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天价彩礼》和《无彩礼婚姻》

(2024-12-01 10:49:59) 下一个

《天价彩礼》和《无彩礼婚姻》

 

 

 

《天价彩礼》和《无彩礼婚姻》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和《舆论焦点》。为什么会有争论?争论会有统一认识吗?

为什么会有争论?因为不承认人类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不但是本文讲到的内容,其他很多议题都是如此。

争论会有统一认识吗?地主资本家和新产生的中产阶级就是有《天价彩礼》。而低收入家庭就是《无彩礼》,甚至无钱结婚的,还有用少些钱从贩卖妇女者手中买到如《铁链女》式婚姻。两者会有统一认识吗?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这样的争论有意义吗?

《移风易俗》,对于穷人来讲就是想要的。而对于《彩礼是古已有之》的地主资本家走资派右派等权贵来讲,有的是《天价彩礼》,甚至还有豪宅豪车或是公司股份等。他们不想《移风易俗》。《移风易俗》是在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尤其是在《文革时期》。中国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人民子弟兵和工农知识分子们,他们那时代的结婚就是要《移风易俗》的。男女平等,《无彩礼婚姻》,组成家庭。而形成的《移风易俗》的《无彩礼婚姻》没有争论,就是这么过来的。

对于《天价彩礼》认为是《中国传统婚俗的一部分》,这是地主资本家走资派右派等权贵认为的。而《天价彩礼》对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人民子弟兵和工农知识分子们来讲就是《封建糟粕》。

下面转载的新闻内容中大部分内容是认可的。但对于《三大件》描途是“计划经济“中产生的不妥。“计划经济“时代是指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当然包括《文革》时代。那个时代的婚姻不存在《三大件》。而《三大件》的产生《百度》是这么描述的:

七十年代末的旧《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70年代末期开始,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人们有了消费的欲望。要结婚就要购齐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当时家境不错的人家结婚时开始需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另外,算上收音机,合成“三转一响”。手表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飞人”牌,自行车要“飞鸽”牌、“永久”牌。那才叫上档次。

八十年代新《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

80年代,随着港台电视剧的大量进入内地,沐浴了改革开放春雨的内地民众也开始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收入的明显增加,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拥有他们而倍感骄傲的三大件早已变得不再稀奇。在家庭建设上,开始向电气化迈进,追求的“三大件”又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

九十年代的大《三大件》:《空调、电脑、录像机》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庭建设又向新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大件又变成了空调、录像机、电脑。

21世纪的特大《三大件》:《房子、车子、票子》

跨入21世纪,进入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家庭消费也随之向科技化和高消费迈进。三大件没有一个公认的版本,可谓见仁见智,三大件说的最多的当数 “房子、车子、票子”了。房子、车子恐怕没啥争议,另外提的最多的无非是保险、子女教育、旅游等,归根结底,都是票子。新的三大件中,尤其是房子,更是重中之重。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推一推了。

结婚三大件的转变,直接反映出人们兜里的钱越来越多了,消费也越来越超前。年轻人的“三大件”选择可谓不一而足,量力而行的合理消费,注重如何让自己的婚姻更美满,这才是年轻人最明智、最时尚的选择。

2019年,除了手机、电脑和平板之外,大学生的开学行囊里又增添了“新三样”:电子书、按摩仪、平衡车。从生活必需品到时尚消费品。

新闻:《热点话题:“天价彩礼”是传统婚俗吗?》
 
近日,胖东来企业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移风易俗”,以员工福利为条件倡导“无彩礼婚姻”的管理策略冲上热搜,也让“天价彩礼”这一周期性的热门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一习俗的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传统婚俗的一部分,在当代也有经济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而反对者则直接将其痛斥为封建糟粕,两拨意见完全相反的网友似乎在“彩礼是古已有之”这个问题上巧合地达成了一致。

然而,当下这种动辄十数万元,给许多低收入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引发无数社会问题的“天价彩礼”,真的是古代社会传承而来的习俗吗?

