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2017 西班牙之旅(九):托莱多----一片孤山万仞城

(2018-03-03 18:03:51) 下一个

https://www.meipian.cn/14jk9qq7

不知不觉,我们在西班牙已经自驾2个礼拜了。这次女儿有事情,没有和我们同行。一路上,因为我要照顾儿子,所以2000来公里的路途,由LG一路开到底。为了司机能保持体力,我们每天的行程都控制在200公里上下。

 

但是离开科尔多瓦,奔往下一站托莱多,这一程却将近400公里。没办法,第一次早上6点起床,7点驾车离开。就此告别了科尔多瓦,告别了安达卢西亚。

我们的早餐是在高速公路的一个休息站解决的

终于进入拉曼查平原(La Mancha)。拉曼查来自阿拉伯语,意思是干燥的大地。

进入拉曼查途经的第一个小镇:孔苏埃格拉。

孔苏埃格拉(Consuegra)-- 传说中的塞万提斯的小说《唐吉诃德》里面,主人公大战风车巨人的地方。但在我的印象里面,《唐吉诃德》里面并没有提及孔苏埃格拉这个地方。小说开篇第一句就是“从前,在西班牙拉曼查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古怪绅士。。。“ 。再后来唐吉诃德带着仆人桑丘,走了很久,远方的郊野出现了一座磨坊,三四十架风车在风中转动着。。。。

虽然几乎所有的中文版西班牙攻略里面,都会隆重的把这个地方和塞万提斯联系起来,但我觉得,把孔苏埃格拉,作为《唐吉诃德》的原产地之一,多半是后人的穿凿附会而已。

不过从景致来说,孔苏埃格拉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停下车来,远远望去,高高的山丘上排列着谷仓似的风车。

远处的拉曼查平原尽收眼底。

12个风车沿着小路一字排开。山丘上大风不止,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把风车放在这个地方了。

这些白色的风车是当年人们借助风力加工粮食的磨坊,如今由于零部件老化又无人维修,其中11座风车已全部废弃,成为了天际线上的一道风景而已。

这是唯一一座还在工作的风车。

每一座风车都有一个名字,这个目前唯一还工作的风车的名字叫Rucio.

带着儿子走进这个风车,学习一下风车的工作原理。

和风车相对的另一个山丘上还有一个废弃多年的城堡。历史上,孔苏埃格拉曾属于马耳他骑士团(Knights of Malta)。

这是我们此次西班牙之旅中第二次接触到医院骑士团的足迹,上一次是在塞哥维亚。

也许是受《唐吉诃德》的影响,很早以前,我就对骑士的生活很感兴趣。捎带着也比较关注骑士团这个比较特别的组织的历史。

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都起源于1095年开始的那七次十字军东征。其中和西班牙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

十字军兴起之前,一些天主教的修士就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医院,救助那些患病和贫困的朝圣者,当时他们以施洗者约翰(St.John Baptist)命名。

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他们也作为军事团体参与作战。

12世纪,他们得到罗马教皇的批准,正式成立了圣约翰骑士团(Knights of St. John),因为他们的职责之一还是救死扶伤,所以也被称为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

14世纪初,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逼之下,骑士团不得不于1310年移到地中海东部的罗得岛。

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马耳他岛及其附近的戈佐岛交给善堂骑士团管辖。于是,骑士团就在马耳他岛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正式称为“马耳他骑士团”。也许就是在那个年代,他们开始在伊比利亚半岛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今天的马耳他骑士团,总部设在罗马,还拥有两栋大厦。一栋名为马耳他宫,为大教长官邸和行政中心,另一栋名为马耳他部,是骑士团外交部所在地。

另外两大骑士团,圣殿骑士团--1312年,被教皇克莱门特五世下令取消。条顿骑士团,1809年,拿破仑下令取消了作为军事组织的条顿骑士团。1929年,教皇庇护十一世下令,恢复条顿骑士团为纯宗教修士会,保存至今。

