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黑贝王妃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35年前的今天,有谁愿意记得?

(2024-06-03 06:16:44) 下一个

现在日子过得如同坐高铁,新一年的列车上来刚坐下,一半的路程就走完了。如果不是上星期在学校代课的时候偶尔听到两个人的对话,我真没想起来马上就到六·四纪念日了。

那天我在老师休息室坐下来吃午饭,撞到一位数学老师和一名实习华人小姑娘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对话已经进入尾声:

数学老师:哈,我从美国移民过来的时候还没有入籍考试这么一说儿,你赶上了,应该不难吧?

小姑娘:特容易,我一会儿就答完了,没问题。

数学老师:祝贺祝贺!对了,你从中国来,一定知道天安门事件吧?

小姑娘看着也就20多岁,一脸懵懂。。。

数学老师径自开说:89年我刚到澳洲,跟我女朋友在家看电视,哇塞,天安门广场那一串坦克,一个傻小子站在前面拦着不让走,还往上爬,太勇了,壮烈! 我都看傻了,眼泪哗哗往下流。我们从没去过中国,可那个场面惊心动魄,至今难忘。。。

从小姑娘慌忙收拾饭盒的举动我猜到她不想继续搭讪这个话题,起身离开时说了一句:我没听说过,但想必这种事世界到处都发生过的。。。

华人小姑娘的回答听来虽然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但又不能怪她,别说她才二十出头,就是30多岁的一代中国人也大多没听说过有这麽回事儿。再说了,即便我们经历过六·四的人又有多少愿意记起,又或记得多少呢?毕竟35年过去了。

(网图)

35年前发生的许多事光凭脑袋记真的不行了。这两年我妹每年都来我这里小住,提到很多家中往事我都不记得,即便记得一些,我俩的印象也常常大相径庭。难怪有研究说,人类的记忆神经元七七八八算下来只有200MB,还不如一部老式手机。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类要写史书,用孔子的话说,是“为后世言 “。

中国人一直自豪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完整史书的国家“,最早追溯到夏商周。既然以此为荣,那么就应该继续这个传承,完整记录发生在我们每一代人身上的事。就像《共和国的知青们》这本书的作者在书的前言中提到的,他收录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知青-“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迹,一代人生命历程中最关键的经历;” 他是为了“给自己、给共和国,给今天、给未来留一个最真实的资料 ...“ 这几年看了不少电视剧,发现演到文革部分都是或一笔带过、或不曾提及。不能提的当然还有六·四,现在又多了武汉疫情也不能说。难怪年轻一代被称为小粉红,因为他们长大的中国,无论在学校学到的,还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国,一直都是太平盛世。

无疑历史抹杀战略对于健忘的人类是行之有效的。这个战略当然不只中国独有,我们中国人最憎恨现在日本政府的就是在教科书中拒不提及侵华历史。不但侵华不提,日本对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一直是三缄其口的。我去长崎原子弹纪念馆参观的时候,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没看到一句日本对世界、对珍珠港所犯罪行的歉意,只强调日本是原子弹受害者。我外甥女刚从日本来澳洲时对日本侵华历史一无所知,跟我抱怨她妈妈总是跟他爸爸说日本人欺负中国人,在她眼里中国妈妈比日本爸爸厉害多了,不能想象日本人欺负中国人。后来她去周末日语学校,她的澳洲日语老师给班上学生讲日本二战期间的侵略行径,包括轰炸达尔文和侵华,给他们看了记录影片,她吓得大哭,回来说从来不知道日本那么可恶。

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美国66%的00后不知道奥斯维辛是纳粹集中营,其中22%根本不知道纳粹的罪恶;更有11%美国成年人没听说过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这项调查说明美国学校的历史教育也是失败的。

我曾读过一片网文,上面说魔鬼撒旦有10个扰乱世界的战略,其中之一就是”掩盖事实,不让你看到事实的珍贵之处”。既然这样,我以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记录自己经历过的历史事件,以儆效尤。我同意丘吉尔说的那句话:Those who failed to learn from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那些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终将重蹈其覆辙)。

