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佛学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属于原创。对于佛学的研究,尚很浅薄。欢迎讨论,一起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

制戒因缘

(2018-03-29 19:15:34) 下一个

在汉语里,‘戒’往往和‘律’一起来说,‘戒律’。戒,梵语是尸罗,sila,防非去恶之意。律,梵语毗尼Vinaya,清规戒律。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为了约束僧众,制定了各种戒律。每条戒律的制定,后面往往都有这条戒律制定的因缘。佛陀留下的三藏十二部,三藏,经藏,律藏,论藏,律藏也就是Vinaya-Pitaka,最初是在佛陀灭度后,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持戒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八十诵律》。后来,因为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一样,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同时对戒律不同的理解,也是造成佛教最初分裂的原因。

我们常说 ‘戒,定,慧’,戒是修行的基础,慧是修行的目标。实际上,我们需要修的只有一个,就是‘戒’。‘戒’修好了,‘定’自然增加,‘慧’自然显现。楞严经卷六中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为一切善法的根本。在《佛遗教经》中,佛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和合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律宗的主要经典是四律五论。佛陀灭度百年后,有五佛子,各自采集律藏的一部分,产生了最初的五律,五律中的四律传到了中国。四律为《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祗律》。四律在不同的时期译出,有自己的盛行时期。

据四分律记载,舍利弗曾经问佛说: 什么样的正等正觉修净行,佛法能久住?什么样的正等正觉修净行,佛法不久住? 愿世尊为我开示。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昆婆尸佛、式佛、拘留孙佛、迦叶佛诸佛修净行,佛法能久住。随叶佛、拘那含牟尼佛修净行,佛法不能久住。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拘那含牟尼佛、随叶佛,不为众多的弟子们广说佛法,如契经 、只夜经、授记经、偈经、句经、因缘经、本生经、善道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优波提舍经。不向众人广泛宣讲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既不制定戒法,也不讲解戒律,这样使众多弟子产生疲厌之心,致使佛法不能久住於世。而昆婆尸佛、式佛、拘留孙佛、迦叶佛,为众多弟子广说佛法,从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既制定戒法,也讲解戒律。弟子们心生疲厌,此时诸佛知道後,即为说教:此应记念,此不应记念;此可以思惟,此不可以思惟;此应断绝,此应常住不断。这样,舍利弗,诸佛及众多弟子们在世,佛法能够流布。如果诸佛及众多弟子灭度後,世间各种种姓、各种家族的出家者,也不会使佛法疾灭。为什么呢? 因为善於以经法统摄教化僧众的缘故。这好比各色各样的花散放在桌案上,一有风吹就会散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用线贯穿的缘故。

这时,舍利弗从座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地向佛行礼说:世尊,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唯愿世尊为众多比丘制戒说戒,使他们勤修净行,令佛法得以久住世间。

佛告诉舍利弗:且慢! 佛自知合适的时机。舍利弗,如来现在没有为众多比丘制定戒法,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此丘中没有因世俗烦恼而犯过失的。如果有犯过失者,然後世尊才会为众多比丘制定戒法,断绝他们的世俗烦恼。舍利弗,比丘在未得利益供养之前,也就不会产生世俗烦恼。如果得享利益供养,便会生出种种世俗烦恼。若有世俗烦恼产生,世尊便会为众比丘制定戒法,以断除他们的世俗烦恼。舍利弗,比丘之所以未生烦恼业障,是因为他们尚未出名,还不被众多的人所知道,以及还未多闻佛法,未多拥有财产。如果比丘名闻遐迩乃至拥有众多的财产,便会生出世俗烦恼,有了世俗烦恼,然後世尊便会制定戒法,使他们断绝世俗烦恼业障。舍利弗,你且等一等,如来自然知道适宜的时机。

所以佛陀弘法的最初数年,没有戒律。这也是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根器特别深厚,在听了佛陀的开示后,马上就开悟证果了,所以初期时,用不着戒律来约束弟子们,因为大家本来就是清净的。后来,有一个弟子,须提那,跟随佛陀出家后,有一次回家,受俗家母亲的逼迫,为了给家里传宗接代,与原来的妻子又睡在了一起,犯了淫戒。于是,佛陀就开始一点一点地讲授戒律,佛教的戒律,就渐渐地制定起来了。这是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是为了保护佛弟子们戒体不失,也是成道的助缘。

当时佛陀斥责了须提那后,随后集合大家,制定戒律,并宣说了持戒的十种利益, 并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吃酒,是为根本大戒,如有毁犯者,名波罗夷罪(弃罪),就不能和大家住在一起,一定要从僧团退出。如果不能守戒,还俗并不算罪过! 佛陀发出制戒的宣言,这就是正法中制戒之始。

佛陀制定根本大戒以后,仍然有少数的弟子做出违背佛陀教诫的事来,佛陀经过很长的时间,很多的事实,制定四波罗夷(Parajita, 重罪)、十三僧残(犯僧残罪,须于二十人以上之清净大众前忏悔,并服从僧团之处罚。指戒律中仅次于波罗夷之重罪)、二不定、三十尼萨耆波逸提(尼萨耆为尽舍,波逸提为堕。此罪聚总关于衣钵等之财物,故以其所犯之财物,舍于众中而忏悔之,谓之尽舍。若不忏悔,则结堕狱之罪,故曰堕。总有三十种,称为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所犯之罪轻微、非断灭善根之枝条罪、伤善处少,故称波逸提)、四波罗夷提舍尼(向彼悔)、七灭诤(七种止灭僧尼诤议的方法)、百众学等的比丘的戒律,比丘尼则有三百五十条戒。菩萨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皈依三宝的弟子,则可以受五戒,或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而作优婆塞及优婆夷。

戒律的制定,后面都是有原因的。四律中讲了很多戒律制定背后的故事。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各人遵照戒律而行,过法制的生活,僧团就是自治民主的象征,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之中长养善心。

法是因缘生,戒也是因缘生。八万四千法,也有八万四千戒。经中有戒,法戒一体。以上所说的各种的戒律,落于文字,行于身体,可以称之为有相戒。有相戒,会给人严肃教条死板的感觉。而戒的至高境界,合于禅,合于道,是无相的, 重在心地。无相戒,是禅,也是道。

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 佛与大迦叶论“善持戒”时说:“复次,迦叶!善持戒者,无我无我所;无作无非作;无有所作亦无作者;无行无非行;无色无名;无相无非相;无灭无非灭;无取无舍;无可取无可弃;无众生无众生名;无心无心名;无世间无非世间;无依止无非依止;不以戒自高,不下他戒,亦不忆想分别此戒;是名诸圣所持戒行。无漏不系,不受三界,远离一切诸依止法。”经中主张的无我无我所、不以戒自高、不轻慢他戒、不考虑分别戒法的行持方法,正是大乘戒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正是禅宗“无相戒”所要弘传的无上法门。

当然,无相戒如同禅法,并不是一般众生所能理解,修持。

不论哪个法门,最终都将归于禅,归于自性,见性成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