“彩礼”的本质是“礼”

“彩礼”作为婚俗确实由来已久,被称之为“六礼”的婚约制度在西周时就已正式确立,并为历代所沿袭。依照《仪礼·士昏》记载,“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这是从订婚到成婚的六道程序中的仪式,其中涉及男方家庭向女方赠送财物的部分就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这一习俗来源于原始社会中,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转变过程中的“形式确权”。虽然对偶婚也是以“一男一女”的形式组合的,但这种组合中,因为缺乏约束双方的现实条件,因此这种关系并不稳定,男性的经济优势地位逐渐确立后,经常随意地进行婚姻关系的变动。同时,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固定配偶之外,还有数量不确定的性伙伴,也导致男性既无法确定后代的世系,也无法稳定地传承财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夫一妻制便应运而生,一夫一妻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依然需要宗教仪式来将其神圣化,并用现实的经济条件赋予其稳定性,“六礼”的本质就是用来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神圣化的宗教仪式,而这些宗教仪式中包含的经济因素,就以彩礼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这种在婚前由男方对女方进行无条件财产赠予的仪式,并不是单纯的地无偿转移财产权,而是以缔结婚约为目的,带有某种保证金的性质的,附带有解除条件的赠予。在历史上,彩礼又经历过多次演变,衍生出为新组建家庭提供的经济援助,以及家庭内部财产再分配等功能,但其内核始终未变,即将婚姻关系神圣化、郑重化的经济保证仪式,也就是“礼”的一种。

古人非常重视这种礼仪,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礼记·曲礼》指出:“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这种对“缔约仪式”的重视应该是对对偶婚制时期,那种随意变动的不稳定婚姻的记忆孑遗。

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完成这一仪式的“道具”并不完全像礼记里规定的那样用“币”和“帛”,在民间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鸡”和“酒”,甚至“菜”和“豆”都会成为彩礼,因为仪式并不以真正索取一方财产为目的,所以仪式的道具主打一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门当户对”决定了彩礼不会成为经济负担

世界范围内古代社会的女性法律地位有两种,即带有人属性的商品和带有商品属性的人。对男性,尤其是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来说,和谁结婚不是头等大事,和其所有者缔约才是头等大事,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权势和财富能否保持甚至扩张。

所以古代社会正式婚姻强调对等性,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这个对等性是指在各个方面的对等。这种对等性在婚姻中表现为缔约双方对经济条件认识的相对一致性,如果一对鸡、一斛酒对男方家庭来说是相当郑重的礼仪,那么对女方来说也一定是这样。这决定了彩礼并不会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鉴于上面提到的妇女的法律地位问题,在“门当户对”的前提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与其带来的财产多寡有直接关系,经济上强势的女方会刻意多出嫁妆,以提升女儿在新家庭中的地位。而那些社会地位高但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嫁出去的女性的境遇可能就不妙,因为她没有带来与之社会地位对等的财产。

同时,商人阶级崛起后,用经济手段弥补社会地位的现象也增多了,甲社会地位高,但经济状况差,乙社会地位低于甲,但经济状况好,双方结合各取所需。而商人家庭互相结合时,就会出现争着付出比对方更多的财物,以期在新建家庭中占据强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赋予“彩礼”新的衍生含义和作用外,也催生了另一种婚姻形式——买卖婚。顾名思义,买卖婚是以缔结婚姻为条件,以单方面获取财物为目的的交易。在买卖婚中,双方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没有通过仪式将婚姻神圣化的动机,因此其是否通过“彩礼”这一形式完成交易,都和“礼”没有关系。

“天价彩礼”是现代产物

进入现代社会后,彩礼的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缔结婚约的保证、原生家庭的财产再分配、新建家庭的经济援助”的性质。完成“礼”的媒介或者说道具也和古代一样,主要是对婚姻双方来说都比较贵重的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20世纪90年代的“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基本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百姓“量力而行”的习俗。

随着传统婚姻家庭价值观不断走向解体、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货币下乡”效应,彩礼不仅在形式上完成了从以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的转变,其根本性质也发生了转变,彩礼的本质变成了婚姻的货币化补偿,带有了浓厚的将人物化和商品化的倾向,相当于“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因为一方的货物具有某种稀缺性,因此另一方需要进行必要的货币化补偿,才能使交易顺利进行。

这种稀缺性越是强烈,则货币化补偿的额度就越大,天价彩礼应运而生。天价彩礼丧失了“礼”的本质,自然也和以“六礼”为基础的传统婚俗相去甚远,其经济学本质倒是更类似于前文提到的那种特殊的婚姻形式:买卖婚。

