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私生子的命运(2)民间祭祀风俗

(2018-02-10 18:01:01) 下一个

作者:Dan Barry

插图:Paulo Nunes dos Santos

消息来源:纽约时报

在爱尔兰,斯人虽乘黄鹤去,英容长留在人间。

过去在乡下,如果你碰上一个老人,他会告诉你一些缅怀逝者的事情。十一月份的第一天是鬼魂节,据说家里亲人的亡灵这天会回家,于是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准备好一些酒菜。还有,晚上在外面走路时,为了不打搅在路边休息的精灵,最好走在路中间。

即使是现在,爱尔兰人对死亡也很重视。当地电台播音最后一档节目是讣告,亲爱的某某某今天不幸去世了。这个国家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所以丧葬仪式都按天主教的方式去操办:葬礼前守灵;下葬时做弥撒;落葬后从墓地回来,亲朋好友聚在小酒店里回忆逝者生前的点点滴滴;人死后或安葬后的一个月做悼念弥撒,每年的祭日做悼念弥撒。这巳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即使是非天主教徒也这样做。大家都用这种方式去寄托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表达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诚心意。

在歌曲小说里,爱尔兰人诙谐幽默地嘲弄着死亡。在求婚时,他们通常会说:"你愿意葬在我们家的坟墓里吗?" 有一个很流行的歌曲叫"似水年华",讲的是一个人死后复活的故事。这个人名叫蒂姆·范尼根(Tim Fannegan), 他喜欢喝酒。有一天他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颅骨断裂,大家都认为他死了。在追悼会上,有个爱开玩笑的朋友把威士忌洒在他身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醒了,从棺材中坐了起来。

土葬的风俗,在爱尔兰由来已久。爱尔兰人之所以敬畏坟墓,也许是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土地拥有权不断地被剥夺,剩下的土地不多了;也许是因为代代流传下来的那个传说:大饥荒时期饿殍遍野,尸横村巷,到处闹鬼,那是因为人不入土,魂灵不得安宁的缘故;也许仅仅是因为那个刻在墓碑上的愿望:

永远被怀念。

自从凯瑟琳小学毕业,一晃就是六十年。这是6月份的一个下午,她正在路上走着。这里以前是用插满玻璃碎片的墙围起来的春镇母子屋。天阴沉沉的,下着雨,几只乌鸦盘旋在空中。她把黑夹克衫脱下来套在头上,远远望去,像是一个人披着披肩。

凯瑟琳现在的名字叫凯瑟琳·考来斯(Catherine Corless)。她今年63岁,脸上很少有笑容,已经做奶奶了。天主教教徒?不是,她早就不信了。

她有时会去教会参加义务劳动。教堂外面的雕塑风吹雨淋,圣母玛丽莲的蓝色眼睛,圣·帕特里克古铜色的胡子,都黯然失色,需要重新油漆一下。但是她做这些事的目的,是想为社区服务,而不是为教会服务。她种花,喂小鸟,摆弄菜园子,发现这些比去教会更有意思。

春镇母子屋早已拆了。那座可怖的曾经高高矗立在春镇的房子没有什么照片留下来,这也许是因为没有人愿意记住它的缘故吧。在它的旧址上,造起了几排淡褐色的住房,外加一个儿童游乐场,里面有银白色的秋千,黄色的滑滑梯,爬杆。

几年前,凯瑟琳开始对春镇母子屋发生了兴趣,那里是曾经激发她儿提时代想象力的地方。起初,她只是想了解一下它的历史,知道一些住在里面的孩子的故事。可是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那些死在里面的孩子,那些没能熬到上小学就死了的孩子,那些死于襁褓之中的婴儿。

五个月大的帕特里克·德伦(Patrick Derrane) 死于1925年,五个月大的玛丽·卡梯(Mary Carty) 死于1960年,其他的孩子死于1925年到1960年之间,这些孩子都是私生子。搏雷杰特们(Bridgets) , 挪拉斯们(Noras), 麦克们(Michaels), 约翰们(John), 还是很多玛丽(Marys) , 很多帕特里克(Patrick’s), 他们的姓氏是爱尔兰常见的姓氏,他们都死在春镇母子屋。

人们会在这些孩子们的坟墓前停留瞻仰吗?人们会记念这些孩子吗?

当凯瑟琳问这个问题时,她听到的回答是:

唉,这些可怜的孩子,这些可怜的孩子。

她越钻研,发现的事情越多。现在,站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她看到听到了当年发生在母子屋里的事情:铮光瓦亮的走廊,忙乱的宿舍,小孩的尿布,修女们的德性,大声的叫喊,轻轻的呜咽,嘟嘟囔囔的祈祷。

私生子的命运(1)一群与众不同的孩子们 

原文链接: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7/10/28/world/europe/tuam-ireland-babies-children.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