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为什么我们要淡化是非观念?这个话题可能是比较敏感的。因为一般中国人是喜欢强调是非观念的。觉得是非观念强是一个人优点。
有人听到我说淡化是非观念,可能会反驳,那岂不是叫人是非不分?表面上看,你的反驳好像非常的在理。但是,我说的是非观念这个概念,跟一般人理解的是非观念是有所区别的。希望大家在提出反对意见以前,先理解我的意思,再反驳我的观点。因为常常有观众反驳的我的观点,并不是我所真正想表的的观点。
根据我的经验,安全感低的人,会比较喜欢强调原则。这种人习惯于循规蹈矩,喜欢按部就班的做事,往往也可以把事做好。但是事情偏离了他所规定的原则,他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这些人特别希望别人也按照他的原则来做,这样他才会感到安全。问题是许多事情,是无法用原则来规定的。如果一个人只会按照原则做事,他就会活得很累。
孩子教育,就要培养一个孩子不是只会按照原则做事的人,否则你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碰到很多的麻烦。这个世界上,越是灵活的人,生活能力就越强。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孩子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就不要在小的时候过多的强调原则。这就是我说淡化是非观念的基本道理
原则性越强的人,情绪问题越多。这是我做心理辅导后发现的。我的大多数客户都是原则性较强的人。比如说,小孩子拿了家长的钱去买玩具。有的家长会说,这是原则性的问题,这是绝对不可以违反的。其实小孩子偷拿家长的钱去买东西这种事情,可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发生过。
我儿子在他6岁的时候,从我的钱包里拿了200块钱,很高兴的跟他妈妈说,我现在有钱了。这种事情发生,家长千万不要太上纲上线,觉得孩子学会了偷东西,担心孩子长大后怎么办。其实问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家长的安全感很低,他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
当然你可以严肃的跟孩子说,没有家长的许可,不可以拿家里的钱,千万不要打他骂他。如果你狠狠的揍了他一顿,也许可以让他记住拿爸爸的钱是不对的,但是更可能会让他内心受到一辈子都无法消除的伤痕。
请不要误会,我在宣传小孩子偷东西没有关系。孩子偷家里的钱当然是不好的,我想强调的是,不要太上纲上线,否则可能会发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我有一个抑郁很严重的客户,小时候拿了家里的钱,买了文具。后来被爸爸发现,狠狠的揍了她一顿。她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爸爸当时那种可怕的眼神和讲话的语气。他爸说,完了,完了,这个孩子完了。
这个客户就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我跟她说家长原则性太强,会给孩子带来很多问题的时候,她还为她爸辩解,说自从那次被打以后,就再也不敢偷了。所以这次惩罚是好事。但是教育孩子不偷东西,有很多种方法,不是说要对孩子有这样严厉的惩罚,才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真是因为她爸爸原则性太强的作风,导致了这个客户后来的抑郁问题。
当然,我没有让你去做违法的事情。但是在家里,就不要太强调原则。在生活中,是非观念太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问题。原则越少,做事越灵活;做事越灵活,能力就越强。原则就是对错的标准。我们心目中的这些对错的标准,是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标准。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你的标准跟别人的标准也会不一样。你有你的原则,但是别人也他的原则,那么别人的原则跟你不一样时候,是按照你的原则,还是按照对方的原则?如果你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就会坚持你的原则。对方不接受你的原则,就会造成矛盾和冲突。所以,一般原则性很强的人,人际关系,情绪管理都会有很大的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我的标准是我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是对的。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要求他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做。如果你作出的判断都是对的,那么请问,你想做的事情是否都成功了?如果你的判断都是对的,那你为什么没有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你所希望的那个样子?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认为对的不一定是对的,你认为错的也不一定是错的。你认为孩子的毛病也不一定真的是一个毛病,甚至可能是一个你想不到的优点。
我的很多客户是怀疑自己这个人有问题,才来找我的。我常常告诉他们,多怀疑自己的想法,少怀疑自己这个人有问题。是非观念,原则性很强的人,在按照他的原则达不到期望的结果时,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多怀疑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就不太会怀疑自己这个人有问题。我们要把我的想法和我这个人区分开来。如果一个人太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很难改变,很难进步的。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长大后做事灵活,在他小时候,就要减少是非观念。做事灵活的人,也是内心安全感比较高的人。因为安全感不高,是不可能做事灵活的。降低是非观念,可以提升你孩子的安全感。所有的情绪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一个人的安全感太低引起的。所以减少是非观念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淡化是非观的理由,就是对错都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关键取决于你在事情发生后的态度。从眼前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结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正确的。现在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对夫妻,有一个2岁的孩子。妈妈在做饭,爸爸在看孩子。妈妈告诉爸爸,不要让孩子爬到凳子上去。爸爸没有太在意。后来孩子爬到凳子上,不小心掉了下来,大哭。妈妈认为让2岁的孩子爬凳子是不对的,因为他可能会掉下来。事实证明,孩子爬了凳子以后真的掉了下来。所以妈妈坚持自己是对的,跟爸爸吵了起来。
但是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孩子爬凳子摔了下来,也许是对的。因为这次摔了一下,让孩子明白爬凳子有危险,会让他学会一个教训,以后爬凳子的时候会小心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爬凳子摔一下是好事。所以争论孩子爬凳是对的还是错的没有什么意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从一种发展的角度来开看,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往好的方向转化。
很多华人家长会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像学生学习成绩好才是对的。但是,学习成绩好也不一定是好事。学习成绩不好也不一定是坏事。有的学生考试上了清华北大,后来跳楼自杀的也很多。马云考大学考了3年,最后也只上了很普通的大学,后来却成了中国的首富。这些都是好坏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例子。如果马云的爸爸妈妈在他小时候,强调他的学习成绩,逼着马云学好数理化,估计就不会有今天的马云。
随着环境的变化,很多是非标准也应该发生变化,如果家长一定要坚持他的是非标准,要求他的孩子也按照这个标准来做,亲子关系就会发生很多的冲突。很多的家长在中国受教育,他的孩子在国外出生,却要求孩子按照他在国内所学会那套标准来做,就会与孩子发生特别多冲突,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叛逆的原因。
如果少用对错的标准来评判,那到底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这件事情是否应该做呢?更好的方法是以有效性来评判。也就是说,这么做是否可以达到你最终想要的结果。比如你强调做事要有原则性,那么你可以问一下,强调原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你的婚姻幸福,那么在婚姻中强调原则,引起了太多的争吵,却让你婚姻幸福感降低了,强调原则又有什么意义?
小结一下,强调原则与你的安全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的安全感提升,你对原则的坚持就会降低。过多强调原则,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是一位家长,想让你的孩子有比较强的安全感,淡化原则和是非观,更可以培养一个自信,有安全感的孩子。
转载请注明原创作者:自信心理教练-蒋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