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三道四(92)人老微信疑惑始

(2021-11-26 05:00:13) 下一个

说三道四(92)人老微信疑惑始

人老了与时俱进,用微信,结果是不知道该怎么活了。简言之“人老微信疑惑始”。

这句话,明显是“人生识字糊涂始”的翻作。而鲁迅曾说:“中国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是我翻造的。”鲁迅是从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翻造来的。

再说,当下多大年龄才算老呢?

2019年,联合国对各阶段人生的年龄划分标准,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老年人段指的是80岁至99岁以上。

2021年,官媒公布中国人均寿命77.3岁。

现在人们通常说“七老八十”的人,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老人了。古人说的“耄耋(màodié)之年”,概念比较模糊,其实就是七老八十的意思。复旦大学网红教授陈果,是不是因为将“耄耋”错读为“毛至”而跌破了网,我不知道。但像这样不常用的文言词语,用之前上网查查看,就不会因为“秀才认字认半边”而出错。查百度得知,“耄耋”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花草和鸟虫。”

联合国的标准是理论上的;“耄耋”是古语,且模糊;我以为还是按人们通常的说法通俗易懂。

我们这一代七老八十的人,健在的,会用智能手机的,微信群至少有发小群、初中群、高中群、大学群、工作之后的同事群、还有亲朋好友群等等。每天浏览“群语”也得花些时间。

每一个群刚刚建起来时,大家兴奋、激动,互致问候之后,开始聊天。聊着聊着,有的沉默不语了,有的执着转发养生信息,有的关注时事新闻,有的敢想敢说。记得毛主席曾说过:“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于是,这些七老八十的人似乎“返老还童”了,居然有点像文革初期的“造反派”和“保皇派”,左右势不两立,一言不合,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也有饱经风霜、历经坎坷、事业有成的,一看群里这架势,干脆自动退群,互不干扰,乐得清净。

诚然,群里确实清净许多了,再也不见针锋相对的言论了。于是,打开手机,各群每天都有【冯站长之家】,“每天三分钟,知晓天下事”,准确地说,就是“冯站长”摘要转发“新闻联播”。我佩服每个群都有一位这样的热心人,持之以恒一天不落准时转发。我们这代人的许多优良品德,不能不说还是得益于文革十年的“天天读”,把那本“红宝书”读得烂熟于胸,简直就是“融化在血液中”了。还记得毛主席的那句耳熟能详的语录:“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热心人的坚持值得我们学习。

然后,各群常见的聊天记录,就是如何养生,怎样活着才能长寿等等。

于是,七老八十的老人得从头学起。一天二十四小时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呢?各群都有说法。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该做什么?《黄帝内经》说,权威专家说,百岁老人现身说,等等,你听谁说?

早餐该吃什么?怎样吃才能益寿延年?更有“中央首长”营养早餐保健秘方什么的帖子,有的还精准到首长餐后吃几颗花生或开心果,信不信由你。

早餐后,中餐前,该做什么呢?也许专家们正在研究之中,至今还没有各自的“标准答案”,老人们晴天可以外出活动一下,天气不好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中餐标准可就复杂了,真是众说纷纭啊!各路专家的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要多吃素菜,有的说要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多吃菜,少吃米饭;多吃杂粮,少吃精米白面等等。还特别提醒,老人喝汤别呛着,怎样喝汤不呛着呢?有短视频教你呀!

中餐之后呢?午睡怎么睡、睡多长时间才适合老人呢?午睡起来做什么呢?都有“科学”说法,据说都是“长期研究”的结论。还有科学保健睡姿等,不一而足。

晚餐说法更是复杂了,真有点说不清道不白了,也就不罗嗦了。

白天必须说的都说完了,再说晚上吧!

一般老人知道睡前的最后一件事该做什么吗?如果你打算听专家说,估计一晚上都听不完,干脆就别睡了。

因为专家接着还要告诉老人怎么睡觉,才不至于在睡梦中去了天国!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活到老,学到老”,一切从头学起。难怪俗话说“老小一般”,老人要像幼儿一样学喝水、吃饭、上厕所、睡觉,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老八十的我们这一代,当下真的离开专家就不知道怎么活吗?

君不见中国著名的营养学专家、太极拳大家梅墨生59岁就与世长辞了!中央电视台的健美教练马华41岁不幸病逝,老人们在深表遗憾之时,确实疑惑了!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我们的高中班主任唐启金老师,今年已经103岁了。2014年金秋十月,我们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时,他在会上讲话,大家请他坐着给我们这些七十岁的学生讲话,他说:“哪有老师坐着上课的呢?”他一定要站着告诉我们长寿的秘诀有四条:

第一心态乐观;他说自己一生都在“运动”中,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始终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  
  •  
  •  
  •  

果然,2018年 9月15日上午,华中师大一附中一号报告厅热闹非凡,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三个班一百多古稀老学生,赶来参加“唐启金老师百岁寿辰庆典”。报告厅喜庆洋洋,学友们喜形于色。唐老师像当年给我们上课一样,准时来到庆典会场。当唐老师坐着轮椅到大厅门口时,我们全体老学生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热烈祝贺百岁老人生日快乐!

大家看到唐老师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更加坚信唐老师的长寿秘诀是行之特效的金玉良言。

行文到此,我还想说点与本文中心似乎无关的话。

2018年10月18日,我在《文学城》发表的第一篇《说三道四·一支笔也能喝》,曾经说过起名,本该名实相副。享誉全球的饮料“可口可乐”,一听就知道它不仅是饮料,而且好喝。这就叫有文化。

但是,我要说中国人张小龙发明的“微信”,这个名字起得好极了!因为名实相副,简单、明确、实用、好听!从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十年时间,风靡全球!

说“微信”名实相副,其本义不言自明。而汉语词汇一般还有“比喻义”、“引申义”等等,那么,顾名思义,它从诞生之日,就暗示大家:微信,请你微微相信吧!

那么,请我们七老八十的与时俱进的老人,不要因微信而疑惑,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再看看文怀沙是怎么活的:

文怀沙(1910年1月15日—2018年6月2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斋名燕堂,号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2015中华文化人物”。    他有振聋发聩的几句名言:

少要沉稳老要狂,少时不稳小流氓。

老来不狂病殃殃,多吃肥肉多喝酒。

多与异性交朋友,最少活过九十九。

他说他之所以健康长寿,得益于每天吃下两粒药:早上一粒叫“知足”,晚上一粒叫“感恩”。因此,和包括邻居在内的任何人都友善相处,心中只有阳光,没有烦恼,人也就不觉得老了。

愿当下耄耋老人,不必疑惑,选择适合自己的活法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在民主国家生活久了有个好处:
养成用自己的大脑做决定,呵呵
比方:吃什么好,从素食到大鱼大肉起码有100种说法,
哪一种方法适合自己需要自己研究决定。
我觉得根据每年体检结果调整自己的营养结构比较合理。
这几天好像看到有人说吃梨可以降血糖,
梨,含糖,只能增加血糖。很可笑。
国内养生介绍xxx通过什么秘方活到多少岁,
就算是真的,也是别人的经验。
心之初 回复 悄悄话 可惜微信受監管。
寒墨 回复 悄悄话 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要得强迫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