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汉字,象形。怎么象形?编呗!

(2024-10-26 01:21:50) 下一个

 

 

 

汉字,象形。怎么象形?编呗!其它的古文字也象形,即也编。但都不再编下去。汉字则一根筋地编到现在。汉字写成的文学,怎么可能不编?其它的呢?也大差不差。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可当《故事会》《浮世绘》来读,一则一则编造的小故事,心情节。读来,常会会心一笑,小吃一惊,恍惚有悟,偶得小确幸,小悲伤。后来的《辞海》《辞源》《汉语词典》,虽用科学篦过了,但该文字的“编”本性,和以往的,大差不差。

 

常说的“文字功夫”,好几成就是练“编”,练注释“编”,自己也学着“编”的功夫。

 

 

 

读《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高卢战记》《二战史》《英国文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史》,虽是译文,总觉得是个成人在有一说一,没有的就不说。记得读了十几页《高卢战记》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后,就有问,左丘明司马迁会这样写吗?立即自己回复己:“不会的。” 前者在记历史,写历史;后者在编。

 

想想看也好理解,山一样的竹简堆着,上面全是一个接一个的小图画,连在一起就是连环画。此情此景,做点小改动,小修饰,怡情怡志,何乐不为呢?

 

 

 

香蕉人屡次说我:“姚顺,你很猜。”他不会用“编”,就用“猜”来代替。

 

问香蕉人,“你怎么看俄乌战争?”他反问:“相关的知识消息你都是从中文报刊频道里得到的,是吧?”“是。”“我不关心这些。但我劝你应去多读英文报刊,去了解时事”。

 

有海外南大校友群。其中有不用英文便觉得说不清的校友帖。每读,有迥不同于读中文的感受。最明显的:不编。语言是语言,意思是意思,各司其职,不像汉语和汉语文章,语言和意思捣浆糊。我瞎发帖,立即就得到英文的反驳或英译中的提醒,直接,干净。没有“仅供参考”“依我管见”的文字功夫。

 

一进中国城,就进了象形的世界。又回到“排排坐,吃果果”,1 就是一个苹果的学前班,又进了顾阿桃是榜样的识字班。满目地编,随心所欲地造。出了中国城,进了字母文字的人间,什么什么,使自己的什么什么看着向上提升。

 

想到“输在起跑线上”。用象形文字和“编”,不就是这起跑线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姚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铃兰听风' 的评论 : 很出彩也很矜贵的笔记!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寻常的早晨, 蓝天白云平平无奇, 清风掠过树冠, 一阵又一阵. 同儿子早餐时闲聊几句, 为一整天的明媚打了底. 如斯平淡的清晨, 摇身一变, 成为一段矜贵的时光.

听香蕉人的, 错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