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可口可乐”和“蝌蚪啃蜡”

(2018-08-15 05:30:53) 下一个

“可口可乐”的中文译名可算“神来之笔”,达到翻译艺术中信、达、雅的最高境界。究竟是谁有如此造诣?据可口可乐中文网站介绍说:“1927年刚刚进入中国时,‘Coca-Cola’有个拗口的中文译名‘蝌蚪啃蜡’。独特的口味和古怪的名字,产品销量可想而知。到了1930年代,负责拓展全球业务的可口可乐出口公司在英国登报,以350英镑的奖金征集中文译名。旅英学者蒋彝从《泰晤士报》得知消息后,以译名‘可口可乐’应征,被评委一眼看中。”

维基百度、官方媒体都采用以上说法,认为“可口可乐”出自蒋彝之手。

然而,有几位专家指出一些疑点。2017年8月2日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副教授叶新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文章“可口可乐译名最早何时在中国出现?”。他搜索了《泰晤士报》电子数据库,并没有发现可口可乐公司征集中文译名的广告。他还搜索了上海图书馆的“国民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可口可乐”译名早在蒋彝1933年6月到达英国之前就已经使用了。因此蒋彝应征之说并不靠谱。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档案馆馆长Phil Mooney于2008年写了一篇介绍可口可乐中文译名的文章,题为“Bite the Wax Tadpole?”(蝌蚪啃蜡?)。文章中写道,“可口可乐”这个中文名字主要是公司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上个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时,在中国的员工就意识到需要有一个中文译名,除了必须与英文发音相同外,还要有趣味。有200多个汉字与可口可乐英文发音相近,最后选中了“可口可乐”四个字,惟妙惟肖。

从商业逻辑上讲,登报“征名”不会仅仅在英国《泰晤士报》上,至少中国、美国也应该见报,可是可口可乐档案馆中根本没有刊登广告有奖征集译名的记载。由此也可以断定,旅英学者蒋彝始创可口可乐中文译名一说为误传。

另外,有一个美国人Norwood Francis Allman,是个中国通,当年在上海开了个阿乐满律师事务所,1957年也写过一篇文章“Transliteration of Coca-Cola Trademark to Chinese Characters”,文章提到,他曾以律师的身份,参与了可口可乐译名的过程,与公司的中国人员一起为中文译名出过力,其过程与Phil Mooney所说一致。这个律师事务所还有几个人,个个都声称可口可乐是他们想出来的,纯属自吹自擂,更无证据。

迄今还不能最后肯定可口可乐中文译名是不是某一个人的杰作,集体结晶的可能性更大。蒋彝的名字可以继续作为传说在民间流传。怪异的“蝌蚪啃蜡”译名也吸引了一个美国女子摇滚乐队L7的眼球,写了一首摇滚歌曲“Bite the Wax Tadpol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不言有罪 回复 悄悄话 我一直想,翻译成“口渴口乐”不是更符合原来发音吗?
danjuan 回复 悄悄话 其实这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情,总是被吹的很神奇。很多学术词汇真的翻译的非常神奇,当然很多转道日语过来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