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西方文明起源 英国学者 距今还不过600年

(2025-02-21 15:23:56) 下一个

西方文明起源时间,英国学者坦言:短到距今还不过600年

2025-02-16  百家杂评 江苏

按照西方主流观点,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纯洁的童年”,之后经历古罗马、黑暗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大航海时代与启蒙运动,最后到近现代。其中,古希腊初期是米诺斯文明,之后是迈锡尼文明,接下来才是我们熟知的古希腊。

以此来看,西方大概就有4000年的文明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古老文明。如果与西方承认的中国文明史比较,那么中国文明史只有3600年,西方文明史还要长于中国。但问题是,西方这种“文明叙事”到底可不可信呢?

英国学者语出惊人

上述西方历史叙事到底可不可信,笔者不做判断,不妨看看两位著名的西方学者观点:

首先,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崩溃中的罗马的殖民地范围之内,未来的西方文化正在西北方潜滋暗长。”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之际,此时“未来的西方文化”才“潜滋暗长”。因此,按照斯宾格勒的观点,作为一个西方文明的文明,最早也不早于罗马帝国覆灭,距今最多不到1600年。

需要注意的是,斯宾格勒认为古希腊、古罗马并非西方文明的“古典时期”,两者没有什么继承关系,西方文明是后来滋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文明。

其次,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基于某种原因,从15世纪末期开始,西欧的那些小城市在从拉丁语(还有一点希腊语)借来那些不纯的语言,以拿撒勒居住的犹太人的教义发展了他们自己的宗教,并从东方数学、天文学和科技中汲取知识后,催生了一种文明。”

弗格森说的很清楚,15世纪末期开始“催生了一种文明”,这就是西方文明,是“催生”而不是自然出现的文明!15世纪末期,大概就是1490年前后,哥伦布到达美洲之际,距今不过500多年。

其中,“以犹太人的教义发展了自己的宗教”,说明基督教起源时间可能很短暂;而“从东方学习了数学、天文学和科技”,说明西方在近代科技来源上编造了很多谎言,其实很多来自东方。

颠覆论断可不可信

上述对西方文明起源时间的论断,无疑具有颠覆性,但问题是到底可不可信呢?其实,虽然上述观点颠覆传统认知,但并非没有道理。

无论古希腊、古罗马存不存在,或者说是不是西方史书描述的那样,都与西方文明没有什么联系。在中世纪后,西方“复兴”了从阿拉伯传来的古希腊文化,并不是从古继承下来;至于古罗马,如今西方西欧人群在罗马时代是“蛮族”,两者处于敌对关系,而且古罗马的政治文化等,在后世西方也没见到一脉相承等等。

因此,斯宾格勒等就不认为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实,有兴趣的朋友看看英国历史,就明白斯宾格勒的观点很有道理,比如罗马统治英国数百年,但英国直到7世纪后才进入“国家”时代,即混乱的“七国时代”,国家还没有什么制度,压根就没有继承古罗马什么制度文化。

至于尼尔·弗格森的观点,上文他已经说明,即15世纪末才“借来那些不纯的语言”、“由犹太教义发展出自己的宗教”、“从东方汲取了数学、天文、科技等知识”,语言、宗教、科技三者汇合后,于是“催生出了一种文明”。问题是,弗格森的这种论断到底正不正确呢?

首先,英语、法语中都有很多拉丁词汇,其中英语中还有法语词汇,是一种高度杂交的语言。但是不是15世纪末“西欧的那些小城市在从拉丁语(还有一点希腊语)借来那些不纯的语言”,即英法德等西方语言真正出现于15世纪末,到底是不是这样,笔者不太清楚,将信将疑吧。

其次,宗教部分的确存在疑点,比如中国第一部《圣经》出现于1823年。即,传教士在中国近300年,还有鼎鼎大名的利玛窦、汤若望等,编写过很多中文书籍,但传教时竟然连一本《圣经》都没有,岂不怪哉?或许,15世纪时才发展出自己的宗教,教义还在“推敲”之中,故而没有!

第三,“科技”是近现代西方文明最大的特点之一(还有一个应是宗教),过去认为最初的科技知识源自古希腊,但弗格森的回答是“东方”。其实,现代溯源考证,以及一些西方学者研究,都表明弗格森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15世纪之前西欧还没有相关“科技知识”。

关于西方科技来源,美国学者坦普尔认为“那些奠基现代世界的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均来自古代中国。”还有,全球通史中认为中世纪西欧贫穷落后,然后“西欧人拿来了中国的发明,竭尽全力发展它们,并将其用于海外扩张。”因此,最初主要是“中学西渐”,而不是“西学东渐”。

因此,以这三点来看,弗格森说西方文明始于15世纪末,还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其道理。

总之,以斯宾格勒与弗格森的观点来看,西方文明出现时间并不长,长则不过1000多年,短则不过600年,远没有西方主流描述的4000年那么长。

当然,或许有人认为上述两人的观点未必正确,事实也的确如此。但问题是,连古希腊、古罗马历史都漏洞百出,那么西方“4000年文明史的叙事”就一定正确吗?