一些人认为天价彩礼是古已有之,天经地义,认为古代人娶不上老婆也要出天价彩礼,是典型的在用现代商业社会思维臆想古代农业社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贫穷通常是相对的,人总有可以出卖的东西,即使是穷人,榨一榨或多或少总是有的。

但在古代农业社会,贫穷往往是绝对的,因为小农经济的细碎性,穷人没有多少可以货币化的东西,可压榨的空间很小很小。以明清为例,从明朝中期开始,货币完成了“银钞易位”,白银是主币,铜钱退为辅币,绝大多数农民一生也用不到几次锭银,相当于一个现代人一辈子也用不到几次大额钞票,这样的赤贫,又怎么可能榨得出“天价彩礼”来呢?

在明代,一个赤贫者穷极无奈又要结婚的唯一办法不是自我压榨出天价彩礼,而是自愿卖身为奴。一旦他因为身强力壮而顺利卖身,主家就很可能会配给他一个女奴,但这样一来,他的后代就都是奴籍了。这样的社会环境,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因为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城乡环境中,“彩礼”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存在着,其中一些还保持着最古老的形态,而另一些则已经出现了“后现代”的倾向,把它们一概而论地称之为传统习俗,显然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武断之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教育产业化》了少数人能先富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尤其是《文革》时期的那个时候毛泽东及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们咋就不懂得"教育产业化"呢?! 那个时候走资派邓小平和刘少奇还在中共中央作为一线领导在指挥各行各业,咋不进行"教育产业化"呢?!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上台复辟资本主义了,《教育产业化》了只是为让少数人能先富。《教育产业化》为割学生家长的血汗钱。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老师教人识字咋不能也不准收钱呢? 看看走资派特色政府今天的"教育产业化"了,一些教育机构私校外资学校的老扳资本家以及投资者除了给老师一部分工资外多能赚钱挣钱先富了。

然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在全中国推行免费扫盲免费教育:堪称人类奇迹!

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免费医疗、教育、八小吋间工作制、可负担住房等许多社会福利都是从前苏联学来的。

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这么多人,全国 5.5亿人口中80%是文盲,5个人里有4个人是文盲。而到 2000年的时候,50年里中国文盲率下降到 6.72%,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做出的杰出贡献。这样巨变的背后,是堪称“世界奇观”的文化普及方式。

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在教两个小八路识字: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这些记录着中国文化历史的老照片,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这么多人,全国 5.5亿人口中80%是文盲,5个人里有4个人是文盲。而到 2000年的时候,50年里中国文盲率下降到 6.72%,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做出的杰出贡献。这样巨变的背后,是堪称“世界奇观”的文化普及方式。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1952年的全军运动会上,

赛跑不用发令枪,

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扫盲被当成戏剧来演出: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演员一下台还没来得及卸妆

就开始练习写字: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战士行军时背包后面

都有注音符号,

方便后面的人边走边看: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牛童在牛背上学知识: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妇女在船头练习写字: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还有这张照片很有名,

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在教两个小八路识字: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这些记录着中国文化历史的老照片,

来自新华社微纪录片栏目

推出的纪录片《国家相册》。

1949年到1969年,

中国先后四次开展扫盲运动,

这才有了现今的成绩。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大规模的孩子教大人识字

也创造了世界文化奇观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识字是文化的起点,

全民重教气氛的形成

正在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新中国教师崇高的信念,他们亦视为神圣的职责。即从数以十万计的民办教师扎根全国各地,辛勤耕耘,孜孜以教半个世纪,而不计报酬,而无怨无悔,就知道这个群体的道德操守是何等地高尚,他们的行为努力是何等的值得尊敬了。

那时,有过像大地震吋老师范跑跑这样的老师界败类吗?至于借师道尊严而行离经叛道之事遭受批判,根结恰恰在于离经叛道违背传道授艺解惑的师德,误导学子,贻害国家,损伤事业,对之拨乱反正岂非理所当然?

