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议《布鸣将笔法归结为一个捻笔的确是瞎扯。》

(2021-08-20 09:34:53) 下一个

议《布鸣将笔法归结为一个捻笔的确是瞎扯。》

 

回答瞎扯笔法  姚顺2021-08-20 04:47:07

 

提按是软笔的独特优势,也是软笔产生以来最基本的笔法。可以说粗细轻重是软笔与生俱来的。

 

议:硬笔也能提按。鹅毛管,竹片笔也能写出粗细轻重。这是笔的属性。捻笔则是人使用笔的方法。

 

提按也可以成为笔法,捻笔亦然。

 

所以刘熙载说书法是“笔笔提,笔笔按”。使转是书法的灵魂,而我的理解捻笔应算是使转中的一个技术活儿。

 

议:同意,捻转是技术活。

 

捻转不是孙晓云的发明,

 

议:孙本人只是由前辈的指点和自己韵研究,重新將古已有之的笔法说明了。

 

晚唐卢肇主张“推拖撚拽”四字诀,就是转指体。后有邓石如“悬腕双钩,管随指转”,并有包世臣等推广。网上看看孙晓云的书法视频,无一笔不提按,无一字有捻转,可见也是说说而已。

 

议: 捻笔的幅度细微。黄宾虹怕学

生见不到转捻,特别在示范笔法时將笔杆上画道红杠,使其见到捻。孙的字,九七年后的,都用此法。不是说说而已。

 

 

至于古无大字,书法在桌子发明之前都是拿在手里写的等等也是臆断。榜书始祖大概是李斯,他的泰山刻石算不算大字,如何拿在手里写的?秦书有八体,其六曰署书,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也。萧何题写汉宫又是如何拿在手上的?东汉最早的摩崖石刻《何君阁道碑》又是如何拿在手上的?

 

议:古无大字。指楷书形成之后,没有桌子之前。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把自己家的帛写满了再洗,然后染了做衣服,大匹的布帛又如何拿在手上?据说张芝老爸张奂为了儿子们学书是请人在池边做了石桌石凳的。

 

议:持于手,一是自持,二是他持。有古画做考据的。

 

孙过庭书谱中提到,“羲之往京,临行题壁”走后王献之把字擦去自己写上,王羲之回家后见了叹息自己一定是喝醉了才写的那么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时的人也是到处乱写乱画的。更不要说后世的杨疯子,包括张旭怀素那种癫狂的痴人了。

 

议:这段不知后所云,于笔法。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提按是笔法,使转是笔法,捻转也是笔法,颜鲁公的篆籀笔法,米元章的八面出锋,王羲之的一拓直下都是笔法。没有什么是提高书法技能的密钥。练,就一个字。

 

议:除了提按,其余各法不过是捻转的变形,补充。笔法的提高是练,但若得指点,学得快和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