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退休后又摔了

(2025-08-04 07:37:30) 下一个

退休后第一次摔倒是在纽约,拿着相机东张西望,没留神,脚下马路牙子踩了个空。一个趔趄眼看就要摔个大马趴,年轻时打排球的动作神奇地发挥出来,一个左手扑球侧滚翻,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端坐在马路当中。眼镜被甩了出去,胳膊擦破了一点皮,右手还高高地举着相机。幸好是秋天,穿著长裤子和夹克,路上没车,不然会更惨。第二天没事似的,继续逛街。

那次很为自己自豪,有老当益壮的感觉。两年后,那点豪情荡然无存了。

家里的“办公室”在地下室,空调的出风口正好在头顶上。每年夏天开空调后,都要把出风口关上,可是关不严实,还是往下漏风,得用胶条把出风口封上,不然屋子里太冷。冬天地下室应该多一点暖气,打开出风口,再把胶条摘掉。就这样一年两次,踩在椅子上,蹬上桌子,贴摘胶条。

今年入夏,又开空调,照例找来胶条,蹬上椅子。还没等我站到桌子上,椅子一歪,身子砸在椅子扶手上,跟着一个屁股蹲,坐在地板上。

两个地方疼,屁股和腰。没太当回事,站起来使劲揉了揉,屁股两天后就不疼了。腰可要了命了,左侧肋骨部位疼了一个星期,一咳嗽就疼,一打喷嚏就疼,睡觉一翻身就疼,也不能笑,左手臂也抬不起来。当时没有用冰敷,因为观念上总是和老祖宗的热敷有冲突,搞不明白到底是应该热敷还是冷敷。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受伤,都是用冰。后来才明白,刚受伤应该冷敷,24小时后开始热敷。

没冷敷,也没热敷,也没有青肿。吃止疼片,贴膏药,熬了一个星期,好多了,可是还是有点疼。心想,按照第一个星期的恢复速度,再过一个星期就应该没事了。第二个星期过去了,手臂完全可以抬起来了,咳嗽起来还是有点疼。打电话给医生,前台听我说摔倒了,让我去看急诊,我这个年龄应该马上去照透视。我解释说,是两个星期以前摔的,现在好多了,可是还疼。前台立刻给我约了当天看医生。

医生检查后说,心肝肺都正常,可能肋骨有骨裂(fracture),但不严重,还是应该去照个透视。如果有骨裂,还需要至少四个星期,如果没有骨裂,再过一个星期应该会不疼了。

透视后两天,医生打来电话,肋骨果然有微小骨裂,嘱咐不要做引起疼痛的动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方法,就是养愈。我想看看透视片子,医生说去透视的地方要,他们会给我做一个光盘。

要来了透视光盘,前后左右共八张片子。自己看不懂,从一张片子上看,好像肋骨不是微小骨裂,简直就是骨折(下图黄箭头)。再仔细看,中间有个造影,越看越不像话,胸腔里怎么会有那么个玩意儿(下图红箭头)。上网查,那个玩意儿叫aortic arch,是心脏很大的动脉血管。人体里真是无奇不有。

医生说还要四个星期,觉得医生过于乐观。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虽说是微小骨裂,毕竟人老了。已经一个多月没去游泳了,在家“养伤”,用手按肋骨还是觉得没有“痊愈”。

记得第一次摔倒后,自豪之余还是感慨自己老了,可是没有真正吸取教训。希望这次能牢牢记住,自己已经不是当年的自己了。这种爬上爬下的事要格外小心,包括上楼下楼。马路牙子、房前屋后的小台阶、土路上的石块都能把人绊倒,都要留意。

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登上去,把出风口封上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真的小心了。我退休后扭了三次腰。做了两个月的理疗,现在还没好。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爬高还是用梯子吧,比较安全。
水晶城 回复 悄悄话 同情你的遭遇。以后小心谨慎。家里最好有一个像楼梯一样的高脚凳。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年纪大了就怕摔跤,一定得小心。
墩石 回复 悄悄话 表同情和慰问! 上年纪一定得倍加小心!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用踏脚矮梯,比普通椅凳安全。经常锻炼,以免“腿先衰”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搬到55+ community, 卧室都在一楼。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趁着还折腾得动,赶紧搬家,去住没有一个台阶要迈,无需爬高上低的房子。当我看到我年迈的父母腿颤微微的迈不上一个台阶,就下了决心,我老了出门回家啥的,一个台阶都不需要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