在那被讥为"穷困潦倒"所谓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的文革时代,教育的普及程度与提高幅度却能达到史无前例,不仅是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更与教师这个群体的甘于艰苦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所以,人们才说那时的老师才是头发是被粉笔灰染白的,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操心日思夜想愁白的。那时基本上在中小学称老师, 在大学里称教师, 严格上讲没有什么区别, 但学生和家长们习惯上的爱称亦是尊称。

尤其是中小学的老师不但教学生们德, 智, 体全面发展, 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况, 做家访, 找学生谈心, 找学生家长谈话, 交流了解学生在校内校外的日常表现。表扬好的学生, 帮助学生的实际困难, 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从不计较名利得失, 老师们视为老师的本职工作, 应该担起的责职。因此, 老师在毛泽东时代是个崇高的受到所有人尊敬的职业。

现在倒好, 阿狗阿猫都称老师。叫声老师必须红包送去的势利地步了。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无期大学》这大学是天下第一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具体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如何推动学习?和如何巩固学习?等五个问题,是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

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再不进货只有关门大吉”。

一是要领导革命,没有学问是不成的。早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就指出,要领导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没有学问是不行的。毛泽东突出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门大学问,可以大大提高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

二是工作中的缺陷迫切需要克服。毛泽东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毛泽东形象地说:我们的好多干部本领只有一点点,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不进货,只有关门大吉。“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

三是要建设一个有战斗力的大党、强党。毛泽东指出:“党、政、军、民、学各种机关的在职干部,均应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培养大批的有学问的干部做骨干,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有战斗力的中国共产党”。

学习什么?毛泽东提出学习的三大任务。

1938年,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学习的三大任务:

一是要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我们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遗产给以批判的总结。

三是要研究抗日战争(民族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再次指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固然很难,但共产党员必须读通其中的道理。同时对党的建设、联共党史等,“要长期地学下去”。而对党的政策看一眼就丢掉亦是不对的,“应该把党的政策经常地研究”。一切皆在变化之中,“不研究党的政策,单学习那些理论是不够的,会跟实际脱节的”。一句话,既要研究理论,又要研究实践,要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怎样学习?毛泽东:“挤”和“钻”

全面抗战时期,共产党的干部既要生产又要作战,还要完成其他日常工作。

“没有功夫”成为许多干部不学习的理由。针对这一点,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毛

泽东指出,“挤”是一个好办法,“我们现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就用‘挤’的法子叫它让让步,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

延安时期,部分党员干部限于自己的识字水平,以“看不懂”为借口抵触学习。

对此,毛泽东给出的方法是“钻”,毛泽东指出,对我们不懂的东西,不能只取守势,不取攻势,“如果我们把不懂以仇人的态度不讲感情地攻它,一定是攻无不破的,一定可以把它的堡垒攻下来”,“顽强的敌人,正面攻不下,就用旁袭侧击,四面包围,把它孤立起来,这样就容易把它攻下。”

如何推动学习?毛泽东:要进“无期大学”

毛泽东提到,在职干部教育制度很好,“是一个新发明,是一个新发明的大学制度”。

这个大学是天下第一,是“无期大学”,是延安的独创,任何人都可以进。各级政府、各个民众团体、各类学校,乃至军队都应该设立类似的教育机构,建立学习制度,使党员干部有组织地学习。

但组织的学习不能伤害党员干部学习的热情。

“学习运动的基础,是我们同志们自觉的热情”。

学习运动的开展要有组织地进行,亦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主动性,要给党员干部自由看书的时间。

“我们的方法是采取个人活动与组织活动互相配合起来”,既要约束干部完成“规定动作”,又极力提倡干部做好“自选动作”。

如何巩固学习?毛泽东:都要“学到底”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都要“学到底”。

“学到底”,在毛泽东看来,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是活到老学到老、长期学。毛泽东勉励年长的同志学习时说,“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

二是学习的内容要广泛,理论问题、时事问题、政策问题都要学习,“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要知道更多的古今”。如果在世界上有许多自己不懂的东西,那共产党人就不算最好的革命者。

三是学习要刻苦,“把学习的一切困难都克服下去”。毛泽东指出:“从什么年月学好了、或者什么天才,都是骗人的。有用的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具体环境与具体策略,用点苦功。”采取“学到底”方针,一定能克服自满的坏现象。

毛泽东的“学习观”:

学用统一观:

在毛泽东看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认为学和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学是基础,用是目的,用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观点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改进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即学而能用,学而会用,学用统一,不可脱节。

