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明月

全部为作者原创作品。
正文

送别金鸡年

(2018-02-12 04:10:05) 下一个

杂谈

我最喜欢逛的地方是农贸市场,博物馆和书店。

农贸市场让我有机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去观察当地民生和当地的经济状态,因为农贸市场的物价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它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农贸市场不仅告诉我当地人的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准,它还反映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农贸市场的供应随季节变化而调整,因此它又与种植,养殖,运输,保鲜技能有关,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贸市场可以告诉我当地的就业情况和普通人在饭桌上吃什么。民以食为天,万古不变。

我对农贸市场的兴趣开始于七十年代初的江西农村。在那样的极左和失常的社会环境下,当地老百姓竟然能暗中支撑着农贸市场的生存---鸡蛋被仔细地放在竹编小提篮里,掩藏在一层米糠下;渔民在朦胧的清晨把船靠了岸,悄悄而迅速地把鲜鱼卖掉;青菜都洗得干干净净,用稻草绳细细地绑好,小心而整齐地码放在竹筐里。那时农民的自留地只能用来种植供自家食用的农作物,农产品是不允许进入交易渠道的,因为那是“滋生资本主义的温床”。可是当地的农民心有灵犀般地把“赶圩”变成了类似节庆典礼般的固定活动,每个月的某天他们会自动地聚集在那几个村镇的必经之处进行偷偷摸摸的交易。我,一个生活在勾心斗角的成年人夹缝世界里的孩子,通过当地的农贸市场看到了成年人看不到的希望---一切大行其道的荒唐与谬误终将结束,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既无法改变风俗和传统,它也无法用行政手段改变,甚至干预普通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在最绝望的环境里看到了新希望。很多年以后我对美国学生讲起这段经历,用“危机”两字解释了我对事物的看法。“危”当然是危险,但中文里还有临危不惧,危襟正坐之说。“机”除了机会,还有生机勃勃和见机行事之说。是农贸市场教会了我如何观察处于动荡之中的社会,懂得了物极必反,绝处逢生的可能。

今天农贸市场成了任何一座城市的风景线。它的供应不仅琳琅满目,而且生熟鲜活产品都有。小贩已经不再扯着嗓子叫卖,讨价还价几近绝迹。人们的脸上是放松的,衣着是光鲜的,尽管农贸市场依然给人一种嘈杂脏乱的感觉,可它充满生气,欣欣向荣。任何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怀有希望的人,都要去逛逛节前的农贸市场,一定要把手里的购物袋塞满。

我喜欢参观博物馆跟我对历史和考古的浓厚兴趣有关。我小时候住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大学校园里。不知为什么,校园里到处是一片片的柏树林和石人石马石羊等石塑,校园附近的农田里还有屋檐开始破败的废弃古屋和庙宇。因为学校开设的所谓历史课根本无法满足我对历史的好奇与兴趣,为了能阅读古典小说和有关历史题材的书籍,我从很小就开始自学繁体字。当人们都在忙着人云亦云地随众喊万岁时,我每天躲在故纸堆里靠自己的想象在复活消逝的过去。生活在皇帝阴影下的老百姓究竟怎样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与今天有何不同?社会是怎样从容纳诸子百家,发展到独尊孔孟之道的?他们也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之类的肉麻兮兮的歌曲吗?他们也有早请示,晚汇报之类的让人恶心的政治仪式吗?人们为什么用“狐假虎威”“盘根错节”“装模做样”“落井下石”之类的形容去描述威震四海的帝国?这些属于封建专制时代的语言,为什么今天依然在使用,而且能恰到好处地用来形容描述现实?长城究竟是画地为牢的地界还是作茧自缚的藩篱?我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的历史学习。正因为如此,博物馆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馆藏文物让我能靠想象走入早已消逝的世界。

很多人狭隘地以为生活在北京就等于生活在了历史中。其实在历史上各地文化差异非常大,这种差异通过馆藏出土文物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在历史上西南地区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发展,然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的传统历史研究是错误的。三星堆就是一个明证。很多人认为西安在世界城市历史发展中地位是领先的。陕西省博物馆展示的文物证明它的发展得益于丝绸之路。中亚,中东,地中海地区对它的发展都产生了启发作用,埃及,希腊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发展都有影响。

博物馆使我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它不再是甲骨文,司母戊铜鼎,兵马俑,马王堆;它更不是帝王将相的奢华与珠光宝气。博物馆使我看到了一幅永远消逝的画面,它清晰地展示了生活方式与农耕发展,天时物产,道路交通,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之间的纵横交错,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切才是中国文化的基石,这一切决定了人的意识观念,这一切也使中文成为一种比文物更珍贵的历史密码。博物馆使我看淡了世上的恶俗,使我对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有了一个独立而清醒的认识。同时,博物馆也提高了我的鉴赏能力,使我有机会透过文物目睹了大师的风采,通过对比对恶俗充满了不屑。博物馆哪里仅仅是几个罐子,几幅字画,几张桌椅,几支玉簪…历史在我面前变成了活生生的智慧之源,它使我看到了起扑后继的生机勃勃,继往开来的勇往直前。

最后,我想谈谈对读书的体会。

读书不是显摆,张扬。读书不是去装模作样,更不是为了什么“黄金屋”,“颜如玉”。读书首先是出于好奇,其次它是一种养成的习惯。读书是为了消遣和借鉴。读书未必能使一个人变得更聪明,但读书可以启发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生活。人活过百年,无法活过千年;人可以周游世界,未必能自由往来穿行在不地域文化之间;人可以尝遍人生百味,未必能洞察归纳纵横交错的因果关系;人再勇猛刚强,未必能上天入地,在想象的空间里恣意妄为;…读书启发思维,拓宽视野,使人获取自由。它使人心胸开阔而不会因人间的龌龊而变得狭小短见。读书不是让人去从众认同,它使人变得独立自强。读书开启心智。但这只是读书的结果而非目的。

中国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典经验论的始祖弗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Of Study)中写道:“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我非常赞同。博览群书,涉猎广泛非常重要,但是,精读则决定了读书的效果和获益的深浅。很多人认为读书要由浅入深,这样才能够做到循序渐进。所以中国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我对此非常不以为然。当一个人的心智和能力达到了某个水平,循序渐进就是封堵和延误。这种浪费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我在十五岁前扫读了全部的中国古典小说,《资治通鉴》,《史记》和一切能搜到的古今中外名著。我从读书中获取的知识使我终生受益。

我喜欢逛书店,尤其是旧书市场和大型书店。在这种地方,琳琅满目的图书使我保持谦逊,让我感觉自己变成了沧海一粟。要知道我是在一个昏暗的环境中长大的。那个时代的图书印刷装帧技术根本无法与今天的相提并论。今天不用说“开卷有益”,就是翻开一本图书随便看看里边图文并茂的插图就给我带来一种欢欣。知无涯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的真理。但是今天获取知识是多么便利!对读书我曾经是那么如饥似渴,今天我真的是生活在了无比幸福的图书时代。

怎么能停止学习,怎能能不去读书!

2017-11-17 于美国南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