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决定
新中国建立初克服经济困难除了平息涨价风潮,稳定工商业以外,毛泽东、中共中央还考虑采取有力的措施以克服新中国面临的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其首要的一项手段就是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管理。当时已解放的老解放区虽已连成一片,但除了政策上的统一以外,财经管理工作完全处于分散状态,各有货币,各管收支,解放区之间只能做到少数军用品和少数物资可以调拨,远远未能达到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这不能适应全国统一政治局面的需要。
统一财经是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的财政经济方针。《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指出:“过去国家支出的大部分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和依靠增发通货,现在则公粮和税收大多尚由各区、省、市、县人民政府管理,此种财经上的不统一和收支机关之间的脱节现象,如果任其继续下去,则势必额外增加通货的发行。”
这次统一财经工作的范围很广,基本内容有三项:第一,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第二,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第三,统一全国现金管理,其中主要是统一全国财政收支,重点又是统一收支,保证中央财政的需要。
财政收入即公粮、税收及库存物资的全部,公营企业的利润和折旧的一部分,统归国库,没有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的支出命令,任何部门不得动支,所有库存物资,由中财委统一调度,合理使用,以减少财政支出,指定人民银行代理国库,一切军政机关和公营企业的现金,一律存入银行,不得存入私人行庄。
支出方面:军队的供给统一于解放军的后勤部,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则按照规定的编制和供给标准供给;统一重要物资调拨,当时,上海无大米,无棉花,同时因为生产没有恢复,运往外地的工业品不多,又无运力把米和棉花运进来,因而,毛泽东和党中央做出决策:为了稳定上海,占领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实行全国重要物资的统一调拨,以做到互通有无。
在统一财经的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影响深远的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一方面,统一财经是必要的,特别是因为当时收支严重脱节,公粮和税收大半在地方手里,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可以先用,中央拿不到,但900万人里500万军队是要“吃皇粮”,由中央支出的。发在下面,支在上面,中央存在严重的亏空。同时要进行建设,在经济底子薄的新中国是需要集中一些经济力量、财政力量,才能办成一些大事的,这就同以前毛泽东军事上讲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是另一方面财经统一以后,地方积极性和企业的积极性可能被消磨,难以调动地方、部门、单位的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国财政实行统一管理之后,地方上仍有一定的财力和财政,在财政收入上,公粮附加和地方税收,仍归地方支配,国家工厂的一部分划归地方管辖,此外,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可先行一步,以便更好地支援全国,但是这毕竟是有限的,地方要么认为权力受限,要么增长了对中央的依赖思想,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
财经的统一给地方带来了困难与不利,限制了地方积极性;统一财经后,在某些工作上中央管得过多了,如国际贸易工作,并没有区别全国性比重较大的业务与地方性比重较大的业务,统一由全国的各个专业公司实行垂直的领导,这样就使得某些地方性比重较大的业务,特别是在土特产的产销上,限制了地方“因地制宜”的作用;属于中央集中管理但又分散在各地的企业,如中央直接管理的工矿业、铁路、银行、国营贸易公司等等,与地方关系不清,在对这些企业单位的领导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决定哪些职权是属于中央的,哪些职权是属于地方的,使得地方当局难于处理本地区与中央直属企业的关系。
黄克诚当时就给毛泽东和中财委写信,批评了中南地区出现的随意上收企业,限制地方经济发展的做法,提出了应发挥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
对此,毛泽东十分重视,当即下令中财委解决,同时他更从战略上提出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问题,要求把独立性和统一性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依照这个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调整。当时,政务院就通过了中财委提出的《关于1951年度财政收支系统划分的决定》、《国营工业生产建设的决定》和《划分中央和地方在财政经济工作上管理职权的决定》等几个文件,提出在继续保持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和统一管理的原则下,把一部分适宜于地方政府管理的职权交给地方政府。
这几个文件具体说来主要明确了地方的部分财政权力,其一,把一部分国营企业或一部分财经业务划给地方。其二,分散在各地的由中财委直接管理的企业单位,其政治工作均由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指定的地方当局领导,政治工作一定要以生产为中心,以业务为中心,必须防止政治工作与生产和业务游离的现象。毛泽东还指出,在统一财政支出时,除了具体的政策办法以外,还要注重讲道理和工作方法,应向各地讲清楚统一与分散的利害得失,说明革命者的责任要服从全局,当然也要保证地方的开支。有些收入可以采取分成或实行按比例提成的办法,预防和克服地方的消积抵触。
毛泽东还多次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方以大局为重,中央也对地方的情况予以照顾。解决各地区的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各个地区的解放,有先有后,情况也各不相同。解决各地区的财经问题,必须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
比如,东北地区工业基础比较大,恢复生产的条件比较好,在经济建设上先行一步,对全国经济的恢复有好处,同时,为保证这个地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应当允许东北地区单独使用一种货币,即东北币继续在东北地区流通使用,以山海关为界,与人民币保持合理的比价,这样,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即可不受关内物价波动的影响,能正常进行。东北地区则以重要物资支援关内,向全国其它地方提供大米、大豆、余粮、钢、枕木等。
同时,地方与地方之间则互通有无,大宗物资的调拨经中财委,小宗物资的交换,各地区相互协商处理。
1950年4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讲话指出:过去的六个月我们在财政收支,稳定物价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的财政方针是正确的,我们国家的财政情况开始好转,这是很好的现象。他还指出全国财经工作统一的胜利,其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并且赞美陈云,可称之为能。在这里,他是借用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叙述刘奋夸奖向宠的用语(“将军向庞,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来赞扬陈云的理财之道。