毛泽东形象地指出,学习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尖锐地批评一些同志,学习目的不明确,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停留在单纯的学习上,所以书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恩列斯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嘲笑这种学而不用的人只不过是“古董鉴赏家”而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毛泽东就擅长学以致用,如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对中国古典文学颇具研究,并能借鉴其中历史经验,来救国治国平天下。毛泽东还常常古籍新解,活用古籍名着中的地名、人物、语言,来为现实政治服务,这种活学活用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毛泽东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观:

首先,毛泽东在我党历史上很早就认真关注和研究学风问题。

毛泽东揭示了学风的本质和内涵: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毛泽东把学风纳入党的建设的理论框架,指出学风也是党风,并且学风是“关系到中国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把学风问题摆在党领导中国革命“第一个重要的问题”的位置上。

其次,毛泽东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毛泽东在运用马列原理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地把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党的学风,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学风观,为党的学风建设奠定了基石。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再次,毛泽东同各种不良的学习风气作坚决斗争,特别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还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从理论上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对于纠正党内不良学风、改造全民族的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毛泽东的全民学习观:

今天中国《全民学习》己成一个文化现象。而这种思想萌芽在毛泽东的学习观中早已有之。也是从毛泽东开始形成的。

毛泽东从战争年代起,就十分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启蒙教育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号召人人都要努力学习,并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首先,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要继续改造学习,并且强调要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要想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

其次,年轻人比成年人更需要学习,要学习成年人已经学会的许多东西。

再有,农民要抓紧识字学文化,以适应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

还要广大干部应把工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形成学习上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好风气。

毛泽东在强调学习时,着重针对党的领导干部,指出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他们是否学习以及学习的好坏,对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此强调各级党政领导要带头学习,成为群众的表率。

此外,毛泽东还提出,学无止境,一万年以后还要学习。

毛泽东的全面学习观:

首先,在认识的来源上,毛泽东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

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

甚至把读“无字之书”看得比“有字之书”更重要。

“无字之书”就是群众,就是社会实际和社会实践。

在许多讲话和谈话中,毛泽东引用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反复说明一个道理:

毛泽东强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际知识,这是最丰富生动的知识。

毛泽东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提出要多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民众百姓学习,才能成为既掌握了书本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比较完全的知识分子。

其次,在学习的对象上,毛泽东主张,无处不学,无事不学,无人不学,“要学习和研究当代和历史上的各种东西”。

既提出“要向古人学习”,做到“古为今用”。

又发出“向外国人学习”的口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洋为中用”。

最后,在学习的内容上,毛泽东认为,学习要有宽度,要博览群书,有一定的知识面,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

毛泽东:“学问很多,大体要稍微摸一下”,“要把革命事业做好,没有比较完全的知识是不行的”。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








毛泽东:“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

毛泽东:“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毛泽东:“他们(走资派)对于一切牛鬼蛇神却放手让其出笼,多年来塞满了我们的报纸、广播、刊物、书籍、教科书、讲演、文艺作品、电影、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等,从不提倡要受无产阶级的领导,从来也不要批准。这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提纲的作者们究竟处在一种什么地位了。“

毛泽东:“那些支持资产阶级学阀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些钻进党内保护资产阶级学阀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才是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群众、什么学问也没有、专靠“武断和以势压人”、窃取党的名义的大党阀。“

毛泽东:“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在各个文化领域的专政,无产阶级继续清除资产阶级钻在共产党内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代表人物等等,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难道能够允许有什么平等吗?几十年以来的老的社会民主党和十几年以来的现代修正主义,从来就不允许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有什么平等。“

毛泽东:“他们(走资派)根本否认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史,根本否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根本否认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相反,他们(走资派)是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同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一道,坚持资产阶级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

毛泽东:“他们(走资派)是一群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分子,他们同我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丝毫谈不到什么平等。因此,我们对他们的斗争也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对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而不能是什么别的关系,例如所谓平等关系、被剥削阶级同剥削的阶级的和平共处关系、仁义道德关系等等。“

毛泽东:“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有些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尤其不能信用这些人去做领导文化革命的工作,而过去和现在确有很多人是在做这种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

转载《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所加的几段话》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撤销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之下。

(……这场大斗争的目的是对吴晗〕及其他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中央和中央各机关、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这样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批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