今天是2024年的六·四,鉴于我对35年前天安门事件的记忆也已经模糊,这里摘取一段当年澳洲国家电视台驻华记者Travor Watson写的报道,这段报道收录在2021年出版的The Beijing Bureau 一书中:

The first shots rang out and the first civilians died at about 10pm on 3 June on Muxudi bridge, an overpass on Chang’an Avenue west of Tiananmen Square. An armourded column moving towards the Square, had run into serious oppostion. Halted by a barricade of buses and wall of people, the troops fired tear gas. The protestors responded with bricks, bottles, paving concrete and petrol bombs. The troops hit back with live rounds and the crowd fell back to regroup at the next barrier. “Bastards, fascists, bandits” the people chanted as soldiers advanced, their helmets glinting in the orange glow of burning buses.

(中文大意:6月3日晚上10点左右,入京部队打响了第一枪,第一批平民在天安门广场以西长安街的木樨地桥上倒下。一列全副武装的装甲车队在向广场方向移动中遭到了严重的抵抗。当一群市民以公共汽车为路障,拉成人墙阻挡时,武装部队发射了毒气弹。抗议者以砖块、瓶子、铺路混凝土和汽油弹作为回应,军人则以实弹还击。这群市民退到下一个路障碍处重新集结,军人们继续向前推进,他们的头盔在公共汽车燃烧的橙色火焰中闪光,市民们高喊 “混蛋,法西斯分子,土匪 ”。。。

一个从没去过中国的澳大利亚中学老师记得35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天安门事件一幕,称之至今难忘,而生长在中国的00后却不知所云,对此我颇为感慨。希望若干年后,那位数学老师仍然记得,而那个即将成为澳大利亚公民的华人小姑娘也不再说不知道。同时我也希望派军队、坦克、武装力量镇压学生运动的事件永远不再发生,不在中国,也不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9)
评论
canhe 回复 悄悄话 赞王妃纪念六四的好文!六四不能忘,天安门事件不能忘,在六四革命中流血牺牲的人更应该被纪念。六四的精神永垂不朽。记得王妃年年有六四纪念文,用切身的经历,亲朋好友的遭遇,六四的见闻,口述六四历史,让学生的血不白流,让六四无辜死难者的生命死得有意义。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心雨烟尘' 的评论 : 唉,不知多少人、多少事要烂在肚子里了,我们写博人也不能无所顾忌。
心雨烟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小禾儿,我原本一直说疫情结束后我要写部“新冠”的报告文学,手上有太多的从来没有披露的一手资料。云儿说我们见证了疫情全过程。是的,当时能写的只是皮毛。有太多的事情不敢正视,还有太多的事情不敢说。我同事鼓励我写的人很多,说是中国有方方,美国有莉莉。可是反对我写的人也不少,我姐就是其中一个。我姐说,你作死,好好的日子不要过,唱什么反调,你把唱歌跳舞学学好就差不多了。我现在完全打消了勇气,让这些事烂在肚里吧。
心雨烟尘 回复 悄悄话 六四不能抹去的记忆,与娘娘同发声!

那年六四前我去武汉开学术会议,三天的会议开成了七天,六四前所有的地面交通瘫痪,看到学生的游行和设路障。
六四这天我们靠捷径弄到了船票,清楚地记得船上有个蓬头垢面的小伙说是从北京刚逃岀来的,“天安门开枪啦。”明显的他的一个手臂已经受伤,一直捂着疼痛不已。大家赶快把他藏起来,让他不要发声。已经定为天安门事件是一场反革命的事件。没有看见他下船的身影,不知道他如今可好?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给麦禾一个大大的拥抱!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土豆的记忆力太好了,我自己都不记得~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那篇文章下并没有删帖,你和禾儿都退了一步,虽然我自己不觉得禾儿有什么说错或态度不好,(态度不好的,一般只能是土豆这类东东)……我只是非常惊讶那位的“倒逻辑思考”、以及那句凶悍的警告语。

