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奇石

职业: 外科医生 业余爱好: 旅游, 文学, 京剧, 工作之余喜欢写些怀旧散文, 随笔
个人资料
剑门奇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流年剪影 ——人间自有真情在

(2018-04-07 16:30:26) 下一个

人们常以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来形容时光的快速,在慨叹岁月的流逝之余也不无对人生短暂之无可奈何,所以古今中外都有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洒脱如李白,亦不免有“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春夜宴桃李园序)的叹息。不记得哪位作家说过:“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

这个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演绎出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说起来,也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了,那时候我在农村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下大队,并且吃住在农民家里,于是我就有了很多房东。我要讲的这一家房东之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则是因为我在这家人家住了一年多。回想起来,往事如在眼前,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煦的春风轻轻拂着我的脸,柳条低垂着,迎风摇曳,大队妇女主任领我来到了一个农家,这儿就是我将要安营扎寨待上一年的“分院”。说来也惭愧,所谓“分院”就我一个人,我身兼医生、护士、收款、配药,按照后来文化大革命中时髦的说法就是“一条龙服务”吧。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水乡农家,走进大门,是一个小小的庭园,园内栽着两棵桃树和一棵腊梅,梅花早已凋谢,但桃花却盛开着,那粉红色的花瓣象绽开的笑靥。桃树下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子,大大的眼睛,红扑扑的脸,长得很好看,她朝我很腼腆的笑了一笑,不禁使人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来,妇女主任介绍说她是房东老太的女儿。她把我们领进堂屋里,迎面是一张条桌,桌子上竖放着一只小镜框,镜框里是一个农村老头的照片;镜框前放着一些水果、糕点,还点着香烛,所以堂屋里一片氤氲之气。桌子后面的墙上有一副慈眉善目的观音大士画像,两边贴着一副对仗并不怎么工整的对联:“紫竹林中登自在,白莲台上供如来”,这对联因为每天进出都看见,所以印象很深,特别是有一次去宜兴旅游,在灵谷洞里看见一副对联,也与菩萨有关的,写得就要好得多了。那对联是“磊磊石上弥陀佛,云中观世音。”这两副对联我觉得都很有趣,所以至今还能背诵出来。堂屋的东边,一位五十开外的农村老太正在纺纱,看见我们进来就站起来,这老太与她的女儿长得十分相像,她一面热情地张罗我们坐下,一面叫她女儿给我在西厢房安排床铺,妇女主任对老太嘱咐了一番就转身走了。我把行李整理了一下,房东的女儿给我搬来了一个半桌当床头柜,又给我弄来一个火油灯,她们自己点的是油盏盆(所谓油盏盆是把一个小碟子放在竹架子上,盆子里放两茎灯草,倒上些菜油就可当灯照明)。傍晚时分,老太的儿子和女婿也从地里回来了,于是一家四口加上我五个人一起吃晚饭,也许因为我是第一天来的缘故吧,那天晚上的饭菜很丰盛,而且烧得也很可口。日子就开始平淡的过下去,我也逐渐适应了农家的生活。只是大家都有些拘束,特别是老太每天总是单独为我弄些菜,使我很过意不去。当时农民的生活很苦,除了自留地种些蔬菜,养些鸡鸭生点蛋外,很少上街买菜,所以在我的再三要求下,老太也不再每天专门为我弄菜了,但还是隔三差五地为我加个把菜。一个月下来,我们已经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那供桌上的老头是这家的家长,去年年初去世,至死也不知生的什么病,老太每个月中有两次要给老头子上供,供完以后还要大哭一场。老头生前是木匠,手艺还不差,所以房东一家在宅基上还是收入较好的人家,因儿子还小,所以早早给女儿招了个女婿,女婿是外乡人,高高的个子,黑黑的脸,长得挺难看的,宅基上有人挖苦老太“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但女婿人很老实,活儿也好,虽说是包办婚姻,但小夫妻感情很好。房东一家人都待我很好,特别是老太把我当儿子一样,看见我洗衣服、洗被子,一定不许,非叫她的女儿去洗不可,并说农村里的男人是不洗衣服的,当医生的更不能洗衣服。我告诉她,我从小就自己洗衣服,但老太还是坚持不让我动手,以后我也就乐得省力,都由她女儿包办了。我到乡下不久,乡间的小路不太会走,尤其是那河上的竹桥,四根毛竹捆在一起,日晒夜露,走的人又多,那毛竹滑溜溜的,我一走上去就心惊胆战。白天还好些,晚上就怎么也不敢走了,所以每次夜出诊,老太总要吩咐来请出诊的人一定得把我送回来。有几次请看病是宅基上的人捎的信,老太就叫她十四岁的儿子陪我一起去。说实在的,春天真美,麦苗 儿青青,金黄色的菜花发出沁人的香味,小河的水静静地流,天空一碧如洗;星星点点的茅屋、瓦屋、树木、竹林,把春天的田野点缀得十分动人。“小桥流水人家”很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置身于这大自然的怀抱,农民们对我 十分友好,于是把我刚来时的抑郁不快一扫而光。

