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毛泽东对中国平民教育重大贡献

(2024-06-26 17:27:41) 下一个

毛泽东对中国平民教育重大贡献

 

 


毛泽东率先开办农民夜校。扫盲。工农兵大学生。

从《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自修大学作为一种平民的大学。

自修大学学生研究学问的主脑,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

自修大学学生,于自己看书自己思索之外,又有‘共同讨论共同研究’。

自修大学虽然不要灌注食物式的教员,但也要有随时指导的人做学生自修的补助。

自修大学以学科为单位,学生研究一科也可,研究数科也可,每科研究的时间和范围,都听学生依自己的志愿和程度去定。

自修大学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湔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转《毛泽东对中国教育的重大贡献》

教育兴则国家兴。在毛泽东那里,教育极为重要。毛泽东首先是革命导师,也是出色的教育家,他教会了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者成功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兴办教育。离开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我们很难解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何会较快胜利,也难以理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方针和方法。

毛泽东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湖南一师”),这种教育经历为他成为教育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校期间他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还主持办过工人夜学。毛泽东对教育的思考范围广博,包括学校类型、办学宗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教学方针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与学科分类、教学方法、教师责任与师生关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等。

时代使毛泽东成为大革命家,也让他成为大教育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革命到哪里就把学校办到哪里。如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创办各类学校,就不能提高革命干部与战士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水平,就不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全国政权后也不能有大量优秀、称职的人才管理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是教育方针和教育路线的总体设计者,他始终密切关注整个教育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与实施一些重大教育政策。

直至今天,我们对作为大教育家的毛泽东的贡献研究还远远不够。全面研究毛泽东的教育思想、重视毛泽东对中国教育的重大贡献极为重要。本文认为,作为大教育家的毛泽东,对中国教育作出的非常重要的贡献至少有十一方面,并且在作出这些重要贡献时,毛泽东往往是领人之先的。对此,本文将逐一加以概述。

01、办工人夜学培养工人的文化与政治觉悟为民主革命做准备

早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在担任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时就主办过工人夜学。他认为工人、农民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没有文化知识,要唤醒他们的觉悟,就应帮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湖南一师附近有铜元局、黑铅炼厂、电灯公司等工厂,也是铁路工人、人力车夫、蔬菜小贩和其他苦力聚居的地方。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多半过着穷苦生活,是文盲和半文盲。毛泽东非常同情他们的处境,满腔热忱地主办工人夜学、免收学费。由于毛泽东的努力,以前湖南一师未办好的工人夜学正式办起来了,且相当成功。

为招收工人入学,毛泽东也颇费心思。他用白话写的《夜学招生广告》通俗易懂:“列位最不便益的是甚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所以大家要求点知识,写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方才是便益的。虽然如此,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劳动,又无人教授,如何能到这样,真是不易得的事。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教的是写信、算帐,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经过悉心宣传,3天后有120多个工人报名参加学习。夜学设在就一师附属初级小学内,开设国文、算术、常识3种课。毛泽东自己担任历史教师,“教以历史之大势及近年关系最巨之事迹,所以粗养其历史的观念及爱国心”。

1917年冬,毛泽东在《夜学日志首卷》记载:一师夜学创设的目的,就是让“社会之中坚实为大多数失学之国民”有机会受到教育,“社会与学校团结一气”,“久之,社会之人皆学校毕业之人,学校之局部为一时之小学校,社会之全体实为永久之大学校”。

1920年9月,毛泽东受聘担任一师附小主事后,又在附小的初小部创办了平民夜校,后还在高小部办了一个补习班,招收18岁以上的失学青年,以补习国文、算术为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1年冬,毛泽东与李立三等来安源开展工人运动,他们同时办起平民小学,免费招收工人子弟入学。1922年,安源的第一所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夜校)创办起来。夜校教科书介绍自然科学、生活常识、阶级斗争等各方面知识,通俗易懂,使工人大受教育和启发。同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工人夜校已发展到七所,学员一千余人,同时还设立了补习部、子弟部、妇女职业部及阅报室、图书馆,各工作处还设立了读书处,备有《工人周刊》《劳动周刊》《大公报》等报刊,供工人业余时间自由阅览。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利用办工人夜学培养工人的文化与政治觉悟、以为民主革命做准备的革命教育开拓者。

