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里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个人资料
正文

【他乡明月|生活】第101期 从《乌鸦喝水》到乌鸦嘴,美国人忌讳什么?

(2023-08-22 17:43:12) 下一个

【他乡明月|生活】第101期 从《乌鸦喝水》到乌鸦嘴,美国人忌讳什么?

嗨,听到我声音的亲人和朋友你好吗?我是三小姐晓鹂。

 

最近,喜马拉雅平台发起了一个话题讨论:那些年对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什么?这个话题虽然讨论的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但想想真的很多课文还是记忆犹新,还能张口背诵的。比如说: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充满了回忆和惆怅的鲁迅的《少年闰土》和朱自清的《背影》;还有短小精悍的又意味深长的古文,什么《陋室铭》《爱莲说》;还有浅显易懂的,一个故事一个人生哲理的成语和寓言,什么《掩耳盗铃》《狐狸和乌鸦》;或者,特别难懂的选自《庄子》《论语》《孟子》《左转》《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等等古籍和四大名著的片段。你别说,印象深的课文真还挺多的。但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片课文《乌鸦喝水》。今儿,我就来聊聊这篇课文,和中美文化中对“不吉利”的不同理解。

 

说起这篇课文,我想你肯定也记得吧?“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看,我还能从头到尾背诵。而且,每当我想起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小学。

 

我的小学是在老家秋林坪上的。那时候,村的学校在我们县是鼎鼎有名。我妈当时为了照顾我奶,也在那里教书,我们兄妹四人也都是在那里启蒙的。那时候条件差,什么都缺,所以教室就不够用。我记得我们在村里的打麦场边的仓库里上过课,甚至借过一家比较富裕的人家里的厅堂当教室。那时候也穷,我们的教室里连桌椅都没有。所谓的桌子,就是两个土墩上搭一片木板,一排两条木板,一条木板上好几个学生用,椅子就是自己家带来的小板凳。当时,我记得高年级学生用过的书都留给低年级的学生用,写过的练习本擦了再写,铅笔短到手指都捉不住了还舍不得扔,插在细竹棍里接着用......

 

可是,那时候我们学习非常勤奋。县上年年数学竞赛,有很多拿奖的我们学校的学生。记得有一次轮到自己,冒着大雨踩着两脚泥走了十五里路,到乡政府去参加数学竞赛,可惜因为那场大雨比赛也取消了,让我现在想起来也耿耿于怀的。那时候我们村的学校不光有小学,还有初中,学生很多。课间,男生在操场上跑来跑去,女生坐在围墙上编辫子聊天。春天的时候,围墙外边的几棵高大的酸梨儿树和白杨树的叶子绿得像翡翠和宝石,在太阳下一晃一晃的。老师办公室门口有一棵大大的白牡丹,花开的时候,浓烈的香气随着春风四处飘散,整个学校充满了活力,热闹得很。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教室,是和二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上的课。老师先给一个班上语文,再给一个班上数学。我做完数学课堂作业没事干,就小声跟着二年级的学生朗读课文。你记不记得,小时候读课文咱们都是一字一句地读,就像这样:“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是不是?所以,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二年级学生背会了《乌鸦喝水》。不过,我们那时候上课都用方言,老师说方言,学生也说方言,根本不知道普通话是什么。所以,在我的印象中,《乌鸦喝水》是这样的:“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呵呵,我们当地的方言你能听懂吗?

 

总之,一想起《乌鸦喝水》,我的脑海里就有这样一副画面:一群穿的破破烂烂的孩子,坐在简陋的教室里,用方言一字一句地大声朗读着:“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那种清脆的童音回荡在教室里,而教室外面是阳光灿烂,花香四溢,充满了一种即使贫穷也无法阻挡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哎呀,好怀念那时的时光啊,那些单纯的美好的又无忧无虑的日子!多好啊!

 

我对《乌鸦喝水》之所以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它承载着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也因为我到了美国之后,在美国学生的中文课上也讲这篇课文。你知道,我美国学生的中文都是零基础,虽然她们都是高中生,但中文水平还不如中国的小学生。所以,我会常常拿咱们的小学课文给她们练习翻译,《小猫钓鱼》《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什么的。《乌鸦喝水》也是其中一篇。因为故事不长,生词也不多,比较容易。而且,还可以顺便讲讲相关的中国文化,“乌鸦嘴”什么的。

 

我的大多数学生在《乌鸦喝水》的故事翻译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很难理解“乌鸦嘴”。也许是品种不同,美国的乌鸦和国内的不大一样,它更大,更黑,毛色发亮,叫声也要嘹亮一些,不那么沙哑。我记得有个朋友拿崇洋媚外开玩笑,说:“真是奇怪,乌鸦到了美国叫起来都不那么难听了!”