6月6日在七届三中全会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毛泽东再次明确肯定了人民政府在几个月内实现全国范围的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争取了财政收支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并进一步指出要巩固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巩固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物价的稳定。在此方针下,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
从1950年3月开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下决心统一了货币,统一了财政,统一了物资调拨。这样,中财委即可对各项问题作出统一的规定,统一计划和管理,比如税种、税目、税率,国营工业的生产计划,原料来源,产品推销;外销物资,外汇使用;内地物资的调拨;物价管理,铁路、轮船的合理使用;邮电的管理等等,到1950年第一季度都陆续作出了统一规定。之后,国家财政收入急剧增加,支出相对减少,而且国家收支都集中到中央金库,整顿财政不到半年,在1950年4月,财政收支出现了接近平衡的局面,这也正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协力同心取得的巨大成果。
几千年来,知识一直被当作私有财产,成为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工具。
《教育》几千年来一直是剥削阶级的“世袭领地”,正如列宁所说的“教育界的资产阶级偏见特别顽固。”资产阶级偏见在教育界的主要表现,就是“知识私有”、“智育第一”、“业务挂帅”、“理论至上”、“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等资产阶级反动思想。
新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教育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几经反复,每进行一次重大改革,资产阶级总是伺机反攻倒算,力图使旧的东西复辟。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后教育界又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上大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阶级转换“等忽悠年青人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理论书将知识私有化。说什么批判“知识私有”“智育第一”就是不讲学文化知识,开门办学就是不要学理论,工农兵上大学“质量低”,学校要有砖家叫兽内行来领导等等,已将教育为复辟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服务。
毛泽东:“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劳动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是革命的主力军,历史的创造者,因此,知识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进步的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创造的经验,至多只不过起了一个总结和概括的作用。
但是,几千年来,知识一直被当作私有财产,成为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工具。
这种历史的颠倒是怎样发生的呢?本来,在原始社会,并没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只是到了原始社会后期,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剥削,产生了阶级,原始社会解体,进入了奴隶社会,才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恩格斯说:“在这个完全委身于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可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体现了阶级的对抗。
没落奴隶主代言人孟轲叫嚷:“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封建地主阶级宣扬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成了商品,知识也不例外。
资产阶级“把知识当作专利品,把知识变成他们统治所谓‘下等人’的工具。”解放前的中国“跟资本主义差不多”,在旧中国知识是剥削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私有财产,被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反动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知识和灵魂一道出卖给反动统治阶级,作了反动派的忠实爪牙。有些人则把知识作为商品进行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争名夺利,因而“知识私有”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新中国成立后,反动政权已经被打倒,“所有制变更了”。被作为“私有财富”的旧知识分子所掌握的知识,却不能象对待地主资本家的土地、工厂那样处理,既不能剥夺,也不能没收。因此,解放后,新中国对旧社会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并给予他们种种优厚的待遇,这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私有制痕迹的反映。
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费用大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负担的,即《免费教育》。《免费教育》的成果应归社会所有。“所以复杂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即比较大的价值也归社会所有。”个人不应当有“任何额外的要求。”
可是新中国刚从旧中国过来,有些人对旧中国遗留过来的“知识私有”观念也相当严重。这是因为,在中国,虽然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已经基本上变为公有制,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原有对立的状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资产阶级法权尚未完全取消。三大差别仍然存在,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处于优越的地位。反映这三大差别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对人们还起着腐蚀作用。新中国实行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因而在分配领域里资产阶级法权还占统治地位,知识分子因为文化水平高,是所谓复杂劳动,有权从社会领取较多的消费品,因而生活上处于优越的地位。这些就给“知识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存在和泛滥,提供了客观的经济条件。
