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杂志8月28日文章,原题:莫迪的外交正在伤害印度利益 就在印度总理莫迪7月13日抵达巴黎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全体会议对他的信誉造成尴尬的打击。欧洲议会正在就一项措辞严厉的决议进行辩论,决议涉及印度曼尼普尔邦始于5月且持续不断的族群冲突。曼尼普尔邦由莫迪的印度人民党统治,但他既没有访问过该地区,也没有在决议做出之际公开呼吁和平。
印度外交正日益招来争议
上述决议没有点名莫迪政府,但几乎没有掩饰谁应为暴力事件负责,称“人们担心有政治动机的分裂政策”。这项决议得到了欧洲议会的批准。就在莫迪开始他在巴黎的外交活动时,印度外交部不得不匆忙作出回应。不出所料,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称该决议是“对印度内政的干涉”,并形容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反映了殖民思维”。
这不是一次性事件。由于莫迪政府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印度外交正日益招来争议。政府的右翼意识形态推动着该国在国内外行动。虽然一些外交官抵制这一举措,但包括外长在内的其他人选择接受。从印度议会决议到全面的抗议,从暗地挖苦到外国政府走廊里的窃窃私语,抵制的声音越来越大。
壁画引发争议
人民党的意识形态母体公开宣扬印度教高于其他宗教,并重申其信仰,即印度是一个印度教国家,无视该国的世俗宪法。这种“印度教至上”的观念正在印度世俗肌体中造成越来越大的撕裂——针对基督徒和穆斯林等宗教少数群体的仇恨犯罪越来越普遍,针对他们的仇恨言论甚至更加猖獗。就在几周前,莫迪为一座新议会大楼举行落成典礼,这座大楼上有一幅壁画地图,上面标出了印度的边界,西起巴基斯坦,东至孟加拉国,吞并了尼泊尔和不丹,印度外交官不得不在南亚次大陆各地灭火。
印度邻国对这种随意践踏其主权的行为感到震惊。新德里的传统朋友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同样感到受辱,两国都要求解释。尼泊尔前总理巴特拉伊警告说,壁画问题将“引发不必要和有害的外交争端”,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两个邻国之间的“信任赤字”。
就在这幅壁画引发争议的几周前,美国公开表示,印度人民党及其下属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团体支持尼泊尔印度教团体的要求,要求抛弃尼泊尔的世俗宪法,把尼泊尔变成一个印度教国家。
损害印度地位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些事件正在损害印度在全球的地位,尽管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大声说出来。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的印度问题学者阿帕纳·潘德表示,“毫无疑问,印度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崛起将对印度的全球形象产生影响。”她补充说,印度最近的一些行动已经“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在近邻,“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历来不被允许影响外交政策。不管印度政府如何,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外交政策是绝缘的。”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2019年,莫迪政府修改该国公民身份法,为来自穆斯林占多数的邻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非穆斯林难民的公民身份申请提供快速通道。人民党个别领导人发表声明,他们轻蔑地称这些移民通常没有身份证件。
地方冲突可能助长印度政府强烈的民族主义。去年,新抵达的印度教移民和穆斯林居民之间的暴力冲突震惊了英国城市莱斯特。据英国媒体报道,警方调查发现,印度教民族主义被怀疑在煽动这些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作者昆瑙·普罗希特,陈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