布谷鸟开始布谷布谷地呼唤着人们,夏天到了。夏天除了它的灼灼逼人的炎热外,实在也是最具勃勃生机的季节。那蓝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村庄路边,各种鲜花开放,姹紫嫣红一片,煞是好看,不过在烈日下劳作的农民肯定是没有这种诗情画意的感觉。天气热,生病的人也多,每天出诊好几回。出诊前,老太总不忘给我灌好一盐水瓶早已凉好的大麦茶(当时农村里大多人家喝生水解渴),大麦茶已十多年不喝了,有一股甜甜的焦香味,当时对我,无异于玉液琼浆,至今回味起来,那味道真是好极了!夏天各种吃的东西也多,玉米、南瓜,都是农村里很普通的东西,自小生长在城市的我,平常很少吃到,所以经常饱啖一顿。夏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房东家屋后池塘里的荷花,开始的时候,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后来就是“映日荷花别样红”。房东女儿知道我喜爱荷花,所以常把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给我放在床头,插在一个她们家不知何年何月留下的花瓶里。最令人难忘的是下雨天,那雨象帘幕似的从天际直挂下来,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飒飒的声响;雨点落到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有一次,房东女儿给我猜一个谜语:“大姐清清秀秀,二姐唇红齿白,三姐爆眼绿睛,四姐……”我一下就猜了出来,她还直夸我聪明,一猜就中。莲蓬成熟了,老太除了送给宅基上的小孩子外,余下的就是我们每天摘几个吃吃,那白白嫩嫩的莲子,甜甜的。我女儿小时候也喜欢吃,我看着她那小手剥莲子的情景,不禁会想起辛弃疾“清平乐”中那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来。

秋天来了,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经过炎夏的烧烤以后,终于换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天空是那么的高,天边飘着一朵朵白云,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低下了头,牛羊低着头吃草,时而发出咩咩的叫声。微风吹过,掀起一阵金色的波浪,蓝天、白云、草地,风吹草低见牛羊,好一派大好秋色。我最喜爱秋天,虽然有人因为“枫叶荻花秋瑟瑟”,从而发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叹!我特别喜爱秋天的夜晚,那一轮弯弯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穹,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窥视着人间;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中低吟浅唱,那蟋蟀却像比赛似的扯直了喉咙大喊大叫,偶尔几声犬吠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凉爽宜人的秋天稍纵即逝,接下来就是寒冬腊月,农民们除了干河积肥外,地里也没有什么活干,空闲时间也多了。在有太阳而无风的日子,我与房东一家常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我把两只脚搁在老太给我的脚炉上取暖,给他们讲“野叟曝言”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房东的女婿一边听,一边编竹篮,房东老太把纺车搬到墙旮旯里,那一根似乎永远扯不完的线就这么随着嗡嗡的纺车的转动不断地流淌。房东女儿也不停地飞针走线,把一家人的衣服鞋袜利用这个冬闲时光做好(连我的鞋也是她做的)。廿四夜前后,各家各户开始蒸糕,那糕又厚又大,上面还撒了红绿丝,吃起来又甜又糯,我很喜欢吃,回到镇上后,每年冬天,老太总要叫她的女婿给我送几块年糕来。冬天对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黄昏吧,冬天日头短,傍晚时分,太阳已经落山,一抹红色的晚霞还隐现在天边,树木只剩下了枝桠,偶尔有几只寒鸦在空中飞过。在出诊回来的路上,我对冬天的景色不禁有些伤感,“枯藤、老树、昏鸦”,一派肃煞之气;但望着村庄上各家烟囱里在落日的余晖中袅袅上升的炊烟,心中就冉冉升起一股暖流。

