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自从女儿和洋女婿认识起,我们就不断调教洋女婿的中国舌尖。洋女婿是吃汉堡、牛排长大的,认识女儿前只吃过“美式中餐”。他对中国稀奇古怪的食品很好奇,也勇敢面对。吃了从来没吃过的饭菜后,他的反应很有意思。记得第一次吃“凤爪”时,嘴里含着鸡爪子嘟囔着问女儿“what do I do with the bones?”洋人的餐桌文化是嘴里的东西是不能吐出来的。女儿的回答很干脆,“just spit them out”。他则用手指把骨头从嘴里一个一个捏出来,放在餐巾纸上,对“凤爪”的评价是“too much work for too little taste”。另一次又去吃“牛百叶”,让他想起来凤爪,风趣地说“at least there are no bones”。尝了一口,评价是“too chewy,no taste”。有一次我买回来一个榴莲,告诉他有怪味,他问“how bad can a fruit taste?”吃了一块,皱了皱眉头说“not too bad”。每次给他吃新鲜玩意儿,都要告诉他是什么,免得他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只有一样东西他死活连尝都不肯尝–鸡心。
家附近开了一家融合菜饭馆,经营经典柳州小吃螺蛳粉和台湾小吃。于是带他们两口子出去吃新鲜玩意儿-螺蛳粉,还点了台湾臭豆腐、牛肉馅饼和别的小菜。螺蛳粉本身就有一股臭味,是发酵竹笋的味道。不知洋女婿会是什么反应,也不知女儿喜欢不喜欢,所以给他和女儿合点了一大碗。没想到两口子吃得津津有味,只是嫌稍微有点太辣。

臭豆腐就不一样了。女儿非常喜欢吃,一口接一口。我斜眼看着洋女婿用筷子夹起一块,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只见眉头一皱,把剩下的大半块放到女儿的盘子里,摇了摇头说,“Not my taste”。
后来想,不应该告诉他是stinky tofu,只说是炸豆腐,也许就没有心理暗示,不会产生抵触。其实,在美国的中国饭馆卖的臭豆腐已经改良了许多,远远没有地道台湾臭豆腐那么臭。听说以前一家餐馆炸臭豆腐,满街臭味,就像台湾大街一样,遭到起诉。难怪美国没有蒸臭豆腐,那个臭比北京臭豆腐还臭。
有一年,女儿跟洋女婿去中国,在北京新华门夜市看到炸蝎子。他咬了一口,回来说那是他吃的最不可思议的东西,需要最大的勇气和决心。
调教洋女婿的中国舌尖已经10多年了,皮蛋、木耳、海带、田鸡、猪耳朵、海蜇皮等都吃过了。最近刚发现一家餐馆,叫“来一碗”,专做盖浇饭。正在琢磨,给洋女婿的下一个节目是肥肠盖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