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密西西比华裔-the Delta Chinese

(2025-05-18 12:24:45) 下一个

五月是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宣传亚太文化和亚太后裔对美国的贡献。今天就介绍住在密西西比的一个独特的华裔群体。

早年移民来美国的中国人,大部分人落脚于旧金山和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有很少人却来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一带,跟黑人一起在种植园里种棉花、摘棉花。他们后来开杂货铺,一代一代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被称为the Delta Chinese。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包括密西西比河下游的18个县,总长200英里,是美国重要的棉花产地。)

这些 Delta Chinese的故事很耐人寻味。十九世纪美国黑奴获得解放后,许多人离开南方去北方谋生。密西西比的农场主缺少人手,就招募中国人。一些中国移民就这样来到密西西比,开始在棉田里作苦工。美国人口调查数据显示,1870年密西西比只有16个中国人,1880年51人,1890年147人,1900年237人,大部分人都是这些Delta Chinese。有一种说法,因为密西西比的气候跟广东相似,所以后来也吸引了一些广东人。由于中国女人少,种族歧视严重,许多男人单身一辈子,极少数人和黑人或白人结婚。

后来这些Delta Chinese纷纷离开棉田,开始经营杂货铺,人口也多起来了。他们被看作有色人种,受到歧视。孩子不能在白人的学校上学,即便是在美国出生,也不能上公立学校,人死了只能在黑人墓地安葬。然而,当地白人和黑人都很尊重这些中国人,与他们和睦相处。

二战期间,全美国有一万三千多华人子弟参军,其中有182人来自这个小小的Delta Chinese群体,鼎盛时期也只有2500人左右。以后随着人口流动和经济结构的改变,这个华人群体越来越小。到了1960年,整个密西西比的华裔人口只有1224人,大部分是Delta Chinese。人口虽然不多,却是当年美国南方最大的华人群体。如今,Delta Chinese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其他人都搬到附近城市。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共识,送孩子上大学,离开密西西比三角洲。也有年轻人,接手上一辈的杂货铺,继续生活在这里。一个年轻人说,他喜欢密西西比的枪支文化,可以公开在公共场所带枪,这是他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尽管这些Delta Chinese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了,已经不会说中国话了,但中国文化却没有丢,特别是饮食方面,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烹饪手艺仍在家庭中延续。

有两个视频,介绍这些Delta Chinese,非常值得一看,比我在这儿啰嗦强得多。听视频中的“中国面孔”说英文,带浓厚的美国南方口音,能深深感受到当年中国移民的艰辛历史。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