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徽章。

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徽章。

条顿骑士团(Teutonic Order)徽章。

那天在孔苏埃格拉遇到的游人不多,大多数居然还都是同胞。由此可以看出《唐吉诃德》在国内的影响力着实不小。

在风中逗留了2个来小时,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一路走回停车场。

继续前行,终于在中午时分来到托莱多。

离开了浪漫,秀丽的安达卢西亚,进入拉曼查平原,进入托莱多小城,感受到的更多是雄浑,苍凉。

托莱多(Toledo)虽然人口只有几万人,但每年吸引的游客却多达百万。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你只能在西班牙选择一个地方前去的话,那么去托莱多吧。。

我们为此次旅行做计划的时候,一路安排过去,到离开安达卢西亚,行程还剩三天。其中的一天我们留给了托莱多,现在回想起来,略显匆忙了些。

托莱多是位于马德里西南71公里处的一座山城。塔霍河逶迤流经古城的东、南、西三面,河水湍急,形成天然屏障。城北建有两道城墙,位置险要,易守难攻,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王之涣有诗曰:“一片孤城万仞山”,但居高临下,看着城里鳞次栉比的哥特式建筑,我倒是觉得用“一片孤山万仞城”来形容这个昔日的帝王之都,可能更妥帖。

公元前192年,托莱多被罗马人占领,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家,不争气的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94年被西哥特所灭,527年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定都托莱多。公元711年,阿拉伯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在伊比利亚半岛攻城略地,当年即攻克托莱多。

300多年后,公元1085年阿方索六世收复托莱多,它从此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首府和全国宗教中心。它的帝都身份持续了将近500年,直到1561年费利佩二世迁都马德,此后托莱多开始衰落。

但这里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近400年来保存完好的哥特式、摩尔式、巴罗克式和新古典式各类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大型古建筑有70多处,外形各异,峥嵘生辉。全城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托莱多不只是昔日的王城,也是三种文化交融的地方,阿拉伯人,犹太人以及基督徒都给这里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在托莱多,饮食之风似乎都比安达卢西亚粗旷许多。在安达卢西亚,我们吃中饭,点Tapas都是一份一份点的。来到托莱多,随意走进街边的一家小餐馆,却是8份不同的Tapas加上一升啤酒算一大份,价格更是想象不到: 16欧。

吃完中饭,一路逛去。

比萨格拉门(Puerta de Bisagra),托莱多城的正门,朝北,建于16世纪中叶。由于东,西、南都有塔霍河隔断,这是进入古城的唯一城门。方整的石块砌成半圆形的拱门,门的两侧有两座半圆形的大塔,拱门上方有花岗石雕刻的查理五世双鹰帝国徽章。墙上刻有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给托莱多城的题辞:"西班牙之荣耀,城市之光”(penascosa pesadumbre gloria de espana y luz de sus ciudades)。

据说中世纪的时候,黑死病曾经造访过此门,想要进城,但被守城的天使挡住,黑死病跟天使说,上主允许我杀七个人,因此天使遂让黑死病进城。但是那次的黑死病却造成七千个人的死亡!

黑死病离城时,天使质问他,为何毁约,杀了七千个人。黑死病回答:我只杀了七个人,其他的人是因恐惧而亡!比萨格拉门上的那个雕像,就是那个守城的天使。

太阳门 (Puerta del Sol), 是西班牙最气派、最精美的阿拉伯风格建筑,建于山丘上,是鸟瞰塔霍河河谷和市区最佳的观察点。它在14世纪,由医院骑士团 (Knights Hospitaller) 建立。

之所以叫太阳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门上有太阳、月亮的图案;第二种说法是因为阿方索十世时代星象测量结果显示此门位居子午线零度上,终日被阳光照射,故名太阳门。

圣克鲁斯博物馆(Museo de Santa Cruz),这里原是家收容孤儿和弃婴的孤儿院,建于15世纪。

门上的圆拱浮雕描绘的是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272-337年,306-337年在位)的母亲圣海伦纳(St. Helena,250-330年)发现真十字架(True Cross)的场景。据说海伦纳原是一名小旅店的女仆,和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Constantius I,250-306年,293-305年在位)同居后生下君士坦丁一世。海伦纳晚年去叙利亚、巴勒斯坦进行宗教巡游,期间她声称自己找到了钉耶稣的真十字架,因她对宗教的虔诚,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圣公会都将她视为圣人,她也被称为君士坦丁堡的海伦。

《Master of Paredes de Nava》 -- , 作于16世纪,作者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Pedro Berruguete的弟子,这幅画原存放在San Gregorio教堂的主祭坛。

