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ay or One Life

唯读书与写字不可辜负
正文

2017年5月阅读观影笔记

(2017-06-01 04:28:23) 下一个

本月读了六本书。

小说:黄碧云《七宗罪》

学术类:迈克尔•桑德尔《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和《What money can’t buy》, 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Sapien),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其他:《奇特的人生》

小说:黄 碧云 《七宗罪》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是个很热门的讨论话题。如果你用google搜寻,可以出来很多作品。这里说一下,近代文学史上有过两次有意思的讨论。第一次是《伦敦泰晤士周报》的伊安弗莱明(写007的那个)邀请七位诗人作家各撰一罪,结集为《The Seven Deadly Sins》出版。1993年,《纽约时报书评》也邀请七位作家各撰一罪,受邀作家包括厄普代克、崔佛等人。

普通老百姓熟悉的应是好莱坞的同名电影。

七宗罪分别是:懒惰、忿怒、淫欲、饕餮、妒忌、骄傲、贪婪。七宗罪是人的七种失败与偏离,它是心灵的荒废和肉身的下坠。南方朔在评黄碧云的这部作品时说,“七宗罪或许有七种模样,但却被共有的一根绳索通串,它就是人对自己的放弃,放弃意味着或者向既定的命运屈膝,或者将人的偶然性膨胀到自我专横的地步。”其实,我觉得七宗罪不是人对自己的放弃,而是受欲望的驱使,七宗罪的原罪在于欲望,一切的根在于欲望、占有,要么不该占有却已占有,要么想占有而不可得,由此引发成七种罪孽。

黄碧云的这本书,情节随意识奔走,多角色转换的叙述方式,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狂乱虚无的世界 。我最喜欢的是贪婪与骄傲这两个故事 。下面抄一下黄的前言:

我的生命里我第一次感到歉疚:为我所为,为我所没所为。为我的贪欲:我以为是热情;为我的冷漠与疏离:我以为那是存在的疑惑;为我的叛逆与敌对:我以为我之为我,为自我所毁灭所完成。我以为我思我在,我就是世界的定名。我是智慧,是意志,是生命。

学术类: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by Michael Sandel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著名政治学家,作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30多年来一直在哈佛大学讲授一门名为“公正”的课程,这是哈佛历史上累计听课学生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是哈佛有史以来单学段参与人数最多的课程。英国的《卫报》称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感兴趣的人可以上网找公开课听。

看是挺好看的,举的例子也很生动,引人思考,拓宽了自己的思路。但是,可能是我思想已成形,他已无法说服我。比如,第七章,AA法案,我觉得我可以逐条驳斥他。在美国,他应该是左派,可惜我偏右。我觉得,他总是先讲utilitarian 和liberalism,然后再用康德和罗尔斯来反驳。我个人觉得还有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可以反驳康德等人,但是他没再进一步介绍,他止步于自己认同的观点没再说了。

《What money can’t buy》by Michael Sandel

作者探讨了现代社会里很多我们已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你仔细思考,发现这些东西真不合适用金钱来购买,但它们就是这么发生了,并且大家都认可。比如:代孕。这是花钱买孩子吗?比如保险,人的生命或死亡可以购买并转让吗?许多原本不是商品的东西,在现代社会都成为了商品。

然而,事例有余,结论不足,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便看看挺好,要说有什么收获又似乎没有。

连看作者两本书,够了。


《人类简史》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Sapien)by Yuval Noah Harari 
翻译林俊宏 (中英对照读的,不想为生僻的专业词汇查字典浪费时间)

这本书也是前两年很火的一本书。作者知识渊博,不光精通历史,在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这些学科领域内也游走自如。但是看完后,又觉得还不如前面那两本书好看。

最让我想在此提一笔的是,作者不愧是犹太人,就是精明。何出此言?因为从中文版的推荐序言里读到本书的中文版参照的英文版是作者特别为中国读者量身定做的,怪不得读的时候常常读到有关中国的地方。我特意中、英对照了一下,果然,加拿大的英文版与我看的中文就有些出入。他给各国的版本都下过同样的功夫。这本书据说译成了30种文字,可以想见有多少种版本。往好了想,是作者的功力深厚;然而,做学问的人居然这样迎合市场,令我还是发出“不愧是犹太人”的感慨。