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还相当“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几千年剥削阶级社会遗留下来的“知识私有”的传统观念,在社会上不少人的头脑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一下子变不过来。原来被推翻的剥削阶级,更是人还在,心不死,他们虽然已经不能再把土地或工厂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却期望自己的子女,以“知识”为资本,继续向上爬,做骑在工农头上的精神贵族。
混在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之类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刘少奇、邓小平之流,在文化大革命前也大肆贩卖“知识私有”论,教唆青年把知识当作私有财产,当作个人成名成家的资本,疯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把“知识私有”作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为其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服务。这就是“知识私有”观念赖以存在和泛滥的思想政治条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批判,走资派邓小平在文革后承认了错误,邓小平向毛泽东保证:改正错误!永不翻案!当毛泽东逝世后,走资派邓小平死不改悔,一上台就翻案,邓小平用实际行动坐实了走资派的皇冠。
总之,走资派邓小平篡权一上台就抓《教育》恢复高考,还是老一套让知识私有化。不过换了一个名称叫“上大学改变命运“或叫“知识改变命运。就是让少数人先富先有知识,然后离开农村工厂低层人群,转流到城市富有阶级做上等人。这个“知识私有”观念是在长期的私有制社会形成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还有它赖以存在和泛滥的经济、政治条件。
因此,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应当是针对“知识私有”这种传统观念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危害,对症下药地进行无情揭露,深刻批判。所以走资派邓小平们掌权后就造谣说:文革所谓批判“知识私有”就是“不讲学文化”,就是提倡“文化无用”或“知识无用”的奇谈怪论。其实,“文化无用”论是“知识私有”的反动理论受到批判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中批判“知识私有”观念,决不是说“知识无用”、“技术无用”、“文化无用”。无产阶级非常需要知识,如列宁所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关键问题是对知识持什么态度。知识是公有还是私有?是作为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的武器,还是作为个人猎取名利的资本?这反映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把知识看作个人的私有财产,正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世界观的集中表现。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毛主席指明的教育革命方向,就是要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农民和他们自己的知识分子同剥削阶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作彻底的决裂。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教育战线曾经已经取得过伟大的胜利,教育阵地的变革是深刻的,但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还刚刚开始,教育革命并没有搞过头。在中国教育领域里,剥削阶级搞了几千年,修正主义搞了文革前的十七年,改革开放后变本加利地又是四十多年。资产阶级把知识看作个人的私有财产的影响是相当顽固的,用马克思主义把教育阵地完全占领下来,改造过来,要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坚韧不拔的努力才行。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私有制的锁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己逐步发展起来。但是,在所有制方面,当时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工、农、商业中都还有部分的私有制,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并不都是全民所有制。因此,文革中要彻底清除教育领域里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真正的共产党人和毛泽东是要必须继续完成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把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文革进行到底的。
尤其是对教育革命的 “知识私有”观念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因此,要破除“知识私有”观念,必须打破这种状况,实行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文革就是这样做的。
文革期间造反派红卫兵们是必须热情地扶植和发扬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新生事物。
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根本措施,是逐步消灭三大差别的宏伟纲领。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就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具有高度政治觉悟、能文能武、亦工亦农的共产主义新人。
广大干部下放劳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实践中去。
广大革命师生走“五·七”道路,下乡下厂开门办学。
工农兵业余理论队伍的成长。
三结合的写作组或批判组的成立,等等。
所有这些新生事物,对于无产阶级占领和改造教育阵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都有重要的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劳动人民一定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新生事物,使其茁壮成长,加速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的伟大目标。
上层建筑各个领域,资产阶级的势力和旧的传统观念是相当顽固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社会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
因此,要破除“知识私有”等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共产党人无产阶级必须把上层建筑各个阵地牢固占领下来,改造过来。毛主席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人要牢牢掌握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坚持不懈地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批判孔孟之道,批判一切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把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基于战备需要,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对全国生产力布局进行了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以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