算了,不多说了,只怪我对各种理论及其用词用句的记忆力太好了。
燕麦禾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土豆老师,请查悄悄话,谢谢。
燕麦禾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谢谢王妃!抱抱!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六四同样是我出国的原因!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zhi' 的评论 : 沉香一柱,同悼!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麦禾儿的回复删掉了,我想不起来为什么被删掉?我那时候刚来,留言的人都不熟,没有发表意见。麦禾儿失去亲人,她的痛不是别人可以理解的,被别人指责攻击挺残酷的。看了土豆的留评,重温几年前的的留言,还真有几个不客气的。我如今的语气比当年和气多了,少了棱角,所以少挨骂了。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京_01link' 的评论 : 当中国可以公开纪念64的那一天,才是中国真正步入发达社会的时刻。64是中国民主和自由的又一个启蒙运动,她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民主和自由的新鲜空气,也震动了陈腐跋扈的专制制度。64虽然被残酷的镇压了,但显示了人民和社会对民主和自由的热情和渴望。64运动的时间不长,但人民,特别是知识阶层感到了一种希望,感到了自身的力量,产生了参与社会变革的热情和期待。。。。说得极是!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工人' 的评论 : 永志不忘!握手!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没错,改变了我们许多人生命轨迹的事件,无法释怀!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xhy' 的评论 : 谢谢好运支持!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王妃写的太好了,六四绝不能忘记!要不是因为六四,我也不会出国,实在是因为对那个政权彻底死了心。中国的彻底堕落和官员的集体贪腐都是始于六四,现如今表面上的风光掩盖不了后面的肮脏。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记得王妃2018-06-04的《我出国的原因-六.四》,一位传统型思辨者的留言: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果六四带来一个民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那些学生领袖们能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吗?

你回答后,那位来了一句: 再口无遮拦,我见你一次骂你一次!

一直在想他的问题,觉得很难直接回答,他们已经建立了那种“倒推式逻辑”……也就只能那样啦,最近几年的文学城,越来越多那种“倒推式逻辑”+“客观辩证分析”了,甚至还有这样一种诘问:把国家交给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学生行吗?我可不信他们;幸好当时中央力挽狂澜才有了后来几十年的经济腾飞……

(我是绝对不相信这个文化群体、会靠自己的力量主动站起来的)

