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游记 3: 贵州的古寨、古城和古镇
我们这次去贵州走了一个古寨、一个古城和一个古镇,都是自由行——
6月7日-西江千户苗寨
6月8日-镇远古城
6月10日-青岩古镇
前面写凤凰古城的时候我吐槽了国内的这类古城镇已经被打造成清一色的既定模式,特别是夜幕降临之后,几乎都是“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水景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城景看“东风夜放花千树”,“水晶帘映宝灯明”。。。贵州的古城古寨也被我不幸言中。
这里放两张夜景图,证明一下我吐槽的真实性。


(上图为苗寨,下图是镇远)
但是吐槽归吐槽,并没有因此磨灭我们游览的兴致。只是推荐千万不要单纯夜游,很多导游特意把游览古寨古城镇安排在晚上,住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如果这样游,那你定会错过其真正的精彩。
西江千户苗寨
在湘西我们游过一个古寨,我记录过那个古寨有400多户人家,是定点扶贫的地区,虽然也设为旅游点,但如今村民仍然照常生活在那里。
贵州的这个西江千户苗寨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这个寨子很大,是中国最大的苗寨,原有1468户人家,6000余居民,其中99.5%都是苗族。其次是现在整个寨子完全被商业化了,大部分民居都进行了统一装修,被改造成了商店和民宿,当地人或者把自己的房子租给商户,或自己经营旅游产品。是个名副其实的露天旅游博物馆,或者说是购物城。我们住的民宿就是由一家从福建来的父子经营的,这家的房主是他们的远亲,把房子租给他们做生意
游览西江苗寨门票每人90元,但一定要另花20元买乘车票,因为从大门到寨子非常远,还是山路,拖着行李走进去太费劲了。
西江千户苗寨是国家四A级景区。全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落组成,从山上往下看,千户苗寨就好像坐在一个大盆里,盆壁山峦叠翠,盆里盛着密密麻麻的吊桥楼,白水河如一条银线纳入盆底。。。
乘摆渡车第一次从高处进入苗寨,远远地瞥见盆底的苗寨景色,那万绿丛中的一大片片绛红色屋顶,带给我在圣托里尼见到片片白房子时一样的激动。如果说圣托里尼像是蓝色海面上飘着的白云,西江千户就好似绿色山林中的晚霞,又好像碧水中漂游的无数锦鲤。。。

我们是下午四点多进的苗寨,天气特别热,沿着石板小路走到坡顶的民宿,着实消耗了不少体力。但是民宿窗外的景色真的回报了所有的力量付出。
除了无敌景观,千户苗寨另一个看点就是吃喝玩乐了。吃的东西依旧是以辣香为主的口味,当地著名的风味还有就是腊味。我们不吃辣,只好专注吃腊。


另外巷子里常看到头上簪花的阿婆们卖一些当地的水果,大多叫不上它们的名字。

千户苗寨的整体商业化打造好处是一千多户居民一夜集体脱贫,但伴随产生的问题是千年文化只剩下了一个空壳。要想了解西江苗寨的历史人文,只有去博物馆了。


博物馆值得一看,这里的建筑还原了苗寨的传统吊脚楼特色,对苗族的历史渊源,繁衍、迁徙,发展及各种风俗习惯都有详细解说。
镇远古镇
镇远古城是贵州历史名镇、水上要道,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自公元前277年秦昭王设县开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1958年改称镇远县。
古城背靠玉屏山,怀拥舞阳河,美景天成,是国家5A级景区。除了风景,古城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包括50多处古建筑遗址,33座古民居,以及数以十记的古码头、古巷道、古驿道等。


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虎门销烟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都曾在这个古城留下他们的足迹。
比起被掏空了内涵的千户苗寨,170公里以外的镇远古镇可看的地方就太多了。虽然部分区域商业化了,但这里仍然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城镇,河岸仍然有下棋、遛弯、垂钓的老人家,镇上的老街仍然卖老百姓生存需要的零碎,老屋的主人仍在那里传宗接代。。













青岩古镇

镇远古镇可以说是我们这次行程中最心仪的古城镇,本来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再看其他的古镇。但是回到贵阳的两天有点空闲,没经得住诱惑,6月10号又去了离贵阳市不远的青岩古镇。意外的,青岩古镇以其外雅内秀博得我们的欢心,令我们滞足半日忘返。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南部,从市区坐出租车过去25分钟左右的车程,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青岩镇是古代贵阳通往云广地区的战略咽喉,三面环水、一面有山,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此设安置点,成为其后方基地。我们在那里参观了一处民宅,是周恩来父亲曾经藏身的地方。
古镇建在坡上,坡下有一条青岩河穿过。现存共有26条小街、4条正街,以及古城墙、石牌坊、古民居等明清古建筑。古镇老街很多已经商业化,但因为房屋没有进行现代化的改造,无论是豪宅还是民居都呈现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和风味,让游人能体会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青岩古镇离贵阳市区不远,也有很多美食餐厅供游人打卡,是一处历史古韵和现代生活并存的所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