让我疑惑的是,作者一再强调,农业革命并没有给智人带来快乐,人们在农业社会里还不如狩猎采集时活得轻松快乐。农业革命前的原始社会里,人们有健康多样化的饮食,身高更高,相对较短的工作时间,也少有传染病发生,是富裕社会。而农业革命后,虽然整个社会整体水平提高,但个人的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作者多次提到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同。如果不是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整体水平又如何能提高的?我觉得他的逻辑不对。

第十三章中有段话,我记忆深刻,抄在这里:It is an iron rule of history that what looks inevitable in hindsight was far from obvious at the time.

联想到目前的政治局势,现在我们为左、右,为了MSL争论不休。其实几十年、一两百年后再回头看,可能便一目了然。也许此时正是MSL吞并全球,至少是欧洲的时候?可是有人还在弘扬爱心、宣传世界一体,为虎作伥,到时西欧文化消灭殆尽悔之晚已? 

《菊与刀》

《菊与刀》是非常有名的一部关于研究 日本的人类学著作,是美国人在二战末期的研究成果。这本书的目的是应美国政府的要求,研究日本解决日本到底会不会投降?战后如何统治日本 ,是让日本人保留行政权还是像德国那样由盟军统管?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受到各界的重视,不但书中的结论与美国政府的决策一样,日本人本身也非常重视这本书。一本人类学的书销量达到 3000万册,说明了它的成功。

我一直没有看,皆因不喜欢日本。由于它的侵华历史,由于日本人曾经很残酷地对待过中国人,由于他们一直瞧不起中国人。另一方面,又觉得中国在近现代史上的表现不如日本,有种恨铁不成钢铁的感觉。其实,作为日本的邻国,我们多少对日本还是了解一点,或者说两国有不少相似之处,毕竟日本文化有不少来自于中国。然而,这么多年来,两国又有很大不同。日本或日本人给我的印象就是谨慎、坚忍、很干净整洁、在两性关系上很随便。我在读这本书时,最留心的是日本与中国的比较。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
1. 日本是耻感文化;日本人面子观念特别严重,对他们最大的羞辱是别人的嘲笑。而欧美基督教则是罪感文化。强调人一出生,就是带着罪恶。那么中国呢?我想,应该是恶感文化。我们喜欢说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蛋,是恶人。我们老是讨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2. 日本重视等级、强调各居其所、各安其份;中国是无等级社会。日本天皇从来没换过,但中国改朝换代无数次。中国没有固定的贵族,古时候,通过考试即可当官,功成名就,而不像日本,大名、武士都是世袭的。

3. 日本像中国一样有忠、孝,但没有学到中国的仁。日本从中国引进伦理体系,但没有学全,他们学到了“忠”、“孝”,但他们的忠孝是无条件的愚忠愚孝。而中国的忠孝都是有条件的,在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规范“仁”。君主不仁,人民可以揭竿起义推翻君主;父母不仁,子女可以反抗。日本没有接受这一点。

令我思考的是:为什么一直叫嚣要“战斗到底,孝忠天皇”的日本人,在美国占领后转变那么快,一点也不反抗,反而非常配合,对美国人非常友好。他们不觉得丢脸吗?不觉得羞耻吗?我的理解是,他们死忠,忠于天皇,既然天皇发令公开承认失败。他们那么就认了。另外,他们欺软怕硬。他们瞧不起中国人,是因为他们打败了中国人;而美国人打败了他们,美国人比他们厉害,他们就老老实实听话了。我觉得并不是作者在书中说的,日本人一条路行不通,就行另一条路。