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正是《文革》期间,有几百万工厂企业干部职工、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工人,在毛泽东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他们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奔赴祖国内地,风餐露宿,挥洒青春。在深山峡谷建立了一大批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建设影响深远的《三线国营企业》。当时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以“改革开放“的名,用温水煮青蛙式的方法将这些《三线国营企业》搞垮,当然也包括一线二线的所有的《国营工厂》。目的是搞垮《国营工厂》强逼工人下岗。然后又以种种理由强迫将熟练的《工人下岗》,生产资料转移给走资派右派们的私人又或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改变为私人企业又或称民营企业之后,如今的这些《三线国营企业》大多已搬离山区,进城己经成为资本家的私人企业工厂了。但这段历史不曾忘记,这段历史也值得梳理。
建于1964年的《卫东机械厂》,至今保留着三线工厂的原貌。红砖墙、老厂房,还有墙上那些极富年代感的标语,仿佛让人置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电影中出现的大礼堂、工人文化宫、职工食堂、篮球场等,还有这个老厂区,工人住房楼等。这儿更有烟火气,路边居民都是厂里的老职工,他们还能跟你讲讲这座三线工厂的历史。
电影《你好,李焕英》。导演贾玲还将自己的家乡湖北襄阳“带出圈”。影片取景地——位于湖北襄阳的卫东机械厂、湖北化纤厂、襄阳文字六〇三厂,湖北化纤厂等三线军工厂。影片中的《胜利化工厂》、其原型应该是位于襄阳宜城市雷河镇八万山下胡耳冲的一家三线军工厂——《国营东方化工厂》(代号525)。
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第36天,全国累计票房已超52.89亿元,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00名。并带火了许多《三线老工厂》中老工人们的被称之为《厂矿子弟们的乡愁》。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基于战备需要,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对全国生产力布局进行了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以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
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正是《文革》期间,有几百万工厂企业干部职工、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工人,在毛泽东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他们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奔赴祖国内地,风餐露宿,挥洒青春。在深山峡谷建立了一大批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建设影响深远的《三线国营企业》。当时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以“改革开放“的名,用温水煮青蛙式的方法将这些《三线国营企业》搞垮。又以种种理由强迫将熟练的《工人下岗》,生产资料转移给私人,改变为私人企业又或称民营企业之后,如今这些《三线国营企业》大多已搬离山区,进城成为资本家的私人企业工厂了。但这段历史不曾忘记,这段历史也值得梳理。
建于1964年的《卫东机械厂》,至今保留着三线工厂的原貌。红砖墙、老厂房,还有墙上那些极富年代感的标语,仿佛让人置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电影中出现的大礼堂、工人文化宫、职工食堂、篮球场等,还有这个老厂区,工人住房楼等。这儿更有烟火气,路边居民都是厂里的老职工,他们还能跟你讲讲这座三线工厂的历史。
作为电影取景地的原卫东机械厂、湖北化纤厂、东方化工厂。据悉,电影的取景地还有宜城化工厂、襄阳六〇三印刷厂等地。从襄阳东站出来,驱车20公里就到了电影的主要拍摄地,胜利化工厂的原型——襄阳卫东机械厂。
前往卫东机械厂的道路已经拥堵,有人笑称“全襄阳的人都来了”。走进厂区,路边的花也开得格外热闹。红砖房和杉树的搭配,浓浓的电影感扑面而来。斑驳的阳光和老厂房,拿把椅子安静坐着,肯定也是一个惬意的午后。规整布局的厂区,生活和工作都在一起,真的是实现了出门就上班,下班就回家的既视感了。路边还印着有年代感的大字标语,都成了复古的气氛组,不知道历经了多少岁月的洗礼。
挤满人群的卫东球场,就像是整个厂区的中心,所有人都在此聚集。这里,也正是贾玲和李焕英打排球的地方!简直是1比1还原现场了。
看台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标语,吸引着不少人拍照打卡,各种充满个性的姿势层出不穷。 也有小伙伴,安静的坐在台阶上,仿佛正在观看生活这部电影。
广场旁边的公告栏上,玻璃窗内贴着用毛笔写的文件。 对面的黑板上,还有才写下的板书,好像正在和公告栏隔着马路对望。
如今的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从当年的“国营卫东机械厂”延续而来,当初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的生产。
而在成立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之后,厂区的面貌依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具有年代感的原貌。
包括厂区职工食堂、理发店、篮球场、副食店在内的许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年代标语和特征鲜明的大型手绘画可以带上你直接穿越~
副食店的雨棚上,还印着《供销社》这几个只有爸妈那个年代才会有的称呼,却依然是围满人群。
职工食堂紧锁大门,浅蓝的配色,正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色彩。每当有喜事发生,请客吃饭这里都是最佳选择。
公告栏上贴着裸露在外的纸质通知,这一切都没有任何违和感。再往里走,就到了一个挂着幼儿园牌子的小院子,电影中的场景再次在这里出现。
直至太阳落山,依旧有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探索电影中的场景。
在那个年代,人们用饱满、乐观的心情积极面对生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是一种精神。
他们也许和李焕英是相仿的年纪,都在工作生活中展示着各自的女性魅力,在成为母亲后,更是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到孩子的身上。
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太多,爸爸妈妈的头衔永远超过自己。在孩子们慢慢长大的同时,他们也在慢慢变老。
其实孝敬父母并不需要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回报,当还没有那个能力的时候,不如多给他们打打电话,聊聊天,多些陪伴和理解,这也许是他们最想要的。
如果可以,请给身边的“李焕英”们一个爱的拥抱吧。东方化工厂。
在电影的末尾,出现了一张李焕英身穿“东方”字样运动服的老照片,这其实就是贾玲的母亲李焕英在现实中工作的地方——湖北东方化工。但或许是由于交通不便,影片最终选择在湖北襄阳的卫东机械厂、湖北化纤厂、六〇三工厂等地分别取景拍摄。
当年热火朝天的工业基地《三线国营企业》,在经历了被走资派的改革开放淘汰转型之后,如今又有着什么不同的景色呢?