02、最早提出共产党夺取教育权的主张

共产党夺取教育权的主张,是毛泽东关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思想的前导。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教育权的主张,受到了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影响。1920年冬,罗素在长沙讲演《布尔札维克与世界政治》时,毛泽东不仅到现场听,还参与对讲演稿记录版本的选择和修订工作。

罗素在《布尔札维克与世界政治》讲演中赞赏“布尔什维克主义”。他说:“布尔札维克是应世界的潮流而生的”,“布尔札维克想把世界变成共产主义的世界,我觉得资本主义已到了末路,世界的将来,布尔札维克正好发展,推倒资本主义。”“共产党既想鼓吹人民,于是不得不藉报纸及各机关传布他们的思想,但他们无此种机关,所以想用强硬手段来夺取,他们的手段就是用革命。”“马氏想用多数工人推倒资本家,布党则以利用少数有知识的工人行此事。这些少数人拿重要的政治机关,把布尔札维克主义输入于青年的脑袋中,到了几十年后,布尔札维克自然就能实行了。”罗素还联系中国和俄国说明科学的共产主义之成功。

毛泽东从罗素那里得到的最大启发是:走布尔什维克的共产主义革命道路,夺取政权后掌握教育权,把共产主义理想灌输给青少年。但毛泽东不同意罗素中国先发展实业、教育资本家的主张。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等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意与子升及和笙同,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资本家久握教育权,大鼓吹其资本主义,使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宣传,信者日见其微。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故此,毛泽东对蔡和森主张成立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总之,罗素的讲学激发毛泽东悟出了在中国先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以掌握教育权的道理。而在同蔡和森的通信中,毛泽东明确地表达了组织共产党、实行劳农专政、掌握教育权的主张。

03、最早创办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专门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大学

1921年,毛泽东作为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长沙后,他旋即于8月在长沙正式创办湖南自修大学。这所大学主要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培养人才。这也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一次巨大飞跃,也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

毛泽东与何叔衡等拟定《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最早发表于1921年湖南《大公报》),清楚说明了创办大学的指导思想。《大纲》共13章31条,相当完备。其第一章“宗旨及定名”的第一条是,“本大学鉴于现在教育制度之缺点,釆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材,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因流于社会”。《大纲》表明,毛泽东创办的是一所有“自治规约”的新型大学,并且还想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它是一所有着自己办学理念和风格的大学——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现实并革新是其重要任务。

从《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办学宗旨进一步的学理解释。毛泽东用较大篇幅对比分析了书院与学校的各自利弊,说明湖南自修大学完全是一所新时代的学校,进而说明:自修大学作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其内容“大略于下”:“第一,自修大学学生研究学问的主脑,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自修大学里面的‘图书馆’,就是专为这一项用的。第二,自修大学学生,于自己看书自己思索之外,又有‘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各种研究会的组织,就是专为这一项而设的。第三,自修大学虽然不要灌注食物式的教员,但也要有随时指导的人做学生自修的补助。第四,自修大学以学科为单位,学生研究一科也可,研究数科也可,每科研究的时间和范围,都听学生依自己的志愿和程度去定。第五,自修大学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湔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湖南自修大学的创办,在当时颇有影响,更起到了示范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湖南自修大学的介绍与说明》中指出:“湖南学者乃有自修大学之创设。购置书器,延聘导师,因缘机会,积渐扩张。要以学者自力研究为本旨,学术以外无他鹄的。合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之长而活用之;其诸可以为各省新设大学之模范者与?”“吾实在觉得他们自修大学的组织,可以为各省的模范。”另一位著名教育家李石曾在《祝湖南自修大学之成功》中说:“自修大学果能得适宜之发展,诚足为一新教育制度之纪元,而成学术之普及。”从二人的赞誉与希望可以看出,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也遵循了教育的一般规律,所制订的自修大学办学方针是切合实际的,对教育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湖南自修大学的特殊使命,是为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培养人才——总共培养了200余名学生。湖南自修大学图书馆新置的书刊中,“马克思主义著作译本有:《共产党宣言》、《工钱劳动与资本》等;介绍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著作有:李汉俊《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邵飘萍《新俄国之研究》、恽代英《阶级争斗》、李达《唯物史观解说》、李季《社会主义史》等”。期刊“有《共产党》、《新青年》”等。还有贺民范私人寄存书籍“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著作译本和进步书刊多种”。并且,从湖南自修大学所购置的书刊和《新时代》发刊词等文章可见,它的使命是要对中国社会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式的改造而培养人才。

