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惊梦》 文:黄裳 诵:Tony
春天下午,是那种给人带来无端慵倦的天气。太阳正好,也许是太好了,才使盛开的花朵低垂,使柳丝飘拂得无力,使杨花毫无目的地漫天飞扬。 十六岁的杜丽娘几乎拿不稳手里的绣绷,针早已停了,彩线也重得拈不起,何况又是那么长。她只好叹口气放下手中的活计。 春香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也许是躲在后楼里打瞌睡。 不知怎的,近来她隐约地感到了母亲对自己明显增添了的关心。娘总是习惯地摸着她那头又厚又软的黑发,频频叹息着,好像有无穷的心事。“孩子,你知道做娘的辛苦吗?”她仰面看着娘的眼睛,迷惑不解。娘并不亲自照管自己的生活,可是她知道,娘的心时时都在自己身上,娘确实辛苦。 娘说过:“女孩子不能大天白日里睡午觉,那是懒婆娘才干得出来的,没规矩没教导的。” 娘又说过:“那花园子里一直没有人,女孩子要少去。万一碰上个花精柳怪,就不好了。” 娘还有好些别的教导。娘疼自己,从不说什么叱责的话,可是娘的眼睛却厉害。哪些是允许的,哪些就不行。这些从娘的眼神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她能用眼光给你画出一个活动的圈子来。 杜丽娘的绣房里不仅有梳妆的镜奁、女红的刀尺,还有笔砚、纸绢。她喜欢画两笔。开头只是描几张花样子,后来也试着画画人物。她有一册仕女图,闲时就照着临摹。她觉得仕女图里的美人都和自己差不多,都那么美,那么文雅,又好像都有什么心事。杜丽娘想自己并没有什么心事,因此觉得奇怪,不可理解。 除了仕女图,还有一部《列女传》,也是娘给的。书里有许多幅刻得精致的图像,画的也都是女人。每幅图写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往往是不幸的。女人的不幸好像又总与男人有关。她想也许这就是娘千叮万嘱的用意所在。只要一辈子不见男人也许就能免去一切不幸的吧。 杜丽娘也确实没有机会看见更多的男人,除了自己的父亲和在书房里坐着的老夫子。她想,世上的男人一定不都是这样的,难道他们真能为女人带来那许多形形色色的不幸吗? 《列女传》里写的都是不幸女人的故事。看来一定还有更多幸福的故事,不过作者没有写也不肯写。她常拣父亲不在家时偷偷到书房里去看书。父亲的书真多,一叠叠、一堆堆都放在书架上。案头床角则零乱抛置着一些小册子,全不是什么大部头的圣经贤传。她只能抽空翻阅,一见人来就立刻放下。就这样,她断续地读了《花间集》里的许多名篇,尽管这里面没有故事,却能摸到青年男女的心,摸到了心也就看见了故事。更使她吃惊的是,世间竟还有写得那么真切、完整、大胆的故事。元微之的《莺莺传》,这是她分两回才读完的,一面读一面沉思、回味,使自己脸红心跳,舍不得一口气读到结局…… 在春天下午的深闺里,杜丽娘忽然想起了这些故事。她不只记得情节,还能背得出那些不易忘却的片段,想赶也赶不开。 春香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了,伺候她梳妆。梳洗好她们要到花园里去。春香说,园里的花差不多已经开齐了,只除了牡丹。等到牡丹开,春天也就要去了。 她轻轻坐下,面对着妆台的宝镜,试看自己的面庞。看到双颊上的红印和堆满了慵倦的眼波时,蓦地倒转了头颈。这时镜中出现了少女的侧影,高高的云鬟,簪在额前微颤着的步摇,她为自己的美丽吃惊了。 “小姐你好标致。”春香说,“这身衣服颜色也配得好,茜红衫子越发衬出了雪白的皮肤,乌黑的头发。小姐,你真是美人。” 她默默看了春香一眼,没说什么。 她让春香扶了缓缓走出绣阁,小心地穿过布满苍苔的花径,推开了虚掩着的园门,只觉得眼前一亮,小小的一扇角门竟关住了如此丰满、充溢活力、五彩缤纷,使人张不开眼的春光! 她在花园门口停下,有些迷惘,有些眩晕,竟不知怎样走进这春光中去。她想起从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话:“春深如海。”是啊!春光真像海似的深,像海似的神秘。 春光绝不是静寂的。燕子拖着双剪飞快地从身边掠过,黄鹂藏在高柳梢头,或歌唱,或呼唤,它们也为眼前的春光而激动,而欢跃。眼前一片生机,连花草也是有生命、有情思的,也懂得欢乐与哀愁。它们知道花开以后要落,春天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应该珍惜,及时抓住这美的一瞬。可是轻轻放过不加一顾的也不是没有。今天她如不是冒险甘犯慈命偷偷来到园里,这眼前的一切不就与她没有关系,并不存在了么。 她的心乱得很,有许多话想说,只是说不出口。眼前没有一个能懂得她心思的人。她让春香扶了,走过画廊,走过花圃,穿过假山,来到水榭一侧的平台。放眼望去,对山是一片盛开的杜鹃花,红得像一片火。她心里乱得很,想静静地坐一会儿,她让春香去看看老夫人午睡醒了没有,一个人倚着太湖石在石凳上坐了,痴痴地伫望池水,和使人目眩的山花。 春香去后,她恢复了心头的宁静。 当春香在身边,她在这里感到可怕的孤独,春香去后,孤独感却一下子消失了。