 

在美国,乌鸦真的是很常见的一种鸟。常常成群结队在一起,飞过天空,歇在树上,或者呼啦一声落到草坪上,悠闲地走来走去,不时啄一口草里的虫子。美国人仿佛司空见惯,看见乌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映,就算一只乌鸦跟着他大叫也不见的会抬头瞟一眼。因为乌鸦在美国并不代表不吉利,在有些州甚至是幸运鸟。在我们DC旁边的城市,巴尔的摩市的职业橄榄球队的名字就叫“巴尔的摩乌鸦队”,你看,这在中国是不可想像的。我学校去年的摄影课上,还有一个专题比赛就是拍摄乌鸦,获奖的作品还全校展出了呢!所以我就很难给学生解释,什么是“乌鸦嘴”。当然不能用字面意思crow’s beak,最接近的一个英文单词是jinx,意思是“厄运,不祥的人或物, 使…倒霉,遭遇厄运”。但我学生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乌鸦等同于jinx,仅仅是因为它是黑色的吗?可是,黑色的鸟也太多了,为什么别的鸟就不是不吉祥的?我只能联系西方文化里恶毒的巫婆来做比较,因为她们的信使一般也是乌鸦。其实,在美国,黑猫才是不吉利的。但也只有黑色的猫是不吉利的,别的颜色是没关系。再说,美国又没有“黑猫嘴”一类的说法。反正每次讲这个文化点,我都得兜个大圈子,费很多口舌。

 

说到这儿,我顺便提一下美国人的一些忌讳。有些是人人都知道的,比如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这两人日子碰到一起的时候,厄运也会叠加;再比如,老美有个习惯,有人打喷嚏,听到的人一般都会说“上帝保佑”。因为据说打喷嚏的时候,邪恶之气会乘机钻入体内,所以得马上说“上帝保佑”来驱邪。有时候,打一个喷嚏,会有好几个人说“上帝保佑”。还有,比如说了什么好事,马上要敲敲木桌子,以防好事变坏事;再比如,食指和中指交叉竖起来,表示祝好运,或梦想成真。但有些忌讳,是我到了美国之后才知道的,比如说:就像我刚说到的,遇见黑猫是不吉利的;打破镜子会走七年霉运(这和咱们的破镜重圆、碎碎平安正好相反);不能在梯子下面走,会倒霉(国内好像有一条是不能在晾的裤子下过,对吧?);还有,不能在屋子里打伞(这条挺奇怪的,除了小孩子过家家,也没谁在家打伞吧?)。对了,666在美国是非常不吉利的数字,但777却是幸运的(奇怪吧?跟咱们的六六大顺简直是颠倒的)。还有,搬新家的时候不能带旧扫帚,否则会带上霉运。你看,不同的文化里,生活中的忌讳,和对不吉利的理解相差还挺大的。

 

最后,说回到《乌鸦喝水》。我给美国学生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因为故事太简单了,就额外加一些练习,是从网上找到的《乌鸦喝水》的衍生故事,特别好玩儿,我挑几个说给你听:一个是乌鸦叼了一块大石头,把瓶子砸破了,水洒了一地就喝不到水;一个是石头卡在瓶口了也喝不到水;还有一个特别好玩儿,乌鸦已经用石子儿把瓶里的水垫到快要喝到了,结果另一只乌鸦飞过,刚好把粪拉进了瓶子;还有一个,一只乌鸦在往瓶子里叼石子,另一只乌鸦拿了一只吸管一边悠哉悠哉地喝水,一边鄙视叼石子的乌鸦太笨了!还有乌鸦好不容易把石子叼进瓶子,能喝水了,结果喝到了酒、醋、或者酱油的!反正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特别有创意,我学生可喜欢了!我放了几张图片在文稿里,你去看。特别逗。

 

你看,相隔几十年,从中国的小山村到美国的首都,从我自己奶声奶气地读《乌鸦喝水》,到我给外国学生讲《乌鸦喝水》,一篇短短的课文贯穿两种文化,衍生出不同的故事,牵涉到对“不吉利”的不同理解,也很让人感慨。

 

现在,你知道了,那些年我最印象最深的课文是《乌鸦喝水》了。那你呢?那些年让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哪篇?背后又是什么样的故事呢?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留言。节目的最后,还是要谢谢你的聆听、陪伴、和支持,也要谢谢你的订阅、点赞、和分享。生活还在继续,咱们下个周末再见。拜拜。

 

幅图:《乌鸦喝水》衍生故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