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17) 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参加高考语文单科测试

(2024-06-24 07:44:10) 下一个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17)
                      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参加高考语文单科测试
1985年6月28日,武汉市开始“中考”,三天后结束。7月6日,我接到省教研室通知,让我们初中语文实验班的学生,于7月7日上午九点,到华师一附中高考考场参加高考语文单科测试。教研员张良谟老师亲自来考场监考,试卷交华中师大高考语文阅卷点阅卷。
张老师来学校时,顺便通知我,人民教育出版社决定于8月5日至13日,在青岛召开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研讨会。通知点名让我届时赴会。张老师还嘱咐我一定要写好三年试教总结材料,同时要带上这次单科测试有关数据和学生试卷去参加会议。
华中师大一附中参加初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的,是1982年秋季入学后随机分班的学生。实验班共有学生50人,男生23人,女生27人;按武汉市中考招生办公室划定的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语文和数学两科总分为182分),录取的只有33人。这批学生中,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有24人。当这批学生及他们的家长被告知,将参加第一轮语文教材改革实验时,有的家长反应非常强烈。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报考华中师大一附中不是来给你们当实验品的,实验就意味着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失败,对你们学校和老师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我们学生和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家长的意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被分到我这个班的学生,必须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编辑出版的实验教材,参加教材改革实验。
实验教材将原来的《语文》,分编成《阅读》和《作文·汉语》两本书。因此,从上任的第一天起,我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告戒自己,千方百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我从学生报到之日起,坚持每天写班主任工作日记,坚持每一节课后写教学后记;为此,我结合教学实践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为此,我坚持按实验的要求,每学期写小结,每学年写总结。
袁福校长为了教材改革实验的成功,特别安排了资深老教师汪厚铎为专职指导老师,与我一起备课,负责听课、评课。语文教研组长吴六林老师、特级教师陈治平老师,还有刘友三老师等经常来听课评课,精心指导。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啊,三年语文教改实验结束,有37人考取了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高中,校长、家长和学生都高兴。
更可喜的是学生参加语文高考单科测试,经高考阅卷点评改,结果初中毕业生高考测试人均分超过了高中应届考生。
当我和省教研室教研员张良谟老师到青岛参加研讨会时,把试卷和我们统计的分数交给章熊先生 ,章熊先生当时是实验教材《阅读》的特约编辑、19 85年全国语文高考命题组长,他看了之后非常兴奋,立即跑到国正和定远先生下榻的客房说:“你们看看,培永给我们带来的这份材料吧!我们现在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一套分编型教材了!”
章先生接着说:我仔细看了这些学生的试卷,他们的语文能力已经达到了今年高考学生的平均水平。如果扣除三、四、六这三题的相比数字,可以说他们巳超过了平均水平。再从总分情况看,70分以上者三人,最高分71分,60分以上者12人,50分以上者13人,其中59分5人,50分以下的1人,分布比较平均,可见这批学生中并没有出类拔萃的“尖子”。那么,可不可以说,我国的青少年,如果能得到较好的学习条件,而且引导得法,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提前达到今年高考生的平均水平?
其次,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基础打得比较扎实。高考属于选拔考试,它不同于结业考试,为了扩大区分度,每届试题中都要有一些难题,对一个初中生来说,答不出这些难题是正常的。然而就第五题的第五小题来看,这道题要求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判断概念的特殊意义,是比较难的,这些学生的成绩却大大超过一般高中毕业生,可见他们受过较好的阅读训练。此外,从前面谈过的总分分布情况来看,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功情况。
最后还想说一点,我和一些同志都有这样的看法:语文高考不需要特别复习,尤其不要搞题海战术;考生上埸,凭的应该是平时培养起来的基本能力。李培永同志的学生临场表现,证实了我们的想法。这批孩子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应该说,它是李培永同志训练的成果。”
章熊先生非常高兴地在青岛大会上对与会代表说:“华中师大一附中李培永老师执教的初中实验班学生,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由湖北省教研室组织,与应届高中考生同时参加高考,试卷由湖北省高考语文阅卷点老师评改。语文单科测试成绩人平61分,比湖北省高考考生语文人平59.46高出1.54分。
后来,刘国正先生在青岛会议作报告时,多次以这些数据和章熊先生的分析结论为依据,强调实验教材体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表扬我们华中师大一附中教材改革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勉励我们继续抓好高中教材改革实验。
 章先生在青岛会议结束后,约我到北京,去他家深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