北京_01link 回复 悄悄话 亲身经历过64的人士大有人在,特别是北京人,他们永远不忘。CCP抹杀和篡改历史的事情做得太多了,64无疑是一块心病。一个不能客观面对历史的社会不会是一个现代社会,当中国可以公开纪念64的那一天,才是中国真正步入发达社会的时刻。64是中国民主和自由的又一个启蒙运动,她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民主和自由的新鲜空气,也震动了陈腐跋扈的专制制度。64虽然被残酷的镇压了,但显示了人民和社会对民主和自由的热情和渴望。64运动的时间不长,但人民,特别是知识阶层感到了一种希望,感到了自身的力量,产生了参与社会变革的热情和期待。所以64以后是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刻之一,也是许多人作出出走中国决定的时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64。
京工人 回复 悄悄话 64,永志不忘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虽然广场上死去的学生与关进牢房里的年轻人我一个也不认识,但我怎么可能忘记?六四改变了我对中国,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mxhy 回复 悄悄话 顶娘娘每年坚持不懈写文章纪念六四!相信有良知的国人都不会忘记那场国难。
diaozhi 回复 悄悄话 1) “我们老咯,无所谓咯。”希望在后来者身上。正因为此,我们义不容辞,须坚持“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2) 今天离家上班前,特意虔诚地点上一支沉香,悼念六四英灵。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二郎的观察我也有同感,这件事涉及的是赵紫阳以后所有的历任国家领导人,所以都不能开口…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最吊诡无解的是,拍板决策者的后人对平暴这枚军功章避之唯恐不及,当年进京勤王的卫士们也都讳莫如深,反倒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离岸粉红韭菜们抢着为开枪评功摆好,而官家对事件的定性也拾级而下,从开始的暴乱动乱一路调降到风波,可风波连茶杯里都会有。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东方明月-' 的评论 : 说得好,一起纪念!谢谢东方!
东方明月- 回复 悄悄话 一起纪念,中共就是希望大家遗忘。
六四镇压突破了人类文明的道德底线,是今天的全民道德溃败的罪魁祸首。
六四镇压断绝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让中国远离世界。
六四镇压使得断绝民间官方和平沟通渠道,使得中国长治久安成为不可能。
六四镇压使得经济发展成为统治者合法性的救命稻草,违反经济规律盲目高速发展导致中国经济成为全世界最大泡沫,祸害子孙后代。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LoveMaine' 的评论 : 谢谢博友,收到心意!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我有个80后小朋友也是从我嘴里知道的这个事情,她还是北京人。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傅江歌' 的评论 :我家外甥女非常敬重这个澳洲的日本老师,他让我家孩子看到了日本的历史上的另一个面目,她学到了真正的东西。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友梨提出的正是我的疑问,什么标准是记忆和忘却的规定?不过我觉得不是中国人愿意不愿意记住,而是有权利的人想让你记住或忘却什么。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只是当有着这一记忆的那些人从地球上消失之后,还有谁知道?---这正是我担心的事!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梦回西藏' 的评论 : 有些事的对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发生了,世界需要知道,后人才能有道可循!谢谢梦回的留言!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了解过去的人才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不是吗?可可教子有方。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霞姐姐' 的评论 :谢谢云儿!可惜你不在北京,经历过此事的北京人都不会忘记的,除非有人不愿意想起。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umiao' 的评论 : 谢谢晚辈留言:)你大二的经历是否也是至今难忘?值得!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侃-侃' 的评论 : 回想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还这是“精英”,有热血,有担当,以天下为己任。这精神都哪里去了?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Q22' 的评论 : 谢谢你,Q22不是说你22岁吧?:)我希望22岁的人都能知道六四这一天的意义。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最西边的岛上' 的评论 : 听到了西岛的声音,感动!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小留不知道,只好让老留每年来说说了:)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同祭六四!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信息时代反而信息被遗忘的更快,遗憾!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枫雪故都' 的评论 : 谢谢故都。修史也得先写了再修,现在是根本不提呀。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有人说记忆也是一种反抗。谢谢蓝山!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问好弄弄!前面我跟麦禾儿说,什么是抹杀的标准,要是政府以为做错了不能提,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天安门事件是比较笼统的提法,六四在国内的定性是反革命暴乱,国外称之为天安门大屠杀。。。
是的,我们都记得,但是没有史料记载,以后的人就不知道真相了,更不要提评说。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消息封锁的很快,国外的报道比较多和详尽。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那个小姑娘要加入澳洲国籍,也许有一天她会读文学城的文章,了解历史的真相。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麦禾儿说的是,我都不懂这个不能说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是坏事不能说,那么可不可以理解,禁言的事件都是政府以为错误的?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美小镇' 的评论 : 谢谢北美读我这一篇!六四的结果令人痛心,如你所言,真心诚意要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六四学运估计真的是最后一次。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收到你的心意,谢谢花葱!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与我同祭六四!
ILoveMaine 回复 悄悄话 经常想起, 难以忘记…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我同事80年代末生的也不知道
傅江歌 回复 悄悄话 那个小姑娘对六四一无所知令人难过。很多国家的历史教材都是避重就轻,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很差劲。你妹的女儿说妈妈比爸爸厉害多了,难以想象日本欺负过中国,哈哈,太可爱了!国内现在为民主抗争的空间越来越小,不重视前车之鉴,类似的悲剧还会重演。赞王妃雄文!
友梨江莉 回复 悄悄话 什么时候能够不把35年前那天叫作5月35日;
叫“64”也好称“六四”也罢,这些字眼能够出现在中国的媒体或SNS上;
才过去不到两年的2022年底大撒把的死人数能够被人们触及和议论......