电影中这座大门,其实是湖北化纤厂(走资派私有后叫:湖北金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大门,拍摄的时候摄制组特意做了一个新门牌,架在现有的大门上。影片中化工厂工人下班走的那条路,目前仍然是进出该厂的主干道。道路两旁的树木苍劲挺拔,粗大的管道一直延伸到生产区。
作为电影取景地之一的湖北化纤厂于1968年5月动工兴建,1972年初建成投产,曾是那个年代新中国毛泽东时代《文革》时期唯一的生产工业用粘胶强力丝帘子布的大型企业。
走资派私有化后的1996年这家老国企被改名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6年6月,公司将化纤业务置入全资子公司——湖北金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金环)。
还有始建于1959年的潞安化工集团(原潞安矿务局,以下简称潞安集团)曾以艰苦奋斗的石圪节精神闻名全国,是山西省五大煤炭企业集团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被走资派私有化。
许多《三线国营企业》,锈迹斑斑的工厂大门、一排排红砖砌起的家属大楼、贴着《实现四个现代化》标语的工人文化宫、职工食堂、供销社,还有电影院、职工医院、排球场……襄阳卫东机械厂勾起了许多人对上世纪毛泽东时代文革期间《三线工厂》的生活记忆,而它也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也是新中国数代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毛泽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创业、轰轰烈烈、激情燃烧的岁月。
准确来说,《你好,李焕英》中的胜利化工厂,其原型应该是位于襄阳宜城市雷河镇八万山下胡耳冲的一家三线军工厂——国营东方化工厂(代号525)。
贾玲的母亲李焕英曾是这家厂的一名职工,贾玲是这家三线工厂的子弟。而走红的电影取景地襄阳卫东机械厂,其代号为846,也是一家三线兵工厂, 曾生产手榴弹、枪榴弹等装备。
电影取景地襄阳卫东机械厂,其代号为846,曾是一家三线兵工厂, 曾生产手榴弹、枪榴弹等装备。
毛泽东时代,物价非常低,非常平稳,没有通货膨胀,平均每年物价增长只有1.1%。人民没有任何生活压力,没有谁为养孩子发愁。1973年前,茅台酒4元1瓶,没有假酒。当时新工人月工资37元,大学毕业转正56元(北京),就是说每月工资可买14瓶茅台酒。
一次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有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同时反映出:我国当时是钱少办大事,物价非常低。70年代有个人存了400块钱,那时是可以买一栋小房子的……
在实际生活中,现在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为什么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下降?有个笑话,说明了中国GDP和CPI的关系:去年2元钱买4个苹果,今年8元钱买4个苹果,GDP增加了4倍,CPI却降低到了25%。
这就是美国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的根本原因。点击查看:1962年中印战争中林彪到底有多狠?
首先是财政补贴国外,一是通过出口退税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对企业发放,造成了中国商品在国外比国内便宜现象,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中国商品成为世界奇观。
其次则是实行高额税收;税收占消费品价格超50%,自然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三是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损失。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汇率比增发约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约2.5万亿美元,由此增发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方式转嫁到百姓头上,造成货币大幅度贬值,物价大幅度上涨。
可以说: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是与老百姓生活质量成反比的。如果不出口商品,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对外财政补贴;退一步来说,如果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也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不贬值,损失会小一些。
可是,商品出口到了国外,换取的美元又借给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国内,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废纸”,造成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
结果是不仅损失掉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都遭受贬值损失。结果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我们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老百姓换来各种商品,我们用纸币从老百姓手里换走各种商品。
形成这个财富魔方最关键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国家,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中国市场上,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
这就是美国高工资低物价,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一些精英,受的是西方教育,一切以西方利益为出发点,当然就会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
毛泽东是绝对不允许这么做的。毛泽东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
对此,毛泽东早有预见:“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
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
两极分化快得很。
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
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
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
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
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
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