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等于五

从九里到南太平洋,终于停止流浪,栖息于白云的故乡Auckland, 小孩的故乡由此确定。边走边唱,不想遗忘,或被遗忘。
正文

新西兰的风情(续二)

(2017-11-10 11:18:05) 下一个

人刚到一新地方,认识的人不多,故都能够集中精力做好他自己的事。大家都会从如饥似渴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甚至政治经济以及各种趣闻旧事开始。初来乍到,往往看到的听到的大都是人们津津乐道愿意让你知道的,是大家总结出来认为是好的, 值得骄傲的东西。

比如新西兰, 人们普遍的认识是它属于英联邦的一员,算几乎所有被殖民国家中殖民对土著处理相对温和的。当地毛利人与新移民虽然冲突斗争不断,但其命运远较澳洲的Aboriginal和美国的印第安人要好得多。至少还有个什么残缺不全的历史条约互相牵扯制约,就像那仅剩的遮羞布,也已是文明的一大进步。新西兰向来以争取妇女权益为荣,全世界它率先赋予妇女选举权。后来我了解到这其实也是由于当时迫不得已的形势所逼。一战前后,作为那时大英附属国,新西兰是所有参战国家中男员损失最惨重的。尤其战后很多伤员失去劳动能力,需要大量的妇女照顾。加上各种战争综合症,男人酗酒现象严重。为了自己家庭利益和小孩的考量,妇女不再甘心做男人的丫奴要求当家作主,来控制自己的命运并进而保护小孩的权益。塞翁之马,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也。

毛利人一直有高大威猛英勇尚武的对外形象, 算是真正的战斗民族。英国人又向来擅长以体育来锻练身体,用纪律铸造个性。二者的结合表现就是新西兰人都酷爱体育和户外活动,每每在各种世界运动会中,人均金牌总数排第一。尤其在橄榄球,皮划艇和马术项目表现突出。新西兰四处环海,这儿的人都爱航海。当初毛利祖先就是靠他们天生的抗冻抗饿的身体特征和长年积累的航行技术,用一个小木舟发现新西兰的。新西兰的最大城市奥克兰号称千帆之都,它的人均帆船拥有率世界第一。现在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的美洲杯帆船赛主要是美国与新西兰的竞争。赛事期间,新西兰人当天都穿着红袜袜来为自己的船队加油。继承英国传统,足球是新西兰最普及规模最大的运动。八十年代关心足球的人都会记得82年世界杯预选赛就是新西兰淘汰了中国队,从此中国足球渐渐走向亚洲弱旅之列。唉,不提也罢。

总之,那时我一到新西兰就觉得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说是晴朗,天上又彩虹不断,有时还双虹贯日。因为海洋性气候,一阵风来就是一阵雨。来得快,去得更快。东边日出西边雨是常有的事,故而彩虹是这儿的一道常有的风景线。从小爱护环境的新西兰人认为彩虹是上帝与人类的一个约定。如有彩虹出现,上帝对人类的行为尚且是满意的。相反,人类就要受到惩罚。由于雨水丰盛,草木生长就旺盛。牛羊自然而然就长势不愁,新西兰的牛奶产量世界第一。

比起澳洲来,新西兰地貌更复杂。澳大利亚就像个倒置的盆,中间又是沙漠根本无法蓄水。平时干燥炎热,一到雨季来临,洪水四处泛滥,汪泽一片。我曾经想建议澳大利亚政府,与其白白地让美国人堆积核废料,不如在国土中间用核弹炸出两个大坑来蓄水,以改变气候调整温度。要知道现在一不小心,那里的气温就是40度以上。干燥时光响雷不下雨,雨在半路就被汽化。我曾经在这样的不毛之地开车一天,周围一片死海。后来考虑到有效仿牟其中要炸开喜马拉雅山之嫌, 比之更疯狂而一直沉默着。新西兰不一样,它湖泊众多,河流绵延不断。这儿的土地是大多由各种各样的火山灰组成,看起来红红粉粉的, 跟我们熟悉的黑黑油油的那种不一样。它 像捻碎的饼干,透水性特别强,插根棍子就能开花。新西兰至今还保留很多人迹罕至的森林和冰山, 绿色纯净是新西兰引以自豪的国际形象。说起核废料,为此新西兰人七十年代与美国闹翻,就是不让美国人把它倾倒在自己的任何疆土之内,甚至连美国的任何核动力的潜艇都不许经过新西兰的海域,全国坚持无核化。新美关系就在前几年美国国务卿赖丝(希拉里前任)来访后才刚有好转。去年新西兰地震,美国军舰借机以救灾的名义才来了一趟,转了一圈,耍了个花枪算是破冰之旅。从这一点来看,新西兰国家虽小,他个性很强,关键时刻关键事务敢于表达自己的立场,不屈强权。

新西兰人敢于天下先,是1949 年最早承认中国政府的西方国家 (仅在法国之后, 但两国的出发点截然不一样),也是发达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在2005年签定自由贸易协定的。现在与中国的经济来往日益频繁, 它的美丽和价值在渐渐地被中国人认识和继续挖掘, 相信未来的合作空间更开阔, 两国的交流更有远景,  我们都在注目以待。本国媒体也开始讨论他日中美若有冲突, 新西兰该何去何从。目前它的民调跟澳大利亚又不一样, 大多数的新西兰人愿意把自己归宿于亚洲本营, 更愿意跟中国加强未来的联系合作。但我个人很怀疑这样的报道,  除非日后双方的意识形态越来越接近。目前新西兰终究还是英美五眼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

偏离高大上, 新西兰的风情与我却是切切相关的生活在我周围的每个人, 和我们周围曾经发生的一些事。经过一番正统费力的绍介后, 我更愿意跟远方的读者谈谈我自己多年接触的人和事, 然后大家一起来感悟体味我们自己心中那个各自不同的哈姆雷特。(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