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在毛泽东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成型。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战争年代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红军学校,办党校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办教育事业,都是基于湖南自修大学这种极其重要的经验。

04、率先开办农民夜校并结合 开展农民运动

1925年1月,毛泽东因病从上海回韶山后不久,即组织秘密农协,经常召集农协骨干开会,讲述土豪劣绅如何压迫、剥削农民,农民应当怎样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等。同年4月,毛泽东通过李耿侯与妻子杨开慧等人发动进步教师,利用原来的公立学校、族校、祠堂等,在韶山一带创办农民夜校。夜校除教农民识字、学珠算,还讲三民主义、国内外大事等。毛泽东常去夜校察看,提出夜校讲课要通俗易懂,如讲“打倒帝国主义”,就说“打倒洋财东”,这样农民才容易明白。夜校学员大都成为秘密农协的骨干分子,夜校场所一般即是秘密农协会址。到7月间,夜校发展到二十多所。同年7月30日,毛泽东参加在郭氏祠堂召开的西二区公私学校教育会会员大会,改组教委会(掌管行政)、学委会(掌管经济),共产党员庞叔侃、李耿侯等被选为两会执行委员,10多个公立和私立学校校长也都由进步教师担任。

毛泽东不仅把农民夜校教育与农民运动紧紧结合在一起,还领导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出境,开展夺取乡村教育权等斗争,使韶山成为全省农民运动开展得最好的地区之一。在韶山办农民夜校、开展农民运动,为湘区委领导农民运动积累了经验,也为毛泽东此后培养全国农运干部积累了宝贵经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教员》是年轻人对毛泽东代称







最近,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了一种新风潮,让中年父辈们直呼看不懂,那就是,在地铁、公交车上看《毛选》。

书在手,读着走。他们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工作多年的公司职员、也有自由职业者。

在地铁里、在公交车里,在其他公共场合,他们手捧一本《毛选》,汲取一天的能量。

他们或者阅读电子书,更多的是阅读纸质书,并认真做了标注。

在电商平台,《毛选》旧书也已悄然成为热销商品。一向追新的年轻人,对这些封面陈旧纸张泛黄,甚至别人读过的《毛选》表现出浓厚兴趣,“我喜欢这种岁月的气息”,“读着上个主人标注过的书,我能感觉到他曾经热过的心”。甚至,1977年版的毛选第5卷,很多店家卖到脱销。

据某出版社统计数据,自2015年起,5年间《毛选》销量逐年递增,2020年销量更比去年翻了一倍。

拥有一套8成新的《毛选》,是一件能让朋友圈称羡的事。也有人晒出了自己辛苦搜集、由三个版本拼起来的《毛选》。

在这件事上,还有人“求人不如求老”。有网友晒出来自己的姥爷所学习的毛选,在姥爷当年学习过程中的勾划总结里,时隔40多年,他看到姥爷那时曾经的年轻人对《毛选》的热爱。

甚至一向喜欢自嘲为“学渣”的他们,开始借用工具或者手画《毛选》的思维导图,来加深自己对书本内容的认识。

他们也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引用《毛选》语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观点,来为自己打气。

年轻人们甚至为《毛选》制作了表情包,“正告”身边那些“沉迷游戏”的朋友,“少冲塔,多读书”。

在微博上,《毛选共读小组》、《重读毛选》已经有100多万的参与者,还在不断上升。有的年轻人每天坚持分享《毛选》心得,有的人在阅读中,对《教员》在书中的文字开始感同身受。

