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地少组织起来的农民办工厂
慈祥、健谈的老人倪泽兰对几十年前的事记忆犹新:1954年正是农村合作化发展高潮时期,时任肥东石塘区团委组织委员的倪泽兰在青春村驻点。这个村有两个合作小社。在实行派工干活的年月,倪泽兰和她的同事发现,地少人多的这个村每天有很多农民在因没派上工、无活干而抱怨。急则思变的倪泽兰大胆决定搞副业,把多余的劳力调动出来,开办了粉丝坊、豆腐坊、养猪组、养鱼组等。通过一段时间摸索,他们发现,做副业的农民干劲很大,劳动生产率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因为这一创举是在青春村实施的,很多人夸赞这是首“青春之歌”。好写点东西的倪泽兰怀着对农民的关注,在当地一座古旧祠堂里,神思飞涌地写出了《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并悄悄寄给了《人民日报》。
倪泽兰没想到,她的文章真被《人民日报》发表了,她还收到了一笔24万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24元)的稿费。她用这笔钱高兴地买回了半头猪,在食堂里跟大家美美地开了荤。更令她没想到的是,她的文章很快被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还亲自写了300多字的批语。批语中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这也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多余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劳动力向哪里转移呢?主要地还是在农村。”
最让倪泽兰没想到的是,她提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举措,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很快被作为一种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而且从此之后成为中国“三农”需要和正在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1966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专栏:文章《照毛主席教导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新华社记者
毛主席说:“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毛主席十年前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所写的按语,极大地鼓舞了安徽省肥东县解集公社陈西、陈东两个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他们坚决地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仅解决了多余劳动力的问题,而且在发展生产上、在巩固集体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陈西、陈东两个生产队的前身是青春、陈祠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十年以前,合作社初成立,组织起来的优越性开始发挥,过去三个人做的工作,合作化以后两个人做就行了,多余了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采取农业生产多加工施肥、精耕细作,多种技术作物,发展副业生产等办法,使多余的劳动力基本上有了出路。中共肥东县石塘区委员会于一九五五年写了《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这篇文章,介绍了他们的经验。
毛主席为这篇文章写了按语,使两个村子的干部、社员受到极大鼓舞。他们兴奋地说:“毛主席的指示像指路明灯,给我们指引了一条康庄大道。”从这时候开始,他们坚定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发挥组织起来的优越性,依靠自己的创造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必须首先有集体经济作保证。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修领导集团的背信弃义,国家经济出现了暂时的困难。有些资本主义分子乘机活动,刮起了一股单干风,要搞垮集体经济。在这严重的关头,党支部领导绝大多数贫农下中农,与资本主义势力作坚决的斗争。解放前讨过饭、帮工十多年的贫农黄昌福,贫农陈家发、陈家宽、黄昌甫等许多人,成了维护集体经济的顶梁柱。陈西生产队贫农黄昌甫串连了十二户贫农和下中农,一道起来斗争。经过斗争,他们保卫了集体经济,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为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供了保证。
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必须采用新技术,实行精耕细作;必须发展副业生产,实行多种经营。可是,阶级敌人一遇机会,就兴风作浪。少数富裕中农也热中于走资本主义道路。
广大贫农下中农社员,对阶级敌人的进攻,进行了坚决的回击。有一年秋天,一些贫农下中农社员在水稻田里进行用农药防治螟虫的试验。阶级敌人就造谣说:“螟虫是神虫,越治越多。”在田间的社员当场揭穿了他的破坏活动。当天晚上,生产队又召开社员大会,揭露敌人的阴谋,介绍了用药剂治螟的好处,使社员上了一次生动的阶级教育课。贫下中农社员说:党和毛主席讲的句句是真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只许阶级敌人老老实实地劳动,不让他们乱说乱动。
他们对一些搞私人豆腐坊等副业,进行投机倒把的富裕中农,也进行了说理斗争。有一个时期,他们专门学习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指示,以及毛主席为《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写的按语,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大辩论。陈东生产队贫农陈家发在社员大会上说:“毛主席教导我们组织起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可是,有的人竟想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坚决不答应。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怎样指示,我们就怎样做,我们要发展集体经济,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社员们经过这场大辩论,发展集体生产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这两个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十年来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们大力兴修水利,使四百七十八亩耕地全部成了旱涝保收的农田。在水利逐渐改善的条件下,精心耕作,增施肥料,改革耕作制度,实行套种间种,并且开垦荒地。一九六六年,两个队的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五年增加了一倍多。近几年来,他们每年向国家交售大批粮食和皮棉。
这里水面面积不小,他们在六十多亩水面放养鱼、鸭,种植菱、藕,另外,还养猪,开豆腐坊和粉坊。多种经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共有了八种副业,产值约占农副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使整个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两个队的干部社员回顾十年来走过的路程,都认为十年所取得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今后只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就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新华社记者
附《女青年50年前谱“青春之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1:39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初秋时节,记者在我市三县农村采访时,欣喜地了解到,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广大农民依靠一系列扶农助农政策,勤劳致富,收入年年增长……
看着大家伙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甜蜜,曾在我市肥东县石塘镇青春村带领农民兄弟开展多种经营活动的71岁老人倪泽兰,向记者讲述了50年前她这个普通女青年与毛泽东主席在一篇文章里“神交”的往事——她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国内最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方式,她因此而写的文章《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成为我市惟一被毛泽东作了批语的文章,那300多字的批语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53页上。
50年前事记忆犹新
慈祥、健谈的老人对50年前的事记忆犹新:1954年正是农村合作化发展高潮时期,时任肥东石塘区团委组织委员的倪泽兰在青春村驻点。这个村有两个合作小社。在实行派工干活的年月,倪泽兰和她的同事发现,地少人多的这个村每天有很多农民在因没派上工、无活干而抱怨。急则思变的倪泽兰大胆决定搞副业,把多余的劳力调动出来,开办了粉丝坊、豆腐坊、养猪组、养鱼组等。通过一段时间摸索,他们发现,做副业的农民干劲很大,劳动生产率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因为这一创举是在青春村实施的,很多人夸赞这是首“青春之歌”。好写点东西的倪泽兰怀着对农民的关注,在当地一座古旧祠堂里,神思飞涌地写出了《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并悄悄寄给了《人民日报》。
毛泽东亲自作批语
倪泽兰没想到,她的文章真被《人民日报》发表了,她还收到了一笔24万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24元)的稿费。她用这笔钱高兴地买回了半头猪,在食堂里跟大家美美地开了荤。更令她没想到的是,她的文章很快被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还亲自写了300多字的批语。批语中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这也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多余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劳动力向哪里转移呢?主要地还是在农村。”
最让倪泽兰没想到的是,她提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举措,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很快被作为一种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而且从此之后成为中国“三农”需要和正在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如今中国还在求解
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从原郊区政协退休的倪泽兰说:这个问题在中国还在求解。从上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到10年前开始出现的民工潮,以及如今风起云涌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们的乡村在发生着历史的巨变。所不同的是,如今解答的方式,已不再是开小作坊、养猪养鱼,而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
“这两年有些人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消灭农民’实行‘城市化’,我看这观点不对。9亿农民怎可能被‘消灭’,广大农村又怎可能都变成城市?我觉得解决农民的问题还是在农村,在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技术,在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说这话时的倪泽兰神情自若。
·少锋 朱杲·来源:合肥晚报)