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年12月,17岁的苏格兰女王、法兰西王后玛丽·斯图尔德丧夫,从5岁起被送到法兰西宫廷受法王亨利二世保护,到和佛朗索瓦两小无猜一起长大,再到佛朗索瓦15岁登基16岁驾崩,玛丽·斯图尔德在法兰西生活了将近13年,期间和王太后美第奇的凯瑟琳关系一直不好,婆婆不喜欢儿媳控制儿子,媳妇也看不起婆婆的“翡冷翠商贾”出身。十岁的小叔子查理九世登[
阅读全文]

在1560年7月《爱丁堡条约》签署后,苏格兰的玛丽女王仍然一意孤行地在法兰西自己的宫殿里悬挂英格兰王室旌旗,在信笺上使用英格兰女王印戳,而且只要在王宫里走动,就让人高喊“给英格兰女王让道!”。玛丽·斯图尔德这种挑衅让英格兰朝臣们更感到伊丽莎白女王必须尽早有自己的子嗣,故此女王的婚姻再次成为枢密院刻不容缓的大事。可以说,伊丽莎白是[
阅读全文]

虽然1558年底塞西尔在伊丽莎白登基前就拟制了《宗教改革方案》,DeviceforAlterationofReligion,“宗教改变之举措”,但实际实施起来这个“改变”遇到的阻力却相当大,是以伊丽莎白不得不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
举个例子,伊丽莎白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上就不得不使用旧教的拉丁语君主登基仪式。当卡莱尔主教用拉丁语问新君是否宣誓保证维护人民的法律和习惯并为[
阅读全文]

1558年11月18日玛丽一世离世时,英格兰王位第一继承人、25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忐忑不安地在伦敦以北30英里的公主府哈特菲尔德庄园等候消息。当看到一小队人马向庄园飞奔而来时,伊丽莎白心中应该是惊恐和期待参半的,毕竟玛丽一世在11月6日才勉强承认了她的王位继承人身份,西班牙方面也从未放弃说服玛丽将她处死以绝后患,故此不能排除玛丽在生命最后一刻为了确保英[
阅读全文]

1557年3月20日,玛丽一世的丈夫、西班牙储君、西班牙所属低地国家总督、勃艮第大公菲利普从布鲁塞尔返回英格兰,不是因为他想念玛丽了,而是要钱要粮来的。
我们从亨利八世篇起就反复提到的意大利战争(ItalianWars),也叫哈布斯堡·瓦卢瓦战争,最初是从这两家1494年争夺意大利半岛而起,此后西欧主要国家都主动或被动卷入,打打停停,经历八个阶段,1551年进入[
阅读全文]

1555年4月,玛丽一世觉得自己到待产时间了,算算日子,从1554年7月成婚到现在已满9个月;特别是年前11月教皇特使波尔用圣母经祝福她候,玛丽真真切切感受到路加福音1:41中施洗者约翰的母亲伊丽莎白对圣母玛丽亚说的话,“伊丽莎白一听见玛丽亚的问安,腹中的胎儿便跳动起来,伊丽莎白被圣灵充满。”,所以玛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满心欢喜地等待王位第一继承[
阅读全文]

从1553年8月玛丽一世登基,到1555年1月《异端法案》出台,这一年半时间内,除了恢复了拉丁语弥撒礼和教堂摆设及礼拜程式外,“玛丽复辟”并未能将英格兰的宗教恢复1529年教改之前的教皇时代。圣经经文的救赎作用仍然被肯定,教改之前的著名朝圣地,除了忏悔者爱德华(EdwardtheConfessor,英格兰十一世纪昂撒国王)的圣坛外,其他的都未被恢复,包括亨利八世1511年赤[
阅读全文]

1554年年初华耶特叛乱的失败和与西班牙太子菲利普的联姻,大大增添了玛丽女王的信心,英格兰的宗教也开始全面掉头。从棕榈主日到复活节主日这一周内,所有传统的天主教礼拜仪式,从棕榈主日扛棕榈叶游行,到耶稣受难日向十字架匍匐,再到复活节主日耶稣复活仪式,全套恢复。教堂里之前取代圣者画像的圣经经文重新被画像取代,圣保罗大教堂的祭坛恢复,唱诗班按[
阅读全文]

1554年年初的华耶特叛乱也险些要了伊丽莎白公主的命。
叛乱发生时,伊丽莎白一如既往地和外界保持距离,躲在哈特福德郡自己的府邸阿什里奇宫,一来避免为自己招来祸端,二来也是要隔岸观火,静观事态发展。
虽然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华耶特叛乱的最终目的是扶持伊丽莎白上位取代玛丽,但叛军和伊丽莎白之间并没有直接来往,也没有证据证明伊丽莎白参与了叛[
阅读全文]

1553年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登基,在罗马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眼里,无疑都是罗马旧教的巨大胜利。英格兰在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与罗马教廷分庭抗礼之后,现在有了一位忠于教皇的君主,用罗马帝国大使的话来说,这是神迹,是神的旨意得以实现。
新君玛丽女王也将自己的登基视为神计划的一部分,将英格兰带回罗马教廷的怀抱是她的命运更是她的责任。
图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