姚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铃兰听风' 的评论 : 宝玉挨打,林妹妹第一句问“疼吗?”宝玉爱这个。其它的,就那样。曹雪芹自己也说不出多少束,就会在墨笔间打转转。柳永“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的一转脸,就和歌妓说笑,信他的?笔墨之交,信不得,唐诗宋词全是它。言情小说十有九都假兮兮的,和多归于笔墨有关。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正是林妹妹的小性子, 小心眼, 宝玉爱她至深呀.

这台阶, 坏得很实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