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2024-06-14 16:24:55) 下一个

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指每年春季在俄罗斯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的15名工人在下班后“义务加班”,抢修了3台损坏的机车。随后,该铁路局职工响应苏联共产党号召,为支援前线、保卫苏维埃政权,在星期六从事义务劳动。这一活动很快得到全国工人响应。1920年5月1日星期六,举行了全俄星期六义务劳动,时任领导人列宁参加了克里姆林宫区域内的清扫工作。之后,这一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前。

指苏俄的工人阶级为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积极响应俄共(布)的号召,在每周末进行的自觉的义务劳动。这一群众性运动从1919年5月起在全国展开。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白匪军联合起来,向年轻的苏维埃国家发动猖狂的进攻,妄图把它“扼杀在摇篮里”。1919年春天,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集中全力对付苏维埃共和国,他们掩护高尔察克、尤登尼奇、邓尼金等白匪军进攻苏维埃共和国。就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列宁提出:“必须竭尽一切力量来击溃高尔察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提出“一切为东线!”的口号。为响应党和列宁的号召,莫斯科和彼得格勒派了五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和十分之一的职工会会员到前线去。共青团派了几千名最优秀的青年到东线去。不能到前线去的工人在后方劳动战线上表现了忘我劳动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起初,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意义不大,但是,列宁热烈赞扬这一举动。列宁曾在好些讲演和文章中,提到它的重大意义。列宁说:“普通工人起来克服极大的困难,奋不顾身地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设法保护每一普特粮食、煤、铁及其他产品,这些产品不归劳动者本人及其‘近亲’所有,而归他们的‘远亲’即归全社会所有,归起初联合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后联合为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千百万人所有,——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开始。”

1919年11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在给各级党组织的指示信中强调说:“应当更经常地、更积极地、更有系统地、更有组织地进行星期六义务劳动,首先是利用这种劳动来解决燃料问题。” 1920年5月1日(星期六),举行了全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在克里姆林宫参加了这一运动。从此以后,这个运动在苏联各地蓬勃地开展着,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开端。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他表示:“今天有150多万人参加义务劳动,以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整洁、美丽和舒适。我非常感谢所有参加活动的劳动者。”俄人民演员诺日金称:“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来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这是民族团结互助的象征,有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

除了莫斯科外,在圣彼得堡,20日也开展了义务劳动,约有25万人参加。在普斯科夫市,数十名俄共党员携家带口来到当地的列宁纪念馆,清扫纪念馆及周边卫生。

在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会议上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报告[20]
(1919年12月20日)同志们,代表会议的组织者通知我说,你们要我作一个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问题的报告,并且为了能够充分讨论这个问题的最主要方面,要我把报告分两部分来谈:第一,莫斯科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情况和效果;第二,关于如何进一步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一些具体结论。我只想谈谈一般原则,谈谈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我们党的建设和苏维埃建设中的新事物——使我产生的一些看法。因此,关于具体问题,我只非常简略地谈一下。

刚开始组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时候,还很难判断这样的事能受到人们多大的注意,它能否变成一件大事。我记得,报道这件事的消息第一次在党的报刊上发表时,那些同工会建设工作和劳动人民委员部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志的最初反应,如果不说是悲观的,至少也是格外审慎的。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根据把星期六义务劳动看成了不起的大事。从那以后,星期六义务劳动有了非常广泛的发展,现在谁也不能否认它在我国建设中的重要性了。

的确,我们经常使用“共产主义”这个词,甚至把它用于我们党的名称。但是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你就会想到,这里除产生了好的一面外,可能还给我们造成了某种危险。我们不得不更改党的名称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尽可能明确地同占统治地位的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自从社会主义运动中绝大多数正式的党在帝国主义战争期间通过自己的领袖倒向本国资产阶级方面或本国政府方面以后,我们已经很清楚,旧的社会主义已遭到极其严重的危机和破产。为了最明确表示我们不能把那些在帝国主义战争期间跟着本国政府走的人看作社会主义者,为了指明旧的社会主义已经腐朽、已经死亡,为了这一点,主要是为了这一点,当时才产生了更改我们党的名称的想法。况且,从纯粹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民主党”这个名称早已不正确了。早在40年代,当这个名称在法国刚开始在政治上广泛使用的时候,它就是小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政党的名称,而不是革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由此可见,更改我们党的名称(它已成了新国际的名称)的主要动机和原因,是要同旧的社会主义坚决划清界限。