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瞧不起中国人?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几千年文化的大国,对周边的小国家,诸如越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压迫是很大的。日本的文化就是来自于中国,他们无法否认,只能竭力摆脱,比如越南人更改文字,宁愿改得像法国文字,也要斩断与中国的关系。可悲,法国又能好到哪儿去?殖民地而已,五十步一百步的区别?扯远了。日本肯定也是这种心态,讨厌中国人,恨不能摆脱中国的影响。好不容易明治维新成功,日本把中国彻底甩掉了,甚至想吞并中国。并不是日本军事不够强大,而是中国实在太大,中国就像软软的一头大象,不像有脾气的样子,温吞吞地立在那里,但日本太小了,吞不下去。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嫌中国人脏、不爱整洁,这确实是的。我自己就惭愧一下,我的书桌太乱了。

中国人因为历史悠久,有沉淀,所以总是气定神闲的,不像日本那样咄咄逼人。

我觉得自己有一点很像日本人:那就是不想欠人人情。我最怕麻烦别人,也不想别人来麻烦我。我会尽一切办法不找别人帮忙,如果实在欠人人情,我就很难受,想尽一切办法要去还掉。而别人来麻烦我呢,我总是很不情愿地帮忙。总之,我宁愿别人负我,不愿负别人。有点冷漠自私吧。所以没朋友,所以情商低。

最后,我们想到日本,便想到樱花。其实,日本皇室的象征是菊花。本书名叫《菊花与剑》似乎更好。日本武士同时佩两把剑。如果你看到佩一把剑的日本人,那不是武士,是浪人。


其他: 《奇特的一生》
让我拿起这本书的原因在于主人公对时间的管理正切中我此时的心态。

关于时间,人们一般没有认真思考过它。虽然道理都懂:比如一生的时间有限,每一秒每一分逝去就逝去了,不会再回来。但人们总觉得它用不完似的,没有加以珍惜。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时间是怎么用掉的,你怎么就到了这把年纪,你浪费了多少时间,是怎么浪费的,为什么浪费的?

时间不能储存。时间是个怪东西,因为人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时间的,而有时候又觉得它没用,只好磨时间或kill time。时间令人烦恼之处在于它不能不用。结果,人们就随兴之所至,乱花乱用。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个累赘,他们不知道把它怎么办。

书中主人公柳比歇夫是苏联时期一位研究昆虫的生物学家。这个人,表面平凡,但知识面广,学识渊博。虽然是做学术的,但成就算不上巨大。他不求功名,甚至可以说不走运,不合时宜。他有自己丰富的精神生活,心灵和谐,可以说,他很幸福。总之,他的学术成就并不见得有多高,但是他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从26岁起,他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从26岁起,他就开始执行他的时间统计法,一直到82岁他去世,从不间断。

他的日记,或者说是时间统计法,详细记载每天的时间如何使用的,什么上面用了多少。每月小结,画图表,到年终,再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柳比歇夫无休无止地进行自我工时标定。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工作、读书。他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算这项那项上都用了多少时间。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他感觉到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时间统计法不会让他比别人的时间多,但又的确会令他比别人的时间多,或者说,同样的时间,他做了更多的事。他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散步、排队……他绝不会浪费时间,他挖掘一切时间的潜力。他把一昼夜中的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十个小时 ,分成三个单位,或六个“半单位”,正负误差不超过十分钟。第一类工作是中心工作,包括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学术回信等。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算第二类工作。除了最富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外,其他工作他都尽量按规定的工作量完成。凡是读书,必会作笔记,连每次看书看了多少页都会有详细记录。他不承认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时间,所有时间一样宝贵。所谓的休息时间,只是两种工作的交替轮作。无话可说,自有其道理。每个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小时和那个小时是平等的。每个小时都要结算。结算完后就作下个月的计划,或下一个五年计划。

从他的时间总结中可以看到,他基本能让按计划完成他的目标。

我们也会管理时间,比如我们会列计划,开单子,写下要办的事情,为的是合理的安排时间。但是没有谁能像柳比歇夫,对什么都了如指掌,连损失了多少 小时多少分钟都清清楚楚。他非但自己动手每天统计,还结算,详细到无情的地步,什么也不隐瞒,什么也不缩小。不仅如此,他还拟订计划,预先安排好下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好每一个小时。他还制定自己的五年计划。