《The Holy Family》,作者:西班牙画家Jusepe de Ribera,作于1639年。

华金 索罗拉(Joaquín Sorolla y Bastida)的作品。他是19世紀末西班牙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出生于1863年,1923年8月10日去世,享年60岁。是世界上出产作品最丰富的西班牙画家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收藏在册共有2200余幅。

 

十八世纪葡萄牙瓷砖画。

托莱多街边的塞万提斯塑像。

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 曾是罗马宫殿,重建于16世纪,宫殿刚建好国王腓力二世(Felipe II)就决定迁都马德里。原计划作为西班牙王宫的这座城堡也就被用作其他用途,如皇室监狱、军队营房、丝绸作坊等。如今卡斯蒂利亚-拉曼恰自治区图书馆和军事博物馆(Museo del Ejército)设于其内。

我们因为只在托莱多停留了大半天,没有时间进去看看。

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托莱多大教堂(Cathedral de Toledo).

教堂令人印象深刻的唱诗班被认为是基督教界最为壮观的。唱诗坛的围栏出自多明戈•塞斯佩德斯(Domingo de Céspedes)之手。唱诗坛的下层座椅从十五世纪开始雕刻,再现了占领广场和堡垒甚至攻占格拉纳达的场景。上层坐席由72个座位组成,是阿隆索•贝鲁格特(Alonso de Berruguete)和费利佩•韦加尔尼(Felipe Vigarni)的作品。建成于十六世纪末的八角厅是献给殉难者以及耶稣门徒的华丽厅堂,那里保存着诸如圣路易斯的圣骨盒,圣胡安(San Juan Bautista)的半身像或者门多萨红衣主教的十字架等价值连城的物品。在艺术品收藏室可以观赏卢卡斯•乔尔丹(Lucas Jordán)和埃尔格莱戈(Greco)的作品。

这座大教堂先由西哥特人建造,穆斯林占领后它被改为清真寺,再后来西班牙人战胜穆斯林后又改回天主教堂教堂。现在看到的是最后改回的教堂。

教堂长120米,宽59米,由5个厅组成。88根柱子支撑屋顶。最大的那个祭坛分为五个部分,包含了《新约》中的场景.彩色雕刻采用真人尺寸,使用了经过烤焦的木材。由红衣主教西斯内罗斯于1497年至1504年之间主持建造。

San Eugenio祭坛。

教堂内高达数米的《圣克里斯托弗背负耶稣》画。

据说圣克里斯托弗是迦南人,身材魁梧,仪容威猛。立志献身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君王服侍。他在寻找基督的路上,遇到一位隐士,向他传福音,克里斯托弗觉得祈祷不适合自己,便听了隐士的劝,在河边造了一间房屋居住,每天有人要渡河,就把人们背过去。

一天夜里,克里斯托弗在睡梦中,听见门外有一个孩童喊他,醒来后出门一个人也没有,一连三次,发现真的有一个小孩在河边,很客气地请他背过去。

克里斯托弗俯身把小孩抱起来,放在肩上,拿了一根木杖,走到河里。不料河水渐渐高涨,小孩重得像铁一样。一路向前走,河水越涨越高,小孩越背越重。好不容易才把小孩背到对岸。克里斯托弗透了一口气,他把小孩放在地上,问:“孩子,我的命几乎丧在你手里。想不到你身体生得这样重,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这样重的人。那时就好像整个宇宙的重量都压在我的背上似的。”小孩答道:“克里斯托弗,你不必惊奇。你刚才背负的,不仅整个宇宙,连创造宇宙的主宰,也背在你肩上了。我就是耶稣基督。你所事奉的主人。你既然忠心事奉了我,现在你把木杖插入土里,明天就会开花结实。”就在那时候,小孩隐没不见了。

克里斯托弗依言把自己的那根木杖插在土里,第二天真的开花结实了.

