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大概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意境优美又能反映自己特质的名字吧。说名字是一个人最为紧密相关的东西并不为过。可恰恰是这个与自己最紧密相关的东西往往自己没有决定权。当然也有不少人后来自己改名字。
我母亲就是后来自己改了名字的。按照族谱我母亲这一辈儿的女孩应该在名字里带个“淑”字。姥爷给她取了一个“琴”字。母亲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满脑子都是男女平等,女子能顶半边天的思想。她认为自己的名字太软绵绵的了,就把名字改成了一个刚性,气势十足的单字。她的性格也像她给自己改的名字一样,遇强更强,工作起来不比那个男同事差。虽然她的内心还是很柔软的。
我出生以后,按照父亲这边的家谱我的名字里应该有个“芬”字。父母按照我出生的时辰给我起了一个很中性化的单字。在征询爷爷的意见是,老人家提出应该续上一个“芬”在后面。结果父母并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我的名字可算是男女皆宜的。高中那年我考进了另外一所学校就读。巧的是那所学校初中部同一届有个和我同名同姓的男孩。我考进的时候,他正好考到别的学校去了。错过了同名同姓相处三年的机会。后来那一届的初高中共同组建的微信群里,我们的名字后面都要加个后缀以便区分。
再后来读了几本风花雪月的小说,开始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一点儿都没有文艺气息。曾愤愤地想为什么不让每个人自己给自己取名字呢。但即便如此也没动过改名的念头。只是自己取了一个自认为很有意境的笔名。出国以后刚刚接触facebook的时候,并不清楚怎么玩,在注册的时候用了这个笔名,却发现无法和朋友们联系上,才明白应该实名注册,别人才找得到你。LOL
到了英国以后,我和先生都没有取英文名的念头,就一直用汉语拼音。开始同事们音发不准,但慢慢地都能清晰地叫我的名字了。不过我刚开始不太习惯被人直接叫名,不带姓。因为我在家的时候,从小到大,父母都是连名带姓地一起叫我。不像大多数人家那样为显亲昵,在孩子的名前加个“小”字,或者把单字叠叫,再或者干脆起一个昵称。我父母很奇葩,当他们想要显示亲昵时,会在姓和名之间加个“大”字称呼我。母亲曾解释说,你的名字很大气,我们不想让你长成个小女人的样子。他们又怎么知道我其实是一心想做一个小女人的呢。所以一开始被老外去姓留名地叫着,总是觉得怪怪的,肉麻的感觉,心想我爸妈都没这么叫过我呐。不过现在已经适应了。
儿子出生以后我和先生决定不给他起英文名字,就用中文名字的汉语拼音。在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很费了一番功夫。又要中文意义好,又要便于外国人发音。后来我们的外国朋友们都夸他的名字起得好,对他们而言见了拼写,就能念出来。儿子也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他没有英文名字。反倒是我在他大了以后,问过他想不想要有一个英文名字。他回答说 not really.
总觉得名字和每个人如影相随一辈子,还是应该自己选择为好。但是这不是很现实。各个国家的规定不太相同,但大致说来都会要求在一个小娃娃出生以后相对短暂的时间内正式注册姓名。从此,名字就如同一个无形的烙印一样跟着这个小娃娃一生了。
如此思来,还是我国古代的命名制度有可取之处的。
“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 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名”,是个人的特称,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古代的文人,大多给自己起“号”,用以表示个人的情怀。
看到你给儿子宿舍画的画,感动!我也喜欢画画,但从没想过这么做。
我也是, 从出生到现在, 一直都是父母给的中国名字.
从来 没变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