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应该是一个人当中最宝贵也是最崇高的一种精神内核。如果一个人,只想别人从外到内地爱他,而从他那释放出来的,却没有爱,那么这个人绝不会是什么好人甚或很可能是邪恶的人;同样,如果一个团体或政党也只是希望别人爱它,而从它那释放出来的,也没有爱,那么,这个团体或政党也不是一个好团体或政党甚或很可能是邪恶的团体或政党;甚至一个地区或国家,如果只希望别人爱它,而它自己释放出来的,也没有爱,那么,这个地区或国家也不是一个好地区或国家甚或很可能是邪恶的地区或国家。而一个邪恶的人,不管他现在是什么位置,如果不及时悔改的话,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人神共愤的目标;而这样的结局也适合于团体政党地区或国家。
至于现今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或团体政党或地区国家在如此的邪恶之列,请读者们自己判断,这不是我发文的重点,也不是我发文的目的。而我发此文的目的是呼吁人们要“爱”,故而,谈“爱”才是我本文的重点。
什么是爱?按维基百科的解释是:爱是一种强烈的积极情感,涉及对人、事、物的深切喜爱、依恋和关注,表现为温暖、热情、无私的付出,可以源于亲密关系、钦佩、慈悲或共同利益。这跟“love”的英文定义基本类同。看来,世俗对“爱”的认知大概就是如此了吧?。当然,我不否认,如果一个人或政党或国家,要能做到上述的层次,只要不是偷换概念,把“占有”巧妙地粉饰成“付出”的话,那至少说明这个人或政党或国家还是不错的。但遗憾的是,对有信仰的人而言,至少是对我们有基督信仰的人而言,这样的“爱”可以有,但却远远不够。
我们的“爱”是什么?我们概念中的爱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 13:4—8)”。这样的“爱”里,不仅有心灵的要求,操守的要求,还有行为的要求。当然,我也承认,能真正懂得“爱”,理解“爱”,有真“爱”的主内兄弟姐妹们,并不太多,有很多兄弟姐妹甚至连一般的非基督徒都不如(像有的牧师,或许我自己也算一份),但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基督教徒“爱”的平均水平肯定比大众的水平高。单就包容忍耐以及奉献等方面而言,高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不过,不管你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应该对着我引用出的“爱”的内涵,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做到了多少,理解到了多少,甚至记住了多少。如果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还是勉强及格地做到(跟我半斤八两),甚至只是知道,那就得注意了,要及时悔改。否则,结局将是可悲的。
其实,施比受有福,而这个福多指属灵的福气。试想,当你帮到别人的时候(家人,朋友抑或陌生人),帮到的那一刻,内心难道不是喜乐的吗?反之,当你偷东西的时候,想偷的时刻,偷的时刻,偷后的时刻,难道内心没有过恐惧?无债一身轻,也就是说有债或躲“债”的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轻了。而这个债,只是财务上的债吗?难道没有人情债或/和良心债等?而又有多少时候,又有多少人不正是没守住或者违反我们“爱”的概念中的一条或几条所造成的吗?
就说我自己吧,在我信主耶稣之前,满脑子都是自己,昧良心的事,肯定不止一两件。当时是达到某种目的,得便宜了。但内心按下来的那份愧疚和谴责消失了吗?从来没有。它们会在自己从不经意的某个时刻或梦中折腾自己一番。就算如此,自己改了吗?没有。凡事该计较的还是计较。哪怕是自己吃一点小亏,心里都会不平衡,几乎每天都有不高兴的事。甚至刚信主以后的把不短时间内还是如此。
好在,神是奇妙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却真的改变了。不过,我还是不能否认受到自己以为的不公正待遇,心里会不高兴,但至少现在,我会在家人面前主动找“亏”吃。吃了以前以为的“亏”以后,心里不平衡了吗?没有。反而,我的内心是高兴的,因为我知道我多干点,我的家人们就可以少干点。其实,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便宜呀亏的,只是因为你计较了,才有处处便宜处处亏。
不能否认,如果我不是信主耶稣的话,现在的自己应该跟以前不会有太多不同。试想,大半辈子都大同小异,如果没有触及心灵的引导(专业知识不可能,国内电影电视等更不可能,几乎充斥着宫斗,胜王败寇,成功了好像什么都对等),哪有可能不算太长的时间内,出现那么大的自内而外的改变呢?当然,这个改变源自于神的话语<<圣经>>(感恩赞美神)。不过,我也不能不坦白,自己受洗以及开始变好自己的初衷有很大一部分害怕死后下地狱的私心(受洗时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看到死亡数字担心自己哪天也中招)。但是现在,因着神的作工,对死后的去处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计较。能荣耀神,那是自己的福气,荣耀不了,那也不愿亏欠神的荣耀太多。以前,我也钦佩过人,但从没打心底里顺服过谁(有过屈服,现在还有),但对神,对圣父圣子圣灵我是打心眼里顺服的,不仅仅是因为祂的大能,更是因为祂的大爱。主内的兄弟姐妹们肯定懂,没读过<<圣经>>的朋友们,你多读几遍<<圣经>>以后,或许你也会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