大家会说,他的时间统计工作本身就要花费不少时间,再说,这样把时间安排得死死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再说,他就是这样严格使用时间,也没见他做出多大成就……不停地计算着你的失误以及你对自己的放纵——这未必愉快。我们知道自己浪费了时间,但绝不愿像他这样做,最聪明的办法是对自己的生活别去思考。

他真的一事无成吗?!其实他的时间管理方法并没错,只是他兴趣太过广泛,精力分散,所以在昆虫研究上显得成就不大,但他的文学素养、哲学、 历史学各领域的造诣,一般人比不上。他发表过的论文有《达达派研究》、《论叔本华的格言》、《论叙拉古战役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当时苏联研究古罗马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们都找他商榷历史问题。

柳比歇夫从年青时代起就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目标:数学生物学,生物分类学。他有目标,便 孜孜不倦地追求,终生不渝。有人会说不好,首先,目标有可能选错,或者说这个目标会框死他的人生,干巴巴,甚至会错过其他机会,谁知道有多少梦想家在无声无息中默默死去,没有达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目的!然而,柳比歇夫一生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由于目标明确,他的生活其实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幸福。需要好多年的人生体验,人们才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像易卜生说的,生活在世上。

他 这样做是为什么?人们想原因和动机,就是没想到是为了关心自我,研究自我?反正他是怪人。

我倒是希望能像他那样合理地管理时间,在后半生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做出一点成就来。

电影
1. 《七月与安生》
虽然不是什么很好的电影,但我还是流泪看完的。没办法,泪点太低。
为了一个臭男人,值得吗?我不喜欢电影那做作的腔调,演安生的人也很假。同样是闺蜜抢男朋友 ,美国人就不是这样故作深沉,不这样扭捏,请看美国电影《something borrowed》。另,电影里的男主太难看。刚出场时,本等着惊艳的,结果很是失望。再说一遍,为这么一个男人,值吗?

2. 《比海更深》

“我的人生哪一步走错了呢?”

男主听到这句话,有特写。那女人其实是自说自话,但男主感觉这应该是他问自己的问题。他的人生怎么就从作家走到了调查小三出轨的私家侦探呢?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时候,想问自己 “我的人生哪一步走错了呢?”

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有没有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不敢去追求? 

似乎作家的生涯都这么惨淡。

电影中的印象:
居然沦落到儿子问爸爸:你不缺钱吧?儿子懂事,爸爸要给买鞋子,他就选便宜的。爸爸溺爱的笑。做父母的,看到这里有点心酸。
自己没钱,还给妈妈零花钱,让母亲开心。
除了说日语,动不动点头哈腰,其他一切换成中国都不会出错。普通的人、熟悉的街道、破旧、窄小的家,拥挤。
孩子说,如果我中了大奖,一家人还能一起生活吗?奶奶说,应该会的。孩子说,那我要盖一座大房子,让奶奶也过来一起住。奶奶高兴地笑了,眼里有泪。
妈妈全程很落寞。
姐姐很幽默。

3. 《摔跤吧,爸爸》
印度电影。早就知道印度电影不光只有歌舞,但以前出名的几部什么三宝之类的都没看。今天跟风看了中国目前很火的这部电影。励志方面的就不说了。从中看到当代印度人的真实生活,很好玩。以前看过一个视频,说印度人的点头包含无数的信息,赞同、反对等等,今天在这部电影中得到印证。印度人的头部真灵活。还有,因为看的是中文字幕,听到印度语,语速还挺快,不是我想像中的印度语,但我想象中的是什么样,其实也不知道。原来印度人喜欢摔跤,就像中国人喜欢打乒乓球一样。

4. 《曼哈顿》
这是第几遍,不记得了。还是好看。
“You have to have a little faith in people.”同意。

5. 《Wild Tales》 
南美鬼才导演达米安•斯兹弗隆 Damián Szifron的又一部力作。本片是历史上阿根提第七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而且最近的三次影片全部都由里卡多•杜林主演,之前两部分别是《新娘的儿子》(2001)和《谜一样的双眼》(2009,获奖)。

