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在群众之中

(2022-08-27 05:28:19) 下一个

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在群众之中

 

社会主义究竟有什么“课”可“补”? 走资派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不合格”论,还有什么“补课论”。究竟补的什么课呢?照有些人的说法是生产力水平落后、工业不发展,需要补课。— 如果没有生产力、大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就“不合格”。

然而任何社会的生产力或者工业化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即使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它们之间的发达与落后差别也如天壤之间,但也从不见有什么合格与不合格之说。走资派的补课论者像鸵鸟把眼睛扎到沙丘里,真的以为只要这样,新中国三十年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的波澜状阔的历程和事实就可以不存在了吗!

新中国建设史清楚说明:社会主义如何迅速发展生产力,如何实现工业化,这正是毛泽东和共产党自始至终不断探素、并且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历史地解决了的问题,也是老一代建设者们没有一天不在干的事情。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大国屹立于世界,己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就连走资派邓小平在改革之后也多次讲过:“建国后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伟大成绩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我国工农业从解放以来直到去年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3页。)这里至少说明新中国在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上没有什么欠帐,更无什么课可补!

现实越来越说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是真正科学的、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尽管它是初级的、尚不完善,但却决不存在“不合格”的问题。相反,人们倒清楚地看出,所谓“补课论”,究竟补的些什么?补的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制度,官僚特权、等级制度以及贪污腐败、黑社会、包二奶养小妾等社会丑恶现象!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己有数十倍地增长,然而社会主义究竟变得更加合格、更加充分了吗?还是相反变得越来越远、越补越少!

有人说:走资派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此说,人们不免要问:关于如何解决中国的贫困落后问题,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难道毛泽东和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没有根本回答和解决吗?毛泽东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公有制经济,创建了完整而雄厚的工业体系,根本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使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人人有工作、有饭吃,没有失业、没有剥削等等,这一切难道不是对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真正回答吗?如果不是这些伟大功绩,中国百年来的生活贫穷怎能在八十年代初的一年之间就发生大改变?人们还看到:改革开放之后,私有制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全面市场化,社会贫富差别越来越大,普通百姓看不起病、供不起孩子上学,腐败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蔓延,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成为泡影,等等。对此人们不免要问:难道这就是邓小平对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解答吗!

追溯历史,不难看出,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向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是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上早己历史地解决了的问题。所谓“不合格论”、“补课论”,纯系无稽之谈!

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实践是一条真正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之路。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新胜利。它为人类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概括其基本点,主要作以下阐述。

第一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走劳动创造世界之路。主流经济学家向来以西方工业国家为标榜。然而西方国家工业化的模式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以物为本”,即靠大量资金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其开发和发展。为此,它首先通过对广大农民和小生产者的暴力剥夺和对海外殖民地的野蛮掠夺而完成了原始积累,获取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然后又通过对广大工人阶级的剥削、使其贫困化,才完成了其工业化的进程。西方国家工业化模式,其实就是一部血腥的掠夺史,它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模式对于一切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是一种痛苦的回忆。

历史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注定的命运,除了开创自己新的道路,没有其他的选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马克思说:“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毛泽东在批判那种漠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只见钱不见人的庸俗经济发展观的同时,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深厚的力量源泉就在人民群众之中。“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尤其是经过“组织起来”、走上集体道路的劳动群众,更是一支无可替代的雄厚力量。因此,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依靠和发动群众搞建设,这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国情的一个强大优势。

社会主义建设没有资金、缺乏物质条件怎么办?人民群众、劳动者阶级本身就是财富和资金的创造者。在毛泽东那里,真正发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作到了以最积极的观点看待人。他说:世间人是第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53页。)“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已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27页。)没有资金,就用集体的力量和大家的双手直接干起来;没有洋设备就用土法上马;缺少专家、权威就广泛吸取群众的智慧。老百性有句话:“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等待将来什么时侯有了钱再搞。因此,创造出了广泛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打人民战争、开展八方支援、大协作、大会战、艰苦创业的经验。从而产生出一种热情焕发、排山倒海、改天换地的力量。

像大庆、胜利油田那样的开发建设,当时国家哪有多少资金投入?哪有什么先进的设备?开上去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万劳动大军。他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土屋里、吃的是粗面团,硬是在荒原上靠人力和简单的设备打出了一眼眼油井,使荒凉的大地涌流出财富。回想当初许多新煤矿、新矿山、新钢厂等工程的建设,其基础工程,如打石运料、建坑道、建厂房等,有哪项不是靠的农村劳动力?当时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地排车、毛驴车,岂不全是公社的农民们在为新厂矿的建设运石、运料吗!据有人测算,毛泽东时代仅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完成的土石方就达361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1200座三峡工程的土石方。这样大的工程量,主要是靠集体化中的农民们完成的!各地有许多轻工业厂、机械厂,当初就是由城镇、街道的生产组的一些老工人、复员军人、街道妇女们白手起家干起来的,哪有多少资金和设备?生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十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拥有上千职工的工厂!……就是这样,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工业化。靠千万劳动大军(工人、农民、土专家、劳动知识分子)的双手,把一个个新项目、新工程建设起来。一座座新工厂耸起,一个个大型工业基地建立。……在贫瘠的山川大地上绘出了新图,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谱写了劳动创造世界的新篇章。

第二是以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为主导,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计划经济与客观规律并不是矛盾的,相反正是计划经济提供了人们依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而自觉主动地驾驭、管理经济的可能,从而做到按国家建设和人生活的需要而合理地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和快速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以及工业内部的关系,这是关系到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毛主席说:“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00页。)

中国工业化建设一开始就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战略方针。在1953年由中宣部制订、经毛主席和党中央批准的《关于党在过度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也明确说:“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以重工业为重点,这是在当时国情和国际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中国的贫困落后,其主要体现是重工业基础更加薄弱。新中国建立后又直接处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之下,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就不可能再循踪西方国家那种先发展轻工业、贸易再发展重工业的老路走。显然,如果战争打起来,最直接的还是打的钢铁仗,是重工业的较量。同时,只有把包括能源、原材料、化工、机械制造业等在内的重工业首先发展起来,才能支持、带动各种轻工业的发展,并给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提供条件。毛主席在当时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30页。)这里清楚地说明,如果不首先把重工业、制造业发展起来,中国只能是一个弱国,不可能强大!

通过政府调集资源、引导投资,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后发国家经常采取的成功经验,是一条捷径。例如后起的日本、苏联都是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因而大大缩短了工业化的历程。尤其是日本,不仅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一开始就是军火工业。如果说日本的这种选择完全是为了侵略扩张的需要,那么对于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防卫目的来说,就更应该如此。 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动员一切资源支持重工业建设,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是一种正确的方针。

由于当时的工业建设主要靠的是农业的积累;大量的进口机器、设备也主要靠农产品出口进行补偿。因而一度造成了农业上的吃紧,积累过高、挤压农民消费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进一步提出了重工业必须与轻工业、农业“同时并举”的观点。毛主席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讲的就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他说:“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还说:“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68、269页。) 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 “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00页。)尤其是对农业,更加强调。毛主席在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委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很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 “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60、361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