在以二次元文化著称的B站上,朗读《毛选》的视频上过推荐首页。有的视频播放量轻松突破百万。而更让网友惊喜的是,这样的视频,弹幕没有关,评论没有关。听《毛选》,刷弹幕,成为年轻人们读毛选的新姿势。

在朗读开始前的《国际歌》声中,满屏弹幕随之刷起。追求“个性”与“独立”的年轻人,在这样的“集体”氛围里,聆听《教员》的教诲。

《教员》,是年轻人们对毛泽东的亲切代称。一方面源于青年毛泽东确实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员》工作,另一方面源于年轻人自觉在毛爷爷面前,自己是一个小学生。在网络,一声《教员》,就把那个身居高堂、正襟危坐的形象,变得像身边谆谆教诲的《教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读起了《毛选》?

年轻人们各有各的说法。但归根结底,是他们开始认真了。有人直言,“因为《教员》是对的。《教员》当年说的很多话,在近二三十年里,我们很多人都淡忘了,甚至怀疑了。如今回想《教员》的话,发现又是正确的。《教员》毛爷爷早就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只是我们自己迷失了。”

更多的人是在这个年纪,面对纷繁的社会变化,陷入迷茫,这种迷茫进而带来无力感。而毛选,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逐渐被他们发现,被他们视为宝藏,成为他们重新审视世界的标尺,和思想武器。

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让国家陷于危难,除了众志成城艰难抗疫,还要面对国外泼来的污水。一直关注疫情动态的小刘坦承,当时的心情是疑惑的、灰暗的、悲观的。他说,偶然一次在B站刷到《教员》的一段讲话,让他的心一下定了下来。

《教员》毛爷爷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就是在那时,他产生了读毛选的想法。他说,他要让《毛选》里的思想,成为自己的思想。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毛选》的普适性一直被年轻人们津津乐道,诸如: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曾带着5本《毛泽东选集》进入丛林发动群众,5年后建立新政权就任总统;刚当选的美国总统拜登曾引用教员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英国财政大臣引用《毛主席语录》反驳对方观点;法国总统马克龙自称“我是毛主义者”......

有趣的是,被多元文化浸染的他们读了《毛选》之后,有人读出了“奋斗”,有人读出了“团结”,还有人读出了“佛系解决方案”。

“我不买房, 不消费,不借贷,不结婚不生孩子,不给他培养下一代劳动力,他还怎么剥削?我就是要从我这一代,葬送资本主义的未来。 ”

曾经,物欲横流,风口飞猪。这些即将进入社会,或者已经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发现,马列书里一天劳作15小时的无产者,在现代已经变成了焦虑的程序员,变成了奔波的业务员,变成了坐出腰椎病的编辑,变成了被公知轮番洗脑的受众,变成被灌输“996”福报论却不敢辞职的打工者。

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清醒过来,并重新读起毛选,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始自己思考。

在《知乎》,有一个拥有18854730 浏览量。在这个回答下打开心扉,自省自己:

“年少时,自以为看了几本书,听了几句其他人的评价,便自以为是事。那时的自己,总以为喜欢他的人,都是可笑的,被洗脑的。然而随着自己慢慢踏入社会,慢慢被社会毒打,慢慢看了更多的历史资料。才发现,那个可笑又愚蠢的人,是自己。”

在诸多自责幼稚、深情缅怀教员的回答里,有一个2.6万赞的回答,贴了《教员》各个时期的照片,最后一段话让很多人情绪失控,瞬间泪奔。

几十年前,毛爷爷曾经饱含期望地写道,“六亿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

几十年前,毛爷爷对年轻人充满信心与期望:“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几十年后,万千青年重读毛选,追怀《教员》音容,人潮之中有一个声音响起,代毛爷爷回应,引发网络上山呼海啸般的转发分享。

“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年轻人们说,毛爷爷走了很久,可他终究要回家。

年轻人们说,毛爷爷一直记得我们,正如我们记得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