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黑贝王妃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岁月的作品 ——贵州的水(多图)

(2025-10-30 06:11:30) 下一个

贵州游记 2:岁月的作品——贵州的水

贵州有什么可看?要去了才知道那里的美,以前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

在黄果树的时候听说最早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记录是徐霞客1638年的《黔游日记》,这几天找来读了读,发现徐霞客不仅仅记录了黄果树瀑布,还有他两次来贵州,对所到之处风光人文的详细记载。只是我们和徐霞客行走的路线只有安顺(黄果树瀑布景区所在)和贵阳一带是重合的。

徐霞客一穿过黔粤之界,就对贵州的山路有如此评价:“其石极嵯峨,其树极蒙密,其路极崎岖,。。。与后人所传贵州“地无三尺平”相吻合。也正是因为贵州崇山蜿蜒,峻岭成林,熔岩石洞比比皆是,才有了像黄果树瀑布那样令人赞叹不已的流水画卷。我们行程最先到达的两个景点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可以说是水之美的集大成之地。水花绽放、气势磅礴的瀑布与安静的小溪、湍急的川流,交织呈现了一幅幅立体的水晶画面。

荔波小七孔和大七孔

我们是6月6号去的荔波小七孔和大七孔景区。荔波在贵州最南部,与广西接壤。大七孔和小七孔是两座七孔桥。大七孔那天关闭景点,我们实际上只游览了小七孔景区。这片景区是樟江风光带的一部分,小七孔景区则是荔波的核心,漳江湖绿茵环绕,水面如镜。我们去的那天阳光极好,天气极热,行走在如因的丛林里,时有瀑布湍流飞溅的水花漫天飘下,心旷神怡。。。

只是写贵州的水,一提笔就觉得底气不足,词汇贫乏,这里只好让古人代劳了——

  • 卷轻浪、沈沈千里 (宋·王安石)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南北朝·吴均)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南北朝·吴均)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南北朝·吴均)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南北朝·吴均)

  • 溪底翻崖喷雪。。。如白鹭群飞(明·徐霞客)

  • 晴空天池溢,瀑布银河翻 (宋·范祖禹)

  • 怪来烟雨落晴天 (唐·皮日休)

黄果树瀑布景区

黄果树瀑布有3个主要景区,天星桥,黄果树陡坡塘,尽管景区之间有摆渡车连接,那天我们一路仍然走了7个多小时。

天星桥是我们最先游览的景区。这里除了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溶洞天星洞,还有怪石、异树、奇藤和瀑布。景区的介绍说:这里的一切“是风的作品,水的作品,岁月的作品。。。

天星桥的两个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一是天星洞——这个溶洞面积1.8万平米,洞内奇峰异石,柱石花变化无穷。

另一个是银链坠潭瀑布。比起黄果树瀑布,我觉得这个瀑布更美、更独特!

这个瀑布呈漏斗形,好像一张打开的巨大荷叶,叶面布满凹凸的巨石,河水喧嚣泻下,熙攘的水流因石头的走向而交错,好像千万条银链在大自然的织梭中串连,绣出一朵又一朵闪动的白莲花。。。

如果再偷一句古人的诗句,我觉得元曲作家乔吉的《水仙子·重观瀑布》有此地的意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最后说到黄果树瀑布。去黄果树那天是6月5日。

黄果树瀑布位于白水河, 2亿多年前,白水河一带因喀斯特侵蚀形成裂点,后来随着河流侵蚀,呈现了黄果树瀑布,距今已经有5万年的历史。

关于黄果树瀑布,我觉得没有人比600年前的徐霞客的描写更美:。。。渡桥北, 又随溪西行半里, 忽陇箐云蔽, 复闻声如雷, 余意又奇景至矣! 透陇隙南顾, 则路左一溪悬捣, 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 中剜三门, 水由叶上漫顶而下, 如鲛绡万幅, 横罩门外, 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 如烟雾腾空, 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 高峻数倍者有之, 而从无此阔而大者。。。(《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之一》)

(待续)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