春风,杨柳,燕子,黄鹂,火红的杜鹃,斑斓的芍药,茸茸的绿草……眼前的一切,顿时都化为有知觉有情意,能互通情愫、倾诉衷曲的对象。她想起娘说过的花妖,眼前的正是这一大批可爱、可亲近的精灵。她转过槛脚,凭栏下望,在红色游鱼丛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她十分惊喜,她不怕谁偷听,在这里没有值得保守的秘密,她想任情盘问躲在池水里的那个痴丫头,让她回答一切深埋在心底的隐秘。这一切,无论在娘面前,在春香面前,都是无法出口的。 她抬头望去,远远太湖石边,转出了一个穿了白绸衫子的少年身影,手里拿着碧绿的柳枝。她凝眸细看,这秀才好面熟,可记不起曾在哪里见过。这时她记起在古人诗集里看到过许多“折柳”字样。为什么人们在送别情人、怀念远入时总要折一枝杨柳呢? 拿着柳枝的秀才微笑着,缓缓地走近来了。她静静地坐着,心里平安得很。应该来的终于来了。 秀才走近来,在她身边轻轻坐下,她觉得他的帽檐碰着了自己的鬓角,颊边嘘拂着他的喘息,耳中传来了他的絮语,听不真切,其实也不必真切。这些话她早已在自己心中重复过无数遍了。 她接受了秀才的提议,两人并肩缓缓向园中走去。她不说话,只是听;她觉得自己脚步从来没有如此轻盈过,心里从来未有这样充实过。他们沿了池畔走,看鸭子在池中缓缓地游,悠悠的,她忽然想起“春水船如天上坐”,这真是一句好诗。她觉得自己这时在天上了。 走倦了也说倦了。他们选了一处太湖石坐下。头上是一树开足了的碧桃。他们在树下坐了许久。风儿吹下了一阵红雨,花瓣儿洒得满头满脸,坐着的入兀自不动。这样下去,早晚她们会被落红埋起来的。 |
此文的背景音乐应是昆曲的唱段——不喜欢此处的有人声的背景音乐,尤其是昆曲,那本是高雅之士于嗑瓜子嚼五香豆之余摇头晃脑听的曲,我等低俗人等是听不懂的;但听不懂归听不懂,偶尔还是可以附庸一点风雅,那就把部分昆曲唱词抄几句,算是稀里糊涂的听个大概吧:~
杜丽娘、
春香 (同醉扶归)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春香 (白) 来此已是花园门首,请小姐进去。
杜丽娘 (白) 进得园来,你看:
(念) 画廊金粉半零星,
春香 (白) 这是金鱼池。
杜丽娘 (念) 池馆苍苔一片青。
春香 (念)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杜丽娘 (白) 春香。
春香 (白) 小姐。
杜丽娘 (白)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春香 (白) 便是。
杜丽娘 (白) 春香——
杜丽娘、
春香 (同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韶光贱。
春香 (白) 小姐,这是青山。
杜丽娘 (好姐姐) 遍青山……
春香 (白) 这是杜鹃花。
杜丽娘 (好姐姐) 啼红了杜鹃。
春香 (白) 这是荼蘼架。
杜丽娘 (好姐姐) 那荼蘼烟丝醉软。
春香 (白) 是花多开,牡丹还早。
杜丽娘 (好姐姐) 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
春香 (白) 小姐,你看莺燕叫得好听啊。
杜丽娘 (好姐姐) 生生燕语明如翦,
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春香 (白) 小姐,这园子委实观之不足。
杜丽娘 (白) 提它怎么!
春香 (白) 留些余兴,明日再来耍子罢。
杜丽娘 (白) 有理。
(隔尾) 观之不足由他缱,
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春香 (白) 小姐,你身子乏了,歇息片时。我去看看老夫人再来。
杜丽娘 (白) 去去就来。
春香 (白) 晓得。
(念)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春香下。)
杜丽娘 (念) 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啊春,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
(白) 唉,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山坡羊) 没乱里春情难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
俺的睡情谁见!
则索要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
和春光暗流转。
迁延,这衷情怀哪处言!
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万年欢牌。杜丽娘入梦,柳梦梅上。)
——你看,待杜丽娘入梦,柳梦梅才上来,可不就是入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