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爱中华的其中之———- 古文

(2021-01-12 01:33:47) 下一个

我爱中华的其中之一 ——— 古文

 

许多,不考古时,尚古。一考,觉得是在写畅销书了。

 

《续红楼梦》,叫不叫山寨?义乌的生意多像为其神启,反其道而行之,“回归到苍蝇竞血肮脏地,再投进黑蚁争穴富贵窠”。

 

中国人是先山寨自己,才山寨别人的。不同处,山寨自己并不觉得伤了原创,以为是双赢;山寨别人,是弯道超车,并以为“有什么不对吗?”

 

将“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考证出生源滚滚而大赚得哈哈哈,是辱先人哩!

 

说阴阳,搞中医,究训诂,就是文物市场摆摊,所谓儒商,郎中,副刊八卦。

 

李泽厚尤嫌论语注释得不够多,写了本《论语今释》,翻翻,不觉得多“今”,倒有不少半文不白的装。

 

句读的功夫,确实厉害。黄永玉的“读古文至读不懂处,就跳过去,并不大妨碍读。”更厉害。觉得。

 

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和笑话把“人定胜天”没读对,应为“人定,胜天”一样,小器以致小样儿。

 

“民以食为天”,是半文不白。“民,以食为,天”,是古文,但有意思吗?

 

读古文的快感之一,磕跘,磕磕绊绊。有“古人不笑我,我不怪古人”之乐。

 

我爱中国的其中之一,是古文。它们因为不得不能发表,而深具私下交谈的味道,尚没见过保持了这么久,且这么大规模的。

 

叶永坚送我的唐宋笔记,翻遍了,很宝贝。它给我不少类似“龙的传人”之自恋加自豪。抽屉文章,不弃不离地写到清中叶,了不得。本族文人所为,酷!

 

尚书的典谟训诰,都写得几分私下交谈。史臣曰,常有家中“我跟你说”的味道。

 

活自己,难甚。就是个写,黄永玉所谓“写得玩”,不为不图个啥,中国古文人做到了。这真可谓泱泱奇观。当竖碑立传。

 

古文之“私”,使其文意最为道地。写给自己看,给几个要好的看,结了。这是文章的适得其所。

 

欧美文章,在这点上,差远了。公公的,就为了给人看的,没有羞和臊的保留。读多,倒是心明眼亮,坦率有加,却也有“我们近到这程度,没个知人知面不知心之隔,睡大通铺了?”之问。

 

读古书,有私下造访的感受。譬如读《史记》,就像一晤再晤说什么都愿意听,听不够的友人。读张孝祥词,像听他小范围内地朗诵,诉诸国愤于私情,关心庙堂存亡于涕泣滂沱。小会所里的相知近侧,存在感,哪需要刷!

 

不信教。古文如教。它教自己,是你自己要读的,是你自己要写的。这就是了。不阿门,但谨记。

 

古文如径,循着,走向自己。很安静,关了门,坐下,打开书;看累了,抬头看看窗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