如果我们问一下自己,共产主义同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那么我们应当说,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长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共产主义则是更高的社会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是在没有资本家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是在劳动者的有组织的先锋队即先进部分施行最严格的计算、监督和监察下进行社会劳动;同时还应该规定劳动量和劳动报酬。这种规定所以必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给我们留下了诸如分散的劳动、对公共经济的不信任、小业主的各种旧习惯这样一些遗迹和习惯,这些在所有农民国家中都是最常见的。这一切都是同真正共产主义经济背道而驰的。所谓共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而不需要特殊的强制机构,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自然,在那些为彻底战胜资本主义正在采取最初步骤的人看来,“共产主义”的概念是很遥远的。因此,尽管我们改变党的名称的做法非常正确,尽管这样做好处很大,尽管我们已经完成的事业规模巨大,十分宏伟(现在共产党遍于全世界,共产国际[21]成立虽然还不到一年,但从工人运动的角度来看,它比垂死的老朽的第二国际要强大得多),但如果把“共产党”这个名称解释为似乎现在就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那就是极大的歪曲,那就是胡乱吹嘘,会带来实际的害处。

正因为这样,对待“共产主义”这个词要十分审慎。也正因为这样,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见之于实践后就有了特殊的价值,因为就在这种极小的事情中开始出现了某种共产主义的东西。我们在剥夺了地主和资本家以后,只获得了建立社会主义那些最初级形式的可能,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拿我国目前的经济来看,我们就能看出,这里社会主义的幼芽还很嫩弱,旧的经济形式还占很大的支配地位,这表现在小规模经营占优势,还表现在最厉害最猖獗的投机倒把活动上。可是,当我们的敌人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即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反驳我们时说:你们粉碎了大资本主义,而从你们所有的毛孔中冒出来的却是最恶劣的投机性的高利贷性的资本主义,那我们就回答他们:如果你们以为我们能从大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那你们就不是革命者,而是改良主义者或空想主义者。

大资本主义在各个地方,甚至在那些还没有采取任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的国家中,都遭到了根本的破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敌人对我们提出的所有这些批评和反驳都是无足轻重的。大资本主义被粉碎以后,当然会开始出现新的、投机性的小资本主义的萌芽来取代它。我们现在正同大资本主义的残余作激烈的斗争,它转入了各种小投机倒把活动,那就更难抓住它,并且它采取的是最恶劣的最没有组织的商业形式。

在战争环境中变得激烈得多的斗争,引起了最疯狂的投机倒把活动,在资本主义规模较大的地方尤其如此。所以把革命过渡设想成另一个样子是完全不正确的。从现时的经济来看,情况就是这样。如果要问苏维埃俄国现时的经济制度是什么,那就应当说,它是在大生产中为社会主义奠定基础,是在资本主义以千百万种形式进行最顽强的反抗的情况下改造资本主义旧经济。和我们遭到同样战争灾害的西欧国家,例如奥地利,与我们的唯一区别就是那里资本主义瓦解得更厉害,投机倒把活动更猖獗,却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萌芽,没有反击资本主义的东西。但是,在我们经济制度中暂时还没有什么共产主义的东西。“共产主义的东西”只是在出现星期六义务劳动时,即出现个人为社会进行的大规模的、无报酬的、没有任何权力机关和任何国家规定定额的劳动时,才开始产生。这不是农村中历来就有的邻舍间的帮忙,而是为了全国需要进行的、大规模组织起来的、无报酬的劳动。因此,把“共产主义”这个词不仅用于党的名称,而且用来专指我们生活中真正实现着共产主义的那些经济现象,这样做就更正确。如果说在俄国现在的制度中也有某种共产主义的东西,那就是星期六义务劳动,其他都不过是为巩固社会主义而对资本主义进行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完全取得胜利以后,从社会主义中必然会生长出共产主义来,生长出我们从星期六义务劳动中看到的那种不是书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当中的共产主义来。

