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抠门到大手大脚

(2025-11-19 05:15:19) 下一个

那个年代在中国买东西很简单,有什么就买什么,没什么可挑的。来到美国后发现脑子缺根弦,在五花八门的商品面前不知怎么选购,加上口袋里缺银子,就给自己定了个策略:捡便宜的买。后来又发现了二手店,还有yard sale可以讨价还价。以最少的银子买到最需要的东西便成了我生活中的清规戒律。家里的家具,有一半是二手货,有的已经用了40年了。

不能说自己是苦出身,但是过过苦日子,以后手头也从来没富裕过。手里有了一点闲钱,放在银行利息比较高的地方就不管了。也明白有俗话说,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应该让股市帮你挣钱。无奈自己没有致富头脑,不会理财,不敢在股市中闯荡,落得两袖清风。

一个朋友见我花钱缩手缩脚,就劝我说,“对自己好点,别那么抠门。”可是自己已经抠门成瘾了,多花一分钱就跟犯罪一样,戒抠跟戒毒一样难。我也给自己找借口,200块一双的鞋,卖的是牌子,穿在脚上不见得就比100块的鞋舒服多少。50块一瓶的葡萄酒跟5块一瓶味道差不多,好那么一点点不值得多花45块,所以总是买5块钱一瓶的。

自己抠门,多少也受家庭影响。家里的家教很严,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勤俭持家。每个月给我们一点零花钱,学会用钱,不可以张口跟家里要钱。父母有个朋友住在夏威夷山上的豪宅,室内有园林,小桥流水。透过玻璃墙望出去,近眺游泳池,远眺檀香山。去他们家吃饭,餐桌上的餐巾纸都是撕成两半用,母亲抓住机会对我说,不管多么富有都要勤俭持家。我现在买餐巾纸,绝对是捡最便宜的买。

只有出门旅游,我才会打破自己的清规戒律,对自己好一点,住好一点的酒店,下好一点的馆子。实际上想的是对家人好一点,顺便自己也享受一下,回家后又回到缩手缩脚的清教徒生活。

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有了改变,人也会变。疫情期间,为了帮助农民兄弟度过难关,去农贸市场买菜。春天种地,买菜苗花苗,去一个家庭苗圃。虽然比超市和沃尔玛贵许多,但觉得心安理得。手里抓钱不那么紧了,开始网购一些不是特别需要的物品。

其实家里也有一大堆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比如唱片。为了满足爱好,几十年下来花了不下几千块钱。因为都是在二手店买的,每次只花几毛钱几块钱,并不觉得大手大脚,没有罪恶感。

最近还真的大手大脚了两回,头一回是买电脑。老电脑需要换新,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和生活理念,要捡便宜的买。看到有翻新(refurbished)的电脑,比新的便宜得多,只要三四百块,却又担心可靠性不高。这时,又想起老同学的忠告,对自己好一点。一咬牙,心一横,就挑了一个好一点的,连配套软件花了一千块。

不久前给研究机构捐款,又是一千块。我有一个弟弟,酷爱骑自行车,刚退休,要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横穿美国。他和一个骑友,两个人心脏都不太健康,一起为心脏研究机构设立了一个捐款网站(GoFundMe),希望亲朋好友们募捐。两个人从西岸骑到东岸,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完成了横穿美国的心愿。为了庆贺他的这一“壮举”,捐了一千块。

大手大脚有贬义,买东西花一千块有大手大脚的嫌疑;为研究机构捐一千块不能算大手大脚。以前给慈善机构捐款都是小打小闹,这次捐“巨款”是头一次如此慷慨。

从抠门到慷慨是人生的新起点,抠门让人活得狭窄,慷慨让心灵开阔。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