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佛学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属于原创。对于佛学的研究,尚很浅薄。欢迎讨论,一起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

与慧同行

(2018-08-31 19:50:07) 下一个

与慧同行

IBDSCL, Jun 30th, Jul 1st, Nancy Yu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宇宙规律国际佛学会,来聆听今天的佛法讲座。这周是主题最后一讲。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据《杂阿含经》卷第十五《杂因诵第三》记载,一次佛陀在猕猴池侧重阁讲堂中,对众弟子们说:

“譬如大地全都变成海洋时,有一只长生不老的瞎眼乌龟,每过一百年才从壳里伸出头来。大海中有一根漂浮的木头,只有一个洞孔。这根木头在海浪中,随狂风四处飘流,没有固定处所。当盲龟过一百年从壳里伸出头时,能够碰上这根浮木的洞孔吗?”

佛陀的弟子阿难回答道:“世尊!不能。为什么呢?这只盲龟,如果在大海的东边,浮木则有可能随风漂至大海的西面、南面、北面,也有可能环绕四周,所以太不可能相遇了。”

佛陀开导众弟子:“盲龟与浮木,即便是向不同方向漂流,也还有机会相遇。世上愚昧无知的凡夫俗子,如果漂流在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五趣之中,要想再恢复人身,比盲龟遇浮木还要难!为什么呢?愚昧的凡夫俗子不遵行正义,不实践道法,不行善,不诚实,互相残杀,弱肉强食,造下无边罪恶。因此,比丘们如果对四圣谛不理解,就应该精进修行,生起增上心,不被惑业所染!”

怙主龙树对乐行王教诫道:“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佛陀也曾用:“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来说明人身非常难得。此外,《涅槃经》等佛经中也以“光壁撒豆,颗粒难留”以及“针尖堆豆颗粒不存”等比喻加以说明。由此,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人身实在是得之不易。

为什么又说佛法难闻呢?例如生于三恶道之众生,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天道的众生,福分很大,但知道享乐,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阿修罗道的众生好战,不知道修行。人道众生因为有苦有乐,所以想摆脱痛苦,获得更多快乐,就会不断努力,很容易生起为求解脱而修习佛法的信心,因此人道比较适合修习佛法。而人道中,能够听经闻法的人很少,能够真正去修持的更少了。

佛法难闻。佛经里有几段释迦牟尼佛舍身求法的故事。涅槃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当无佛法时代,曾作婆罗门,这位婆罗门,品格清高,与众不同,发心访求佛法。那时忉利天王在天宫瞧见,要试此婆罗门,有无真心,化为罗刹鬼,状极凶恶,来与婆罗门说法,但是仅说半偈(印度古代的习惯以四句为一偈), 它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婆罗门听了罗刹鬼所说的半偈很喜欢,要求罗刹再说后半偈,罗刹不肯。婆罗门力求,罗刹便向婆罗门道:‘你要我说后半偈,也可以,你应把身上的血给我饮,身上的肉给我吃,才可许你。’婆罗门为求法故,即时答应道:‘我甚愿将我身上的血肉给你。’罗刹以婆罗门既然诚恳地允许,便把后半偈说给他听。它说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婆罗门得闻了后半偈,真觉心满意足,不特自己欢喜,并且把这偈书写在各处,遍传到人间去。婆罗门在各处树木山岩上书写此四句偈后,为维持信用,便想应如何把自己肉血给罗刹吃呢?他就要跑上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跳跃下来,自谓可以丧了身命,便将血肉给罗刹吃。

罗刹那时,看婆罗门不惜身命求法,心中十分感动,当婆罗门在高处舍身跃下,未坠地时,罗刹便现了天王的原形把他接住,这婆罗门因得不死。

华严经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释迦牟尼佛舍身求法的故事。

久远劫以前,许多仙人在山林间精勤修习、广行慈心。一天,最胜仙人思惟:‘具足慈悲心虽能利益众生,但唯有深入经藏、闻思法义,具足智慧,才能帮助众生除灭烦恼,建立正确知见。

最胜仙人希望以正法度化众生,便积极于大、小城镇间,寻找善说法要的明师。

最胜仙人为众生求法的心,震动了天魔。

一天,空中传来天魔的音声:‘最胜仙人,你希望求得佛所说的法偈吗?只要你愿意剥除自己的皮肤为纸,刺取身中的鲜血为墨,割截自身的骨头成笔,书写此偈,我将为你说法。’

最胜仙人一听,心想:‘过去无量劫以来,这血肉之身饱受轮回之苦,却未曾利益过众生,今日逢此殊胜因缘,应当不惜生命,舍此危脆之身,而得微妙之法。’

于是,最胜仙人发起欢喜精进之心,立刻剥除皮肤为纸,刺取鲜血为墨,割截骨头成笔,双手合十仰望天际,祈请天魔为他说法。天魔原意为刁难仙人,阻碍其求法,没想到最胜仙人竟如此舍身为法,让天魔失望不已,随即离去。

仙人看着天魔离去,依然向天祈求:‘我今日虔诚求法,不惜生命,剥除皮肤为纸,刺取鲜血作墨,割截骨头成笔,皆是心念众生。此愿真实不虚,恳请所有世界大慈大悲能说法者,闻此至诚之心,慈悲示现。’