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原则意义就是如此,它表明这里正在形成和开始产生一种崭新的、与一切旧有的资本主义准则相反的东西,一种比战胜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更高的东西,即大规模组织起来以满足全国需要的无报酬的劳动。因此,当今年党中央委员会发出支援国家的号召[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36卷第263—266页。——编者注],忍受着极度饥饿极度困苦的莫斯科—喀山铁路员工首先起来响应的时候,当某些迹象表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已不是个别现象,已经开始推广并得到群众支持的时候,那就可以说,这里已经发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有原则意义的事情,我们确实应该在各方面支持这件事,如果我们不愿意做一个仅仅从反对资本主义这个原则意义说够格的共产党员。从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角度来看,这还是不够的。应当说,这种运动其实是可以大规模开展的。我们是否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准备回答,因为关于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那一运动有多大规模,还没有总的综合材料。我只知道一些零碎的情况,在党的报刊上看到星期六义务劳动在许多城市正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发展。彼得格勒的同志说,星期六义务劳动在彼得格勒开展得比莫斯科广泛得多。至于说到外省,许多实际了解这个运动的同志对我说,他们正在收集有关这种新的社会劳动形式的大量材料。但是,只有在各种报刊和各城市党代表会议反复讨论这个问题以后,我们才能得到综合的材料来说明星期六义务劳动是否已真正成为普遍现象,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是否已真正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不管我们是否能很快得到这种完整而又经过核实的材料,但是毫无疑问,从原则上来看,除星期六义务劳动以外,我们再没有其他的事可以表明,我们不仅称作共产党员,不仅想做共产党员,而且真正在实现某种共产主义的东西,不只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愿意忠实于共产主义原则的人,都应该拿出全部精力来帮助解释这件事并实际地加以运用。这就是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原则意义。因此,每一个党代表会议都必须经常不断地提出这个问题,并且既从理论方面也从实践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只从理论方面、原则方面来看这件事。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对我们具有巨大价值,不仅是因为它在实践中实现共产主义。除此以外,星期六义务劳动对我们还有双重意义:从国家的角度看,它是对国家真正实际的支援;从党的角度看(我们这些做党员的不应该忽视这一点),它对清除混到党内来的分子和抵制腐朽资本主义环境对党的影响是有意义的。从经济方面来说,星期六义务劳动是必要的,它能使苏维埃共和国摆脱经济破坏并开始实现社会主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毛泽东主张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学习和继承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发展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

堂堂的科学史教授,无视中医学存在并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用非科学的、极端方法进行彻底否定,要么是思维方式出了毛病,要么是借此哗众取宠。这不仅是非科学的态度,也是对中医历史的无知。

对于中国传统的科学文化,对于外国的科学文化,毛泽东正确地指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尤其是正确对待中西医的结合问题,毛主席早就指出了正确的结合方向。一个早就解决了问题,如今竟莫衷一是、争论不休,可见学术理论界某些人的肤浅与浮躁。故转下面文章,以作参考。

【摘要】 毛泽东十分重视中国的中医药事业,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中医药。

二、团结中西医。

三、中西医结合,为人民服务。

四、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人又要学习中医,以便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五、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

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七,看不起中医药,是奴颜婢膝奴才式的资产阶级思想。

八、《文革》中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以中医中药为主西医为辅。

在毛泽东的这种思想指导下,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尤其是《文革》期间,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要以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为指导方针,发展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

学习和继承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发展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不仅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对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也十分重视,在对待中国的中医药事业方面,毛泽东也有自己的思想,并指导新中国的中医药事业有了重大发展,探讨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对新时期发展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正确评价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以尊重科学的态度,正确评价了中国传统医药———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卫生部的一个文件上批示,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国医药学“包含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必须继续努力发掘,并加以提高” [1] 。

这是毛泽东对中医药的根本肯定和全面评价。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包括中医药学。

毛泽东认为,中医对中国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人口之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强盛,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医药卫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看不起中医是错误的。

1953年,毛泽东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谈到:“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2] 。

同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中国对世界是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 [2] 。

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针对当时敌军围剿,根据地缺医少药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就指出“草医草药要重视起来” [3] 。

1949年9月,毛泽东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这一宝贵的祖国文化遗产出发提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

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接见音乐工作者时说:“应该学外国的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4] 。

