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投奔自由”的中共知识份子

(2023-12-01 05:19:26) 下一个

“投奔自由”一词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通常是指大陆人投奔台湾(有时也广义为投奔西方世界)。早在50年代韩战结束后,一万多志愿军战俘拒绝回大陆而去了台湾,于是便有了“投奔自由”的说法,从而又衍生出“反共义士”一词。到了60年代,解放军空军驾机“投奔自由”共16人,“反共义士”名声大噪,成为英雄,受到台湾政府的大力奖励和宣传。中共外交官也开始叛逃,但只有董济平 “投奔自由”到台湾。乘船偷渡的普通百姓层出不穷,还出现过劫机事件。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知识份子有机会出国了,结果也有少数人“投奔自由”。下面简单介绍几位。

李天慧,湖北人,1940年出生,大提琴家,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天津音乐学院任教。父亲曾任国民党外交官,被打成右派入狱,在狱中死亡。姐姐解放前留学美国,1955年回国,因受不了政治运动,导致精神分裂。1981年李天慧作为交换学者赴美,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第二年舍弃大陆的丈夫和女儿,“投奔自由”,1984年与解放军空军“反共义士”孙天勤结婚。

李根道,1939年出生于上海,跟李政道是同父异母兄弟。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任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获西德宏博奖学金,携妻赴德作学术研究。1982年与妻子“投奔自由”,两个儿子留在大陆,在台中逢甲大学任教授。1987年因人事和党政问题,李根道被解雇,引起台湾学术界愤怒。长期失业后,夫妻二人移居美国德州。

徐家鸞,江西南昌人,194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曾任科大物理系副教授。早年亲共,1949年响应共产党号召,放弃出国留学,到了文革反而成了“企图叛国”的罪名,被定为反革命。1980年赴美进修不归,“投奔自由”,在台大任教并任中国民主统一党副主席。

丁胜懋,1944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资本家。1962年考入科大,主修激光理论。文革被批斗,有过轻生的想法。1978年考取西德交换学者奖学金,在汉诺威大学研究应用物理学。1981年,“通过热心华侨和留学生协助投奔自由”,在清华大学从事精密仪器研究。

姜友陆,1936年出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以后担任计量科学院工程师。1980年被派到法国参加国际度量衡会议,看台湾报纸关于“中共留学生投奔自由”的文章,被告发。中共使馆企图绑架他回国,于是决定破釜沉舟,申请政治庇护。以后由台湾特工策反秘密赴台,最后还是定居巴黎。妻子和女儿仍在大陆。

陆懋宏,1933年出生于镇江,1962年复旦大学毕业,从事光学研究。1980年以交换学者身份赴亚利桑那光学中心进行研究。1982年回国,利用在台北桃园机场过境的机会,舍弃妻儿,“投奔自由”。经吴大猷介绍,在交通大学任教。

王品义,云南腾冲人,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任云南体操协会副主席、云南体操队教练等职。因出身不好,历次运动都遭批判。1981年抛弃妻儿,“投奔自由”。在台湾继续任体操教练,1982年曾代表所有“反共义士”在双十国庆上讲话。

学生去台湾的情况有些不同,比如周令飞,鲁迅的孙子,自费留学日本,与台湾女生恋爱。1982年二人飞抵台北,准备结婚定居。周令飞表示,此举纯粹是为了爱情,没有任何政治意向,台湾媒体仍冠之为“自由斗士”。还有杨思永,父母解放前赴台,1981年公派留学不归,赴台与父母团圆。当然以后还有吾尔开希等人。

改革开放前“投奔自由”的知识份子人数不少,大都是先偷渡香港,然后赴台,比如经济学家陈乃超、回教长老高浩然、武汉医学院学生刘娟翔、唐山科学院研究员关卓唐、南京科学院技术员陈榜良等。工程师黄容生是利用援助尼泊尔修建公路的机会跑掉的。另外有许多文艺界、报界、体育界人士。王朝天算不上知识份子,文革期间只是个东北中学红卫兵,借大串联的机会偷渡到香港,而后“投奔自由”,被赏一千元新台币。

“投奔自由”已经进入历史史册,多数“反共义士”晚年都过得并不得意。大陆对这些知识份子“反共义士”似乎还网开一面(除了吾尔开希),允许他们回大陆(李天慧回去演出过,周令飞回上海工作)。

以后大陆知识份子境遇改善了,大概也没有人去动这个心思了。照理说,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老百姓也不会再有人“投奔自由”了。谁又会想到,近几年游泳、乘船偷渡者不断。直到今年8月,还有一位年轻人游泳10个半小时,在马祖上岸,声称要“投奔自由”,却被以“偷渡客”抓捕,判刑2个月,刑满遣送回大陆。

两岸关系没有进展,“反共义士”沦为“偷渡客”却反映出变化。“投奔”是相互的,台湾人投奔大陆也大有人在,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一开始只有去台才冠于”投奔自由“,去港澳称为”逃往“,欧美日本等叫叛国。
大约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欧美日本的就改称为”离队“了。
不是外交官的”什么进出口公司等等“的驻外人员,离队的太多,使领馆就见惯不惊,参观考察团的人,离队的也不少, 八十年代后期, 在纽约总领馆见一考察团领导气急败坏地报告”我们团有个人叛逃了“,领馆人员理都不太理他,最后要他写个情况报告完事,等他走后,领馆人员一句”大惊小怪“结束。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还有网球冠军胡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