仙人祈愿之际,东方距此三十二刹的他方世界中,普无垢佛国的净名王佛即示现在仙人眼前,绽放清净耀眼的光明,刹那之间,慈照最胜仙人,剥皮刺骨之剧痛消逝无踪,泣血糜烂之肉身平复如故。

净名王佛即为仙人开演集一切福德三昧,最胜仙人听闻法义,成就无碍辩才,更以此智慧为众生广说妙法,令无量众生皆得入三乘圣道。仙人如此慈悲说法度众经一千载,命终生于净名王佛普无垢国。”

释迦牟尼佛告诉净威菩萨:“过去的最胜仙人,就是现在的我。由此可知,如果有人能恭敬求法,十方诸佛将不舍此众生,无论何时何地,皆能亲见佛面,得闻正法。”

佛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如果想去掉“妄想执著”而证得“如来智慧德相”,那么只有人身才能得到。而人身则要经过无量劫的修行,至少需要五戒十善的修行基础才能得到。如今,人身难得我们已经得到了,但很多人并没有珍惜,因为在现实这个杀盗淫妄充满其中的世界,能够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太少太少了,他们只是将这个身体用来生存,用来享乐,像动物一样过着本能的生活,怠惰,昏睡,无所事事,消磨时光,醉生梦死,故而使其一生空过,甚至堕落到三恶道中,这样就是浪费了难得可贵的人生。在佛家看来是实为可悲、可惜、可叹的事。所以我们应好好珍惜和利用这个身体,时刻警省自己,修行上进,以求福慧具足、功德圆满,否则实在对不起这个宝贵暇满人身。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让每一天的时光与佛为伴,与师为伴,与法同在,与慧同行。忏悔、持戒、吃素、念佛、诵经、持咒、回向,六度万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渡渡他,自化化他,行菩萨道。念佛,念念佛。时时与佛相应,时时得佛加持。佛力加持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每天念佛时间最好能保证30分钟以上。可以一次念佛30分钟,也可分开念合计不少于30分钟,若有余力越多越好。念佛、诵经、持咒都要持之以恒。持之以恒才会有大成就。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每天持楞严咒最好能保证9遍以上。可以一次9遍,也可分开念合计不少于9遍,若有余力越多越好。可以少念,但不可一日不念。楞严咒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诵经明理,诵经悟妙谛。每天必修课功课本经文最好能保证1遍以上。可以一次念完,也可分开念,若有余力越多越好。可以少诵,但不可一日不诵。一部经最好一次念完。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两部自己喜欢的经文念诵,逐步增加。所有的佛经都是好的,没有高下之分。

师父没有把打坐列入必修课,是因为风险太大。打坐会有各种反应、境界、阴魔,如果没有明师亲自指点很危险很容易走火入魔。提醒大家,打坐需谨慎,不可盲修瞎练。忏悔、持戒、吃素、念佛、诵经、持咒是最安全、最稳妥、最快捷的修炼法。切记不要求玄求异,一旦出问题很难化解。

时间的本质是我们的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浪费他人的时间就是浪费他人的生命。增强时间观念,让你的生命更有意义,而不是虚度光阴。做一件事情说一句话之前,观照是否有意义,是否在浪费生命。

一个智慧的人应该知道自己会死。一个觉悟的人应该观照自己的死亡。不应该回避死亡。无论你年少还是年老都不应该回避死亡。阎王面前无老少,无常大鬼不期而至。那么,当死亡当下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每天早上都应该问问自己,上天又给我一天生命,我要用来做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观照。观照无常是很重要的修法。如何在无常中觉醒,而不是浑浑噩噩。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有意义、有价值、有光明、有大爱、有慈悲、有智慧、有正能量。

要有定力,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定住,沉住气,不慌不忙,无有恐怖。一切皆有因缘,一切皆有因果,一切都会过去,大乘大气大格局,大人大量大胸怀。末法时期,千万不要只认衣衫不识人。佛法僧三宝是自己佛性的一体三面,不可外求。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才是真皈依。

真正的寺庙是你的色身,面如弥勒,眼是韦陀,耳观世音,四肢天王,心为大雄。修好你自己的寺庙,无需花一分一文。护持好你的寺庙,无需低三下四。站如菩提树,坐如舍利塔。真心修佛,无需外求。

真修行人不要迷信鬼神魔怪。真修行人不要崇拜鬼神魔怪。真修行人不要痴迷神通感应。佛在心中,心净即佛土净。断恶、修善、净心这是佛法的根本。依此老老实实修行则一切无碍。

不要迷信任何人是神佛菩萨再来!不要崇拜任何人!宇宙中没有造物主,也没有救世主。自己的心决定自己的一切。

不要迷信崇拜别人是菩萨再来,自己若行菩萨道,自己当下就是活菩萨。自己行菩萨道才是最重要的。

你,具足佛性。山河大地众生,具足佛性。众生平等,皆能成佛。因此,你不需要迷信崇拜任何外在的神,即使是真神也无需崇拜,何况假神。

万法归一,归于释佛。万教同源,同于佛性。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花开一家,灵山独秀。

阿弥陀佛!我们的主题就讲这些。实际上,佛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智慧。每个众生本自具有无上的智慧。静下心来,看清脚下的路,圆满此生!感恩大家!下周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