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话人生(240)天行有常,人生有序

(2025-04-06 07:04:02) 下一个

闲话人生(240)天行有常,人生有序

《荀子·天论》原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一句话管总,“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人生有序,循“序”而行则“顺”。

2025年,我已走到人生的耄耋之年。曹操曰“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曹公那个年代,八十岁是高寿,“得以寿终”是大喜之事。当下,另当别论。

2024年10月10日,我和老伴在美国泽西市,申请的“白卡”批下来了。当天就被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接去参加“活动”,开始了“有序”的老年生活。

“中心”每周一到周五,早上7:10分左右,派一辆十四座的中巴,到我们所住的公寓大门口,接我们俩,再顺路接另一个公寓的十二位老人,7:30分准时开车去“中心”。

开车之前,每一位在车上的老人必须签到。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中心”。有一位手推简易折叠轮椅的老人上车后,司机关车门之前,把轮椅放到车上,关好车门,再三叮嘱老人系好安全带,才开车。十几分钟后,车到“中心”,司机下车开门,先把轮椅拿下车,然后在车门边站着,看着老人依次下车,需要帮扶时,及时伸手相助。

巴士停在路边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车到“中心”,工作人员已经把早餐送到桌上了。每天早餐都是一小碗麦片粥、两片四方形的全麦面包,有两天面包中夹有肉片,其余三天,每天一个煮鸡蛋。另有热牛奶、咖啡、茶水和开水,随意自取。每天在小食堂就餐的华人有六十人左右;越南人四十多上午十点才来;美国人一二百在大食堂就餐。据泽西市有关部门规定,美国公民和持绿卡的永久居民,只要月薪低于2000美金者,都可以申请“白卡”(新泽西州的医疗保险卡)参加“中心”的活动。

早餐后,可以到一楼活动室打台球、打麻将、下象棋或下围棋,还可以上网。

一楼大食堂旁边还有一个灯光较暗的房间,放了十几张单人皮沙发,两张沙发之间相隔的是比较厚的硬塑料。专门供晚上睡眠不好的老人睡“回笼觉”。大食堂旁边还有两间护士室,一间是美国护士为美国老人服务;还有一间是中国护士,每天早上为中国老人查血压、血糖,并负责整理老人的健康档案。还为美国专科医生给中国老人看病时当翻译。罗护士一到护士室就忙个不停。大食堂旁边还有一间理发室,为每天预约的老人免费理发。

二楼活动室可以跳舞、弹钢琴、学英语,还可以请医生做理疗。

一群人在房间里跳舞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活动室旁边还有供专科医生给老人看病的诊疗室。(见附录《我在老年活动中心看脚科》)。眼科医生为我检查之后,发现我在国内配的老花镜,度数不符合标准,立即按我的视力检查结果,另配一副老花镜。自己选择好镜框,确认型号后交给医生,一周后送到中心来给我了。

一句话,中心是为老人健康服务的医疗保险公司。不论老人在家庭医生那里看病,还是在中心看专科医生,他们都负责。保险公司还负责接送去医院看病的老人。每一位老人都有健康档案,且不说专科医生来中心给老人看病了,家庭医生为老人做的所有检测结果,都要交给罗护士复印后存档。家庭医生所开的药品,都由药房直接送到“中心”的罗护士,再转发给老人。每当罗护士把我们的药品送到我们手上时,不由得想起在国内看病时的情景:走进三甲医院,立即就陷于人山人海之中:排队挂号、排队候诊、进诊疗室几分钟,医生开药单或开验血、查尿单,病人出来又开始排队。因此,老人去医院看病,必须有晚辈陪同。如果看急诊,必须先交押金。

早餐后,有的老人去跳舞、有的去下棋、有的去打麻将、有的打台球。各行其事,各得其乐。

中午11:30,食堂工作人员给老人送来盒饭,这是每周五上午老人自己选定的。每周五天的中餐,有四五种饭菜供选择,都是“中心”在外面的中餐馆预定的。老人自己在订单上打勾。届时,工作人员送来,老人拿到以后,就到大门口乘中巴回家。

我们到家以后,吃完中餐,看看电视,再午睡一小时。起床以后,吃一小盒酸奶和水果,这都是“中心”发的。每天发的水果有时是两根香蕉、有时一个苹果,或一个橙子、桔子。每周三,还发一瓶1.89L牛奶。

每周一、三、四上午还派车送老人去中国超市、或美国超市购物,以便解决下午一餐和周末的饭菜,或买生活必需品。

总之,凡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为老人想到了,也做到了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从2024年10月10日开始,每周一到周五,都是有规律的有“序”的老年生活。于是,我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5:30起床,洗漱完毕,就开始写二三千字,到七点准备出门候车去“中心”。 一天活动结束,每天晚上十点钟上床睡觉。

人生有序,老了老了,俗话说“老小一般”,耄耋之年,就要像读小学一年级那样,开始学习有规律的有“序”生活。    

人生有序,循“序”而行则“顺”。顺利走过十年,再朝着期颐走去!