有位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于是,春姑娘又踏着轻盈的步履悄然来到了人间,大地又披上了绿装,柳絮飞舞着,桃树上缀满了红宝石似的花蕾。田岸上、水池边,开遍了黄色的迎春花;那“无意苦争春”的梅花却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空中充满了它们的呢喃。我也要结束这儿的工作,这“分院”将设到另一个大队去。房东一家知道我即将离开,也有些依依不舍。说来也真不好意思,年轻的我,听到把我调回镇上的消息,心里着实很高兴,说实在话,叫我一辈子待在这儿我也是不愿意的。隔壁那个五保户三老太有一天神秘兮兮的对我说,房东老太有个外甥女,比我小三岁,长得很漂亮,房东老太想把她许配给我。我一则年纪还小,二则当时我的心比天高,所以婉言回绝了,后来房东老太也未再提起过。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回首往事时,对老太的一番好意还是非常感激的。有件事我感到非常遗憾,当听说“分院”要搬迁,大队要培养一个“保健员”时,老太托我向大队支部书记说一说,让她读过两年初中的儿子当“保健员”,我也很当回事地向支部书记说了,支部书记答复我说,老太家是富裕中农,得让贫下中农子女来当。我当时想:“什么富裕中农!就这么三间一转头的茅草屋能富到哪里去?”还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我家中的写字台上要配一块玻璃,当时只有上海才能买到,有一天傍晚与房东女婿闲谈中谈到,他便说想法给我办到。大约隔了半个月时间吧,房东女婿开船到上海装垃圾回来,给我带回了那块很大的台面玻璃。他告诉我,为了配这块玻璃,他差不多整整跑了一条北京东路,因玻璃太大,公共汽车不让乘,于是又夹着它步行到十六铺船码头,总算把它带回来。这块玻璃能值几何,但乡下人乐于助人的真诚情意却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离开的前天晚上,房东家象过年一样摆了好多菜,从不喝酒的我居然也喝了一碗农家的米酒。夜深了,我久久不能入睡,于是披衣起来,踯躅在庭院里,毕竟是春夜,还有些许寒意,望着月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斑驳陆离的影子,还有缤纷的落英,那“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的诗句又跃入我的脑海。第二天清早,在晨光曦微中,我搭队里开上海的船回镇上,但见那皎洁的下弦月还高高挂在天空,几颗星星稀稀朗朗的俯瞰着大地,春风轻轻地拂着岸边的杨柳,此时,“杨柳岸晓风残月”下的这家普通农舍,不禁使我有些留恋。回镇上后,有时到房东家所在的大队去,我也总不忘带些东西去看望他们,老太的纺车依旧在不停地旋转。

在我将要调动工作的那年,有一天房东的女儿急匆匆来医院找我,颞颥了半天才开口,想托我给她女儿在镇上一家乡办厂里找个工作,我一口答应了,不想人家对我说:“要是你自己的事,我们一定帮忙,别人家的事这皮箱你就不要掮了吧!”吃了这闭门羹,我觉得很对不起房东一家人,所以一直未给他们回音。不久我就调到别的镇上工作,与房东家也未再通音讯,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全家人的情意我从未忘怀。与农民的相处使我在平日接待病人时工作非常认真,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对农村来的病员。时至今日,有病人到我们医院来,我也总是热情接待,当看到或听到少数医务人员对病员态度不好时,我在感慨之余非常愤懑,我很想把房东这家的事讲给他们听一听,假如他们的人生中也有这么一段经历,那么我想也许会对病人增加些同情心吧!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江南水乡,房东家的草房想必也早建成楼房了吧!那观音大士和那副“紫竹林中登自在,白莲台上供如来”的对联早已在文革中破四旧时就被破掉了,不知房东老太还健在否?我怀念我的青年时代,怀念那代人待人的真挚情意,特别是房东一家,他们与我萍水相逢,但他们对我的关怀令我终生难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剑门奇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aglegirl' 的评论 :是的,谢谢您看我的拙作
beaglegirl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候的人淳朴善良,还保留着老传统,而且有一定的信仰。
剑门奇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村' 的评论 : 谢谢
老村 回复 悄悄话 真情在就好。
剑门奇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妈妈的故事' 的评论 : 谢 谢鼓劢
妈妈的故事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笔啊!你的房东的质朴善良让人好感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