或许那时才能够证明还是有人愿意记得自家发生的那些惨事吧。

很多时候看不懂太多中国人记忆事情的思维和逻辑。
1840年、1937年发生的事情,总让你记住,说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966年、1989年、2022年发生的事情,总不让你知道(说忘掉不准确,因为忘掉还是你曾经知道),说是要放下纠结,面向未来;

中国人愿意记住什么?不愿意记住什么?真的是看不懂。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王妃好文,不该忘记历史,只是当有着这一记忆的那些人从地球上消失之后,还有谁知道?可能这就是用文字记录历史的意义了。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王妃的纪念好文!忘记历史是人类的天性,但总会有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人和事,它们欠下的债太多,会有清算的一天的!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我家的ABC比起同龄的国内孩子对近代中国史知道的东西多多了。或者说,靠近史实更多。他们历史课读了很多,英文课也有不少相关的文学作品。
有家长认为,出国之后,就要切断下一代对痛苦历史的联系,让他们往前看,和别的“美国人”一样没有负担。这是不现实也很悲哀。
云霞姐姐 回复 悄悄话 王妃写得真好!我89年已来到美国,看电视的感觉,跟那位数学老师一个样,边看边流泪,纠心!
特别认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记录自己经历过的历史事实”,六四和武汉疫情,在经历过的人们心里,在正义人的笔中!是抹不去的!
当然,在美国医院的疫情,我和心雨,幸运地在一线,用生命体验并记录下来了,嘿嘿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我们永远记得,当年我在大学二年级。虽然有些懵懂,但我们一起游行,脚磨出泡来。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80年代的大学生,从千军万马中考考考,闯出一条生路。自认是天之骄子,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知识精英,未来的国家主人,依着“公车上书”的先例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再怎么的也不至于让朝廷抬出马克沁来突突突把?

可是,老一辈无产阶级XX家们用枪弹教训了图样图森坡的年轻学子们,不容置疑地宣告:“这世界是我们的,说起来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红基因的!”

这就是8964的根本事实。
Q22 回复 悄悄话 我那时记得,现在记得,我们一起永远记得!+1000!
最西边的岛上 回复 悄悄话 支持王妃! 我记得,我愿意记得。那时记得,现在记得,我们一起永远记得!

"淮山隐隐, 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 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 遮断行人东望眼。 恨旧愁新, 有泪无言对晚春。"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1

现在的小留好多都不清楚64的事情。。。。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Those who failed to learn from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
--赞王妃好文!不忘历史!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赞王妃纪念文!转眼都35年过去了,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年轻一代没有学到完整真实的历史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需要补课。
枫雪故都 回复 悄悄话 赞王妃好文!
中国历来是当代只为前朝修史......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拒绝遗忘是一种最好的纪念!赞王妃好文!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楼下的老朋友们,谢谢一起来纪念六四,以酒代茶为祭!我今天上班,要晚上回复了,回头再聊吧!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我们就是活历史,史记的那些有几个是真实的?记前朝的还行,现代的有记载也不能看,没真的,GDP都掺水,后人只能从我们的野史拼凑那天发生的事。这让我想起dark ages, 英国也没有那段历史,是不是也有不可告人的?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天安门事件应当指的是“四·五”运动,不是六四。知道的都不会忘记,就像文革。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反而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赞娘娘好文!历史不能忘记!特别是我们亲历过的。具体发生了什么因为当时没在北京,清楚记得北京广播电台反复让市民呆在家中的广播,还有想听美国之音广播被强信号干扰。以前听美国之音学习英文是可以听到的。天津离北京比较近,学生都去北京声援去了。天津反正而很平静。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希望那个“华人小姑娘也不再说不知道”,是呀,不知道又如何记得,赞王妃好文!
燕麦禾儿 回复 悄悄话 赞王妃好文!六四,永远不能忘记!20年?2022年底2023年初的大撒把,仅仅过去了了1年半,火葬场烧人都排不队的惨景,现在有多少人会提起?会记得?
北美小镇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候我还小,但也永不能忘学生及市民们的热血抗争和牺牲。那大概是中国民众最后一次对共产党还抱有期望的时刻,当时铺天盖地的述求都是要求共产党改良制度和打击腐败,根本跟什么反革命暴乱不沾边。之后的大部分中国民众,对共产党丝毫都不报希望了。当年我其实觉得学英语非常痛苦,也是不时看到隔壁在64失去孩子的老夫妻惨状,才咬牙发奋考出国的。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挤沙发!永不忘。。。。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沙发,赞永不忘记的王妃。。。。
[1]
[2]
[3]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