在肯定中医药的地位的同时,不能过分拔高中医药的作用。中国的传统医药为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医药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作用和贡献,但毛泽东也明确指出,不能过分拔高中医药的作用。

毛泽东指出“看不起中医是错误的,把中医提得太高,也是不适当的。”“中医宝贵的经验必须加以继承与发扬,对其不合理的部分要去掉 [5] ”。

这就提出了要辩证地看待中医药作用的思想,为正确评价中医药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反复强调中医药“必须继续努力发掘,并加以提高 [1] ”。

毛泽东认为,要努力发掘中医药宝库,要加以提高。

说明中国的中医药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流落于民间,我们要进行发掘整理,继承是发扬的前提,而提高中医药,也需要借助前人和他人的工具和技术,借助其它学科的发展和方法,要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

毛泽东正确看待中医药的思想从根本上扭转了百多年来对中国医药学的偏见,使中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转机。

二,毛泽东认为,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团结中西医,为人民服务。

随着西医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传播,曾出现了西医和中医之争,是面对这场争论而产生的一种吸取中西医之特长,探索发展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种新主张。

毛泽东对这种新主张大加赞赏,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中西医合作,洋医生和土医生合作。”

1939年,为了克服中西医文化相互轻视的现象,毛泽东对卫生事业作了“打破宗派主义”的题词。

1944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中西医合作,开展群众卫生运动”的思想。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到1945年3月,延安成立了中西药研究会,根据毛泽东“中西医合作思想”,提出了“实现中医 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口号。

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多次谈到了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深刻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新医药学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6] 。

毛泽东认为,这里首先要提倡的是西医学习中医。

毛泽东在1956年8月的一次谈话中说:“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人又要学习中医,以便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7] 。

毛泽东还对中西医结合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如毛泽东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提出:

(1)要抽调100~200名医科大学或医学院校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他们的临床经验。

(2)各医院要有计划地请中医来院看病和会诊,允许住院病人用中药,并制定出尊重中医的各种制度,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3)中药应当很好的保护发展,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对制药人员应该按技术水平分别给予干部看待。

(4)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时机成熟时中医师应该总结自己的经验,编出一套统一的系统的中医医书来。

可以认为,毛泽东从卫生制度建设角度,提出了真正实现中西医学结合取消中西医学界限创造中国统一的医学文化问题。

三,以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为指导方针,发展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

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形成了党的中医药政策的基本内容。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成功地解决了党和政府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医药的问题,即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几十年来,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这充分证明了毛泽东中医药思想以及党的中医药政策的正确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外对中医药的学习、研究和开发方兴未艾。我们要以毛泽东中医药思想为指导方针,在毛泽东的中医药政策支持下,抓住机遇,发展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

以中医药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多种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和方法。加快临床医疗方面的仪器设备的更新,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为中医药的现代化服务。中医院校可利用这些工具和设备,提高中医防病医疗水平。

加强基础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创新,改变中医理论建设滞后的状况。在应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不断提示阐明其理论实质和疗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根据时代发展、科技发展和新的医疗实践的发展,学会扬弃,产生新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中医药学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做到开放,使中医药逐步同国际医学产生共同语言,促进中医药与世界对话和交流,赢得在国际学术研究中应有的地位,才能推动中医药学向前发展。

建设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就要巩固、发展中医药队伍,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抽调专门的医学人员学习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建设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就要提高群体素质,造就学术梯队,培植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门类上,在知识结构上有新的发展。

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是发展现代化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方针,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毛泽东辩证看待中医药的思想,既要反对急于求成,轻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研究方法,也不要不敢相信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的中医药思想,就是希望使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文康.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中医药政策,把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医药管理杂志,1994,4(2):8,10.

2 张存悌.中医不比西医差———毛泽东与中医.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61.

3 李经纬.中国革命战略时期中医工作史略.中医杂志,1986,(8):52.

4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光明日报,1977,9,9,第七版.

5 毛泽东.对卫生工作的指示,1953年底.

6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0.