【附录】我的海外生活(之十)   我在美国老年活动中心看“脚科”

2024年10月10日,我们的“白卡”批下来了。附近的一个老年活动中心负责人电话告诉我们,早上七点十五分,有车来接我们去老年活动中心。从我们住的公寓出门,坐上那辆14座的中巴,到“中心”大约十分钟的车程。

走进“中心”,大门左边是中国老人的食堂,靠窗和靠墙各放置了七八张大圆桌,每张可坐六到八人。到靠墙第六张桌,再向右转有一个宽敞的过道,过道两边各有三张圆桌,这里也是中国老人就餐的地方。过道尽头那边是一个大食堂,近四十张大圆桌,供美国老人,以及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的美籍老人用餐。

进大门的右边一楼,有一个“中心”的服务站,负责管理调度车辆、食堂供应等,它面对一个大约六七十平米的大厅,靠服务站左边墙边摆放着六个台式电脑,可供喜欢上网的老人上网浏览。大厅还有两桌手动麻将、一桌象棋或围棋、两个桌球台。大厅边上几间房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医务人员的办公室都在大食堂旁边,中国医生和美国医生各一间,中国护士和美国护士也是各一间。中国护士每天早上最忙,她要为中国老人量血压,并逐一登记;还要为有的老人测血糖。总之,一切与老人健康相关的事情,她都要做。

在大食堂那边,还有一间理发室。管家带我去理发,她当翻译告诉理发师,我要理平头,并让我提供一张照片给理发师参考,还告诉我,理发好了之后,付给理发师二三元小费即可。与理发室在一边的还有一间灯光比较暗的房间,进去参观了一下,里面放置了二十几张可躺可靠的真皮沙发,沙发与沙发之间用硬塑料帘隔开,以便想睡“回笼觉”的老人安静地休息。

再往那边向前走,有一个门走出去,是一座室外花园,里面有一些座椅,可供老人在那里晒晒太阳,也有中国老人在那里打太极拳。从花园向右绕一圈就回到了中心的大门口。

进中心的大门就有电梯上二楼。二楼大厅右边放着四排桌椅。可供二三十位老人在那里学英语;左边是女士们跳舞的场地,那边上是弹钢琴、引吭高歌的地方。场地边上一间一间小房是按摩的地方,也是医院专科医生来为老人看病的诊疗室。

十月十日,第一天到活动中心,先到这里的老人对我们说,这里有为老人修脚的服务,真是喜出望外啊!我这次来美国半年多了,脚趾甲长得好长好长了,在外面从来没有看到有洗脚修脚的店铺,不像我们武汉和海口,随处可见的“足疗”,我一二个月必去修一下脚。我急急忙忙去问管家,她告诉我,这个月“脚科”医生已经来过了,只有等到下个月六号才可以看医生了,并让我在“2024/11/6脚科登记表”上登记,于是我成了11月6日预约看“脚科”的第一人。

11月6日上午九点,管家告诉我,脚科医生在二楼接诊。我吃完早餐就去二楼候诊。

两位美国护士正点到达,在诊疗室门口摆一张长桌,摆上他们带来的电脑、各种医疗仪器,开始做准备工作了。我们中心的罗护士也来了,她是来当翻译的。第一位护士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记录在电脑后,第二位护士拿出两副量血压的套子,一副分别套在我的左右手臂上;还有一副分别套在我的左右大腿上。先启动手臂上的按钮,量完后,接着量大腿。同时把双臂上的一副取下来,绑在膝盖下面一点的小腿上。大腿量完后,立即启动小腿上的按钮,并把大腿上取下来的一副,套在脚踝骨上面一点的胫骨处。小腿量完,最后量胫骨处。全部量完,且自动记录在电脑上。然后,请罗护士带我进诊疗室看医生。医生问了我的姓名后,请我坐上诊疗椅,靠在椅背上,把脚伸出一点到椅子边,那下面有一个套着塑料袋的框子。医生先用平板电脑拍下我的双脚,然后用一把像尖嘴钳一样的剪刀,剪掉我那长长的脚趾甲。我顿时感到畅快之极!要知道这半年来,长长的脚趾甲让我有多难受!

更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罗护士翻译脚科医生说的话,真是让我百感交集啊!医生说,平板电脑拍下我的双脚板,经过电脑分析,确定了我的脚型,并依据我的脚型,去定制适合我脚型的脚垫,将这个型号的脚垫,放在为我的脚型选定的运动鞋或皮鞋里,可以保护我的双脚更健康!中心将一年发给我一双鞋(皮鞋或运动鞋)。先到“中心”的朋友早就告诉我,“中心”发的鞋子穿着特别舒服。医生还说,我的脚底皮肤干燥,已经为我开了滋润皮肤的外用药品,坚持每天晚上洗完脚就涂抹,下个月六号再来复查。

我在国内去过不少的医院,从来没有听说有一个“脚科”,活到八十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脚型,去商店买鞋,只知道试一试是否“合脚”,凭的是感觉!

由此想到,年轻时就学过‌“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一观点,强调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差异,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对外界事物的表面、具体、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理性认识,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后,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但是,几十年来,不论是自己,还是医生,从来没有把天天走路的“脚”,与科学地选择不同型号的鞋,以便保护自己的“脚”联系起来!

我不知道,国内是否有“脚科”医生,像美国这几位脚科医生,认真研究过老人的脚,并通过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再确定一个个老人的脚型,然后为老人选定适合脚型的鞋垫和鞋子。一个多月后,为我定制的鞋垫送来了,垫在“中心”发的皮鞋里面,穿着特别舒服。

我们中国的高科技,现在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可有“为长者折枝”的高科技产品呢?可不可以说,为老人有一双健康的“脚”,而专门设一个脚科,运用现代科技,经常为了老人检查脚的毛病,就是实实在在“为长者折枝”呢?

不由得想起了《齐桓晋文之事》(先秦·孟子及弟子)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墙头的一朵梨花 回复 悄悄话 又来一位对美国毫无贡献,拿着中国的退休金,然后在美国白吃白喝,由美国纳税人养!你懂羞耻二字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