参考资料:《子思:为什么“谎言帝国”指的是西方集团整体?》、《尼尔·弗格森——文明》等

子思:为什么“谎言帝国”指的是西方集团整体?
观察者网 2022-04-01 08:38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子思】
“谎言帝国”说的主要是美国,但同时也指整个西方集团。
一直以来,西方集团有一个将自己与世界其他部分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就是它总是不厌其烦、喋喋不休地将“言论自由”、“多元观点”、“平衡报道”、“信息透明和自由流动”等等大词挂在嘴边。
而其实这恰恰也正是“谎言帝国”的主要标志。因为只有“谎言帝国”才最害怕它的真实罪行得不到谎言和欺骗的掩盖,才最需要依靠所谓“言论自由”原则为谎言的制造和传播提供便利。
这一点在很长时间里不容易被识破,善良的人们还误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人权的体现、进步的体现;但是在一次次见证了西方集团以自由、民主、人权的名义犯下的惊人罪行之后,其中的欺骗性也就暴露无遗了。
事到如今,完全可以试行这样一个规则:只要听到某位西方政客又开始大谈自由,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他正在准备干坏事;而只要听到他又开始大谈“言论自由”,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他又要撒谎了。
当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发动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他那个时期的演讲,几乎每篇都会将“自由”这个词重复使用很多次,最多时在一篇演讲中“自由……自由……”了几十次。这是在干什么呢?事后回顾地看,美国在这些侵略战争中犯下的实际罪行也恰恰与“自由”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成正比。
 
2001年10月7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下令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视频截图)
眼下这场乌克兰危机,西方的这一套又来了。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几天前的演讲中激情四溢地说:“如果自由有名字,它的名字就是乌克兰,乌克兰国旗就是今天的自由旗帜。”话音落处,掌声四起。
是的,一个主权国家被如此随意地当作地缘政治棋盘上的棋子,数千万人民被如此草率地当作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西方集团这些公然的犯罪,当然都需要靠“自由”这个万能的大词来掩盖。而那句被大词掩盖的真话是什么呢?做个很简单的置换就出来了——如果“毁灭”有名字,它的名字就是乌克兰,乌克兰国旗就是今天的“毁灭”旗帜。
在大英帝国全盛时期有句流行语,“一个地区只要是自由的,它就是英国的”。遗憾的是,200年过去了,当今世界的大多数人听到这些西方政客大谈“自由”时,第一反应仍然是对字面含义的憧憬和感动,而不是看到背后的真实时的恶心呕吐。这的确是西方“精神武器”的高超之处。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作为弥天大谎的“自由”这个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几百年里几乎百用百胜?为什么这个弥天大谎会是西方集团的独家专利,独门绝技?“自由”与“西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到底是什么?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一下今天人们所说的“西方”到底是个什么?
第一点,说到西方,它并不是一个像亚洲、非洲、印度这样的地理表达,它在地理上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它最小的时候,是欧美各国之间发生混战的时候,常常只有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和法兰西代表西方,包括德国在内的中东欧都不是;最大的时候,则是面对世界其他几大主要文明如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的时候,这时的西方不仅可以包括整个基督教世界、高加索人种,甚至还可以包括亚洲的日本。
这就意味着,它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完全根据现实政治需要而临时编造。日本人在种族上与高加索人种差距巨大,但可以被接纳进西方;加勒比国家在生活方式上非常接近西方社会,可是并不被承认是西方;俄罗斯在宗教上与基督教世界的联系千丝万缕,照样被西方所排斥。
第二点,今天这个不可一世的西方,在世界历史上,实际上是一个很晚近才诞生的、新生的集团,比大多数人以为的要晚得多,因为古希腊-古罗马并不是它的“古典时代”,而所谓的“西方文明1.0”也完全是一个编造。西方作为一个文明的诞生,最早也不早于罗马帝国的覆灭。
有一种说法是,“在崩溃中的罗马的殖民地范围之内,未来的西方文化正在西北方潜滋暗长”(斯宾格勒,1918),如此说来至今不过1000多年;而另一种说法是,“基于某种原因,从15世纪末期开始,西欧的那些小城市在从拉丁语(还有一点希腊语)借来那些不纯的语言,以拿撒勒居住的犹太人的教义发展了他们自己的宗教,并从东方数学、天文学和科技中汲取知识后,催生了一种文明。”(弗格森,2011)如此说来至今不过才500多年。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