7 人民日报.1978,11,12.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走资派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





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即《走资派》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特别是“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以后,实际上起到了整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作用。他们有两个显着的特点:

第一个显着特点:

能够提出和推行复辟资本主义的纲领和路线,能够组建推行其资本主义路线的各级干部队伍。

第二个显着特点:

他们推行资本主义路线,一律地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来进行,因此,要揭穿他们的真面目相当困难。

党内的走资派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帜,通过改变路线,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渐进式地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他们扩大领导者、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距离,甚至把它变成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他们利用社会主义还存在的商品交换,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买卖关系;

在分配方面,他们主张和推行物质刺激,扩大收入方面的不平等;

在思想文化方面,他们宣传和兜售封、资、修的黑货,鼓吹利己主义。

总之,是通过不断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为彻底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做好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组织的各方面的准备。

他们披着共产党的外衣,干着复辟资本主义的勾当。等到他们的面目充分暴露时,他们推行的资本主义路线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推行资本主义路线的干部队伍已组建完成,资本主义势力已经坐大,资本主义复辟已成现实,无产阶级从专政的主人变成了专政的对象,劳动人民重新沦为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弱势群体。

这时候,由于核心领导和各级领导权被走资派纂夺,舆论工具被走资派掌控,无产阶级和党内的健康力量已经很难组织起强有力的反抗。

更为可恶的是,走资派搞资本主义是披着共产党的外衣进行的,他们在专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的同时,还糟蹋着共产党的光辉形象,许多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群众会把自己受苦受难的怨恨都发泄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身上,认为是共产党不好,是社会主义不好,甚至愤而支持那些坚决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党外人士。

比如前苏联的叶利钦,他本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叛徒,他曾以坚决地、公开地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着称,当他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后,1990年5月29日,反而以57.4 %的得票率当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6月12日,又以57.3%的支持率击败俄罗斯共产党,登上总统宝座。

看看我们自己的党。 30多年来,走资派在推行资本主义路线时,怕的是胆子不够大,怕思想不够解放,怕步子不够快。就是不怕分配不公,不怕贫富不均,不怕两极分化,不怕座座民生大山压向民众。他们大力推行私有化,积极倡导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他们打开魔盒,把“私欲”这个魔鬼放出来,让它在社会上肆意横行,致使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优良传统道德丧失殆尽,黄、赌、毒,偷、骗、抢,黑、恶、假等丑恶现象泛滥成灾。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的普通百姓苦不堪言,这些基本群众因此而对共产党产生不满,他们由原来的相信共产党,热爱共产党,变成了怀疑共产党,甚至怨恨共产党。

那些从上到下,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各个领域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更是每日每时地、不间断地往共产党的脸上抹着灰。

还有走资派豢养的走狗文人、专家学者,他们把明明是因为推行资改路线而带来的各种丑恶现象和社会弊端,却无耻地归罪于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归罪于“专制”、“独裁”,归罪于没有实行“西方式民主”,归罪于“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如何经受得起党内走资派、贪腐精英、无良文人三十多年来的反复践踏。曾经在人民群众中享有无比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如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一落千丈,甚至跌落到了任人辱骂却不敢还嘴的可怜境地。不敢想象,假如真的哪一天有叶利钦一样的人物来参加竞选的话,我们这个党到底还能赢得多少比例的选票?

回来再说叶利钦。他当上总统不久,就下令查封了苏共中央的办公大楼,扯下了苏联共产党党旗,拆除了十月革命50周年纪念碑。尔后,就是震惊世界的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轰然垮台。

苏联社会主义的彻底垮台,是苏联共产党内那些走资派朝思暮想的结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叛徒,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结局。他们是苏联社会主义的掘墓人,是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元凶,是苏联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最危险、最凶恶的敌人,也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共同的敌人。

与西方资产阶级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是被无产阶级专过政的,是被剥夺了各种政治权利,被剥夺了财产,被剥夺了“天堂般美好生活”的阶级。因此,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充满了深仇大恨。

资本主义一旦得以复辟,他们会以“百倍的仇恨”向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复仇,会以“十倍的努力,疯狂的热情”从经济上盘剥,从政治上奴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

以俄罗斯为例,苏联解体后的第二年即1992年,叶利钦在经济上施行“休克疗法”,即在全国迅速地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化,致使物价飞涨,当年通胀率高达2510%,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几乎损失殆尽。极少数权贵资产阶级在私有化浪潮中一夜暴富的同时,绝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在一夜之间变成赤贫,人民的生活水准普遍倒退了20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