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革upgrade了,民国,你在哪?

(2025-08-16 09:55:59) 下一个

文革upgrade了,民国,你在哪?

 

为什么在文革那样邪乎的年代中,没有“扶不扶”,没有碰瓷,而到了改开,却应运而生了呢?

 

为什么呢?想来想去,有一条:文革时,零零后一零后二零后,在国在家,主事,即虽然新中国了,但民国人当家。

 

什么叫民国人,就是《一件小事》里,车夫见到路人跌倒,放下拉客,把跌倒的扶到警局里去;拉客先是不高兴,后来发觉自己的不对,多塞钱给车夫算是自赎。

 

什么叫民国人?就是像毛泽东这样一个山大王品质的人开口下笔,都知道有个理性,有个规矩; 江青,多邪乎的女人,可正经做起事来,搞出了样板戏,审美观是有点歪着斧子砍,可不也砍出了一批歪瓜劣枣来。

 

什么叫民国人?文革里批四旧,到处抄家,红卫兵小将很少把抄来的东西私携回家。因为他们的父母是民国人,民国人干这样事的人,有,但不多。文革里,公交上让座,见拉板车的上去帮着推的事,那一代人哪个没干过。民国里长大的家长言传身教的结果。

 

什么叫民国人?《大型歌舞东方红》乃至《长征组歌》《八个样板戏》,在大陆至今粉丝如云,那是因为它们的导演,编剧,不少演员,是民国人,那里面好看好听的都是民国的审美。

 

…….

 

而到了改开,民国的人死的死了,没死的老了,还能干活的,很少很少了。五零后六零后总之新中国的同龄人,近龄人开始当掌柜。起先,《牧马人》《芙蓉镇》《少林寺》《春苗》《小花》《人到中午》,想野,但还不知道怎的野。显然,已逝的民国人的影响还残留。现在倒带它们,很容易看到它们的氛围,气质仍有几分赵丹味,上官云珠气,很容易看到上海滩气,《茶馆》味。

 

张艺谋出,崔健吼,王朔痞,野路子成了正道,红旗下长大一辈的邪性当家了。

 

新的没着落,民国渐行渐远,碗里东西的品质好点了和屏里东西的品质越来越渣,五马分尸样地方撕扯。

 

延伸开来,至今,整个中华简中圈民族,面临一个世纪难题:“扶不扶?”开出了千古奇葩碰瓷,拽住救自己扶自己的人索赔,救护车消防车来了也不让地暴走暴晒爬,跳广场舞,他们正是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这不是没文化,真可怕,而是民国完全没了,嚇人!

 

网上有书协影协作协副主席们的合影,三大堆。文化人唉!但是看上去就是一帮刚上调的知青,仿佛在说,除了有道德的事俺干不了,什么事干不出来?于是,在这样的文化圈里,碰瓷应运而生,“扶不扶?”巨问赫然而立。

 

还有动不动就刷刷刷走方阵,睡满地下通道广场的等待看升旗仪式,五四不生,就是六四也不产。知青翅膀硬了,人五人六了,二零零四以后,几年不来上这么一次,像是不是以泄其邪气;“哈巴狗朝着城墙叫,哪块城砖是你的”的闰土都有的觉悟,到了这几拨人这里,成了鲜罕的深刻。

 

新中国成立,———文革,———-三年封挖小文革,———-碰瓷遍地开花,扶不扶成民族之惑的当下的文革Upgrade,终于变成了试看简中圈中,纯五零后六零后…. 的天下。有道“渣时代”,妥妥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我一激动, 写错字了, 重来 ~ ~

民国, 就在姚顺书房的抽屉里.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民国, 就有姚顺书房的抽屉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