主祭坛,建于1497年到1504年之间。在建筑师Enrique Egas and Pedro de Gumiel的指挥下,由多达27位建筑师,画家,雕刻家集体完成。这些精美的木雕展现了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生活场景.虽然整个大教堂属于哥特式建筑,但是这些雕塑却属于巴洛克风格,被誉为巴洛克的奇迹。

祭坛两侧是皇室成员的墓穴,它们包括卡斯蒂利亚和托莱多国王桑乔三世(Sancho III of Castile,1134-1158年)的墓、卡斯蒂利亚国王桑乔四世(Sancho IV of Castile,1258-1295年)的墓、卡斯蒂利亚国王的恩里克(Henry II of Castile,1334-1379年)的墓、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一世(John I of Castile,1358-1390年)和妻子的墓。

在大教堂的祭坛柱子上,我发现一个大胡子雕像与众不同。据说他曾经是穆斯林,后来改依天主教。大概为了宣扬这种“弃暗投明”的行为,于是把他也塑了雕像。

唱诗班(Coro)的两排座椅是西班牙木雕艺术的瑰宝,上排为文艺复兴式,下排为哥特式,两种风格水乳交融。上排座椅上方刻着圣人像,下排座椅上方的雕刻则表现了光复战争中收复格拉纳达的历史场面。

唱诗班的围栏出自多明戈•塞斯佩德斯(Domingo de Céspedes)之手。唱诗坛的下层座椅从十五世纪开始雕刻。上层坐席由72个座位组成,是阿隆索•贝鲁格特(Alonso de Berruguete)和费利佩•韦加尔尼(Felipe Vigarni)的作品。

据说这是西班牙最好的圣母耶穌像。这尊圣母怀抱婴儿耶稣的雕像,雕刻得十分生动。在圣母玛丽亚含笑注视下,婴儿耶稣用手轻轻抚触圣母的下巴,生趣盎然。

透明圣坛(Transparente): 8 世纪西班牙巴洛克风格装饰品。

当正午的阳光从天花板照下来时,好似圣母头上光芒万丈。教堂内部空问的绝大部分是哥特风格,只有圣坛背后的祭坛是巴洛克风格的作品。设计者将祭坛上部的一部分拱项拆掉,改装成采光窗,然后逐渐向下以雕刻的手法构成祭坛本体。在顶光的照耀下,祭坛上用云石、铜等制作的天使和其他形象似乎完全克服了重力的束缚,如浮云行空。整个祭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圣职者室(Sala Capitular), 陈列着一千多年来历代托莱多大主教的油画或着照片。

珍宝室(Tesoro)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个16 世纪的精致的圣体龛(Custodia de Arfe),它由 18公斤纯金和 183 公斤银打造而成,上面有260个大小雕像,现在放在防弹玻璃罩里面。

这座精美绝伦的雕塑,反映的是耶稣被从十字架放下来以后的场景,出自于荷兰雕刻家Copín de Holanda。

圣胡安皇家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兴建于1477年,以庆祝他们的儿子胡安王子的出生。

修道院为哥特式风格,用穆德哈尔装饰加以平衡,回廊的伊斯兰雕刻精美绝伦

费尔南多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原计划安葬在这个修道院,但是在1492年征服格拉纳达后,改变了原计划,选择葬在格拉纳达。

修道院外墙上悬挂着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获得自由的基督徒的镣铐。

圣马丁桥(puente de San Martín)坐落于托莱多城的西面,是古时入城的交通要道。这座桥始建于十三世纪,于十四世纪初完工,桥的两侧各建有一座水塔,桥身有5座桥拱,中间最大的一个拱高达到40米。

圣马丁桥横跨在河上,在桥上可以观赏到依河而建的托莱多古城风貌。这里是西班牙日落最美的地方之一,黄昏时分,落日余晖照耀在河水上,波光映照着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古城,是这座古城跨越了千年的浪漫风情。

夜幕下的托莱多。

我们住的酒店附近,有一家托莱多最好的西班牙海鲜牛排馆《La Mar Salá》。

店面不大,但布置的非常温馨。

儿子说,这是他在欧洲吃过的最好的牛排。

夜色中,比萨格拉门沉默的站立在那儿,一如过往的400年。。。

作为城市,托莱多的重要性慢慢消褪了,但是,作为三种文化之都,即使今天,它依然还挺立在那儿,提醒着人们,不同的文化,信仰之间,只要彼此宽容,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Windrad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文章,脉络清晰,读罢亦如自己也去过一般
Timshel 回复 悄悄话 看完了,谢谢好文图,因为你的文字经历,向往这个地方。
0084lx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这个小城,,谢谢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介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