大陆翻成《荒蛮故事》,台湾翻成《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香港翻成《无定向丧心病狂》。

大陆的翻译真烂,但看看台湾香港的片名,就能大概知道电影在说什么。

不知道能不能说这部电影是喜剧,但黑色是肯定的。电影由六个独立小故事组成,说的不外是普通人行径失控下做的事。电影主题是身处困境中的普通人。大家可以看看road rage严重的话能到什么程度。也可以看看琢磨过期老鼠药的毒性到底是更强还是减弱的冷血杀手女厨子。当然也可以看到卡夫卡《城堡》一样的政府机构,也可以看到中国式的顶包案,黑暗哪里都一样。

我不能剧透太多。

以前知道有mercy killing一词,在这部电影里又学到crime of passion!

6. 《迷一样的双眼》
导演:胡安•何塞•坎帕内利亚 Juan José Campanella,曾经在美国工作,并执导了数集热门剧集《豪斯医生》。

本片获第8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美国翻拍了这部电影。

影片根据爱德华多•萨切里(Eduardo Sacheri)的小说《La pregunta de sus ojos》(直译为: 他们眼中(藏着的)秘密)改编而来。爱德华多•萨切里是阿根廷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而这部作品是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他和到导演坎帕内利亚一起把小说改编成了剧本。我上网查了一下,似乎还没有他的短篇小说 英译本,中文译本也没找到。如果有,真想找来一读。

电影想表达的,就是人的热情吧——它难以掩饰,不可能被舍弃。无论你是亡命天涯的逃犯,痛失爱人的丈夫,还是暗恋女上司的小职员,热情之所在,永不会变!我最记得电影里说:无论一个人怎么改变,他可以改名字,可以改变自己的住所、工作和信仰,可以去做整容或变性手术,但他的passion不会改。那迷一样的眼神,出卖一个人。25年,丈夫对妻子的爱,男主角对女上司的爱,不会改。

流水一般的镜头,回忆与现实交织,层层深入,欲说还休,深沉情感中的内心不断推攘。一种婉约的美。影片有点长,但最后30分钟值得等待。结局也出人意料。我同意这样处置罪犯。

影片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发生在足球场内:摄像机从球场外开始俯拍,然后机位下移,进入球场。在观众和球员中间转了一圈之后固定到了主角脸上。为了这个具有特殊效果的镜头,剧组花费了两年时间准备,3天时间拍摄。动用了200个群众演员,并花了九个月进行编辑等后期制作。

又见“passion”一词!



零散读了诗人张枣的诗,选一首贴在这里: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 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关于张枣:
他说:“写作就是一件无用的事,是浪费生命、青春年华的颓废行为……就是追求失败。”


这个月看到的有意思的话:
1. 网络喷子们, “我疯起来,连自己都骂。”
2. 人们只有对自己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会有不同寻常的宽容。
3. 在一般的镜子面前,人在他自己的目光逼视之下,总要装出一副样子,装成什么样子倒无所谓,主要的是要装。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他希望的那副模样。

五月发生了什么:

担任《纽约书评》主编长达五十四年之久的“传奇”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 Silvers)于今年3月20日身故之后,悬了两个多月后,《纽约书评》官网于当地时间5月18日发布公告,荷兰作家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成为该刊历史上第三位主编。今年9月,布鲁玛将正式上任。早在1985年,布鲁玛就为《纽约书评》撰稿了,此后成为该杂志最活跃的作者之一。

布鲁玛的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英籍德裔犹太移民,他曾在荷兰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在日本大学攻读日本电影。他能说英、德、荷、法、日语和中文,著有《伏尔泰的椰子》《西方主义》《面具下的日本人》《传教士和浪荡子》《驯服上帝》等历史文化书籍,还写过一本小说《中国情人:李香兰传》。

他对西尔弗斯的评价是这样的:“I think the great thing about him as an editor is that he had no ambition to be a writer himself,” he said. “He really was an editor.”

浸淫在文学中,却从没想过要写作。这也是一种人